推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推扬网 门户 人物名人简历
订阅

人物名人简历

雷启云: 揪出潜伏在城市下的地震元凶
雷启云在进行测量工作 受访者供图 爱国情 奋斗者 对地震两个字,雷启云从小就不陌生。 地处我国南北地震带北段的宁夏,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8级以上地震。其中发生在1920年的海原8.5级特大地震,是中国近代史上破坏最 ...
2020-5-17 18:13
理工男作曲家阿鲲: 我最大的乐器是电脑
阿鲲回母校电子科技大学讲述创业故事 电子科技大学供图 阿鲲这个名字你或许很陌生,但他制作的音乐你可能并不陌生。《舌尖上的中国》里和美食一样让人垂涎欲滴的旋律,《红高粱》《流浪地球》等影视作品中震撼人心的 ...
2020-5-17 18:13
“布衣院士”的不变牵挂
在华南农业大学,有这样一位离休老校长。他使命在肩,初心不忘,即使病卧在床,也不忘过组织生活;他生命不息,科研不止,一生致力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他奋斗终身、无怨无悔,把880多万元积蓄捐给教育事业 他, ...
2020-5-17 18:13
【圆桌三鸣】把初心“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
朱有勇给学员们上课。孙伟 摄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滇萍 我们把科技论文写在了大地上,这比把论文写在纸上艰难得多,但在我们心中、在拉祜族群众心中,科技成果漫山遍野飘香的分量比一纸论文要重得多、亮得多。朱有勇 ...
2020-5-17 18:13
余凯:用生命书写忠诚与担当
新华社重庆12月16日电 题:用生命书写忠诚与担当追记重庆市国资委信访处原处长余凯 新华社记者何宗渝 2019年7月8日,周一,大雨滂沱。 余凯虽感到身体不适、浑身冒冷汗,但一想到周一工作安排较多,仍早早来到办公 ...
2020-5-17 18:13
陈文学:甘做“傻事”的平凡英雄
85岁的陈文学老人已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学习雷锋、宣传雷锋精神的一张名片。56年来,在学习雷锋的道路上,他不仅是一名标兵,也是一面旗帜,成立流动雷锋精神宣传站,创办陈文学红色志愿服务工作室,作为全国十 ...
2020-5-17 18:13
昆虫“达人”刘树生:一晚上解剖几千头蚜虫
嵌在人工琥珀中的标本。 刘树生拿手电筒照射番茄叶的背光面,光晕下可以看到很多比芝麻粒还小的光斑,就是白色的烟粉虱。 提到虫子你会想到什么?苍蝇?蚊子?还是蚂蚁?对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刘树生而 ...
2020-5-17 18:13
月赚1.6万 半年不到成全国单王,这个外卖小哥了不起!
邵兵兵和他的妻子。 靠着最强大脑,邵兵兵成为了外卖单王。 在城市街头,外卖小哥或许是最忙碌的一群人。清一色的年轻人,富有激情和干劲,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奔忙。 金华有位95后小哥,可谓骑手中的大神:在东阳刚做 ...
2020-5-17 18:13
“脑瘫博士”研发无障碍地图 最大愿望是让残障人士生活得更好
李麟青在自己的工作室内工作。 李麟青去过很多地方。受访者供图 1岁时被诊断为脑瘫,高中毕业后他以高出一本线4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大学,之后继续深造,直至攻读博士;四肢无法协调,仅能靠轮椅来进行移动,他32 ...
2020-5-17 18:13
易少林:用生命诠释警魂
易少林像 新华社发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新华社南宁12月18日电(记者黄庆刚)为解救被拐少女,他主动请缨,不远千里跨省区相救;面对失去理智的歹徒,他临危不惧,挺身而出,用生命诠释警魂的意义;21年过去 ...
2020-5-17 18:13
李向群:抗洪抢险战斗到最后一刻
李向群像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武汉12月17日电(记者 梅世雄)李向群是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人,1996年12月入伍至原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塔山守备英雄团9连(现为陆军第75集团军某旅1营2连)。在1998年的抗洪抢险中,他轻伤不 ...
2020-5-17 18:13
“上海爷爷”沈启华的25年助学路
  央视网消息:沈启华是上海大学的退休教师。25年前的一次社会实践,让他的后半生与慈善结缘。25年间,他去江西贫困山区10余次,帮助援建2所希望小学,个人长期结对资助20多名学生,为749名学生找到了结对者。 如 ...
2020-5-17 18:13
研制国之重器 他曾神秘“失联”三十年
央视网消息:他曾失联三十年未回家,只为钻研国之重器,带领团队实现了我国核潜艇从无到有的壮举。为国深潜,无怨无悔! 屠呦呦、袁隆平、郎平这些闪光的名字背后,你可清楚知道他们真正的厉害之处?12月10日起,央 ...
2020-5-17 18:13
“糖丸爷爷”顾方舟:守住几代中国人的健康
上世纪80年代,医护人员给孩子喂糖丸。 你小时候吃过糖丸吗? 有种病,老百姓习惯叫它小儿麻痹症,一旦得病就无法治愈。这种恐怖的传染病,半个多世纪前,曾大面积侵袭全国,最后居然被一颗小小的糖丸完全消灭了。 1 ...
2020-5-17 18:13
义诊医生杜荣辉的“候鸟”十年
杜荣辉在乡间送诊。资料图片 杜荣辉在村民家中看片子。资料图片 杜荣辉经常像候鸟一样,前往更南边的地方。 每月最后一个周五下班后,这个武汉市肺科医院的医生总是赶着离开办公室,驱车一路向南,进入通界高速,近 ...
2020-5-17 18:13
用生命筑起抗洪“大堤”的钢铁战士
新华社合肥12月20日电(记者贾启龙)安庆市莲湖公园湖畔,矗立着抗洪钢铁战士吴良珠的半身铜像,他的目光深情地投向不远处的皖江。 吴良珠,生前系安徽省军区安庆军分区驾驶员。1998年,他随部队抗击特大洪水。从投 ...
2020-5-17 18:13
用生命筑起抗洪“大堤”的钢铁战士
新华社合肥12月20日电(记者贾启龙)安庆市莲湖公园湖畔,矗立着抗洪钢铁战士吴良珠的半身铜像,他的目光深情地投向不远处的皖江。 吴良珠,生前系安徽省军区安庆军分区驾驶员。1998年,他随部队抗击特大洪水。从投 ...
2020-5-17 18:13
“微笑大叔”蒋慕友:菜摊前的民乐声
蒋慕友给记者演示他的吹笛技艺。 蒋慕友闲暇时吹葫芦丝。 微笑是蒋慕友的招牌。 蒋慕友给记者展示他抄写的乐谱。 还记得前不久那位在抖音上火爆到点赞超300万次、评论破10万次的蹦跶大叔么?视频中带着黄色安全帽 ...
2020-5-17 18:13
凌晨4点半起床7点准时发声 这件事他坚持半个世纪
王金法获得全国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吴兴区提供 中新网湖州12月21日电(见习记者 施紫楠)全镇的广大干部群众同志们,大家上午好!每天上午7点,王金法广播总会准时在浙江湖州吴兴区织里镇1000多只高音喇叭里响起 ...
2020-5-17 18:13
不惧死神的95后女兵!她们是海外维和的“花木兰”
从初夏到寒冬,半年来,我军首次派出的3名维和部队扫雷女兵表现出色,已成功销毁200多枚地雷。 今天,七班长带你走近维和女兵的工作日常 一次性通过扫雷资质考核 杨怡鑫、张华杰、鲁艳红,三名95后女兵是我军首次派 ...
2020-5-17 18:13
只有代号没名字,这个“秘密组织”值得被尊敬
作者:黄琳 摘下红色的五角星军徽,年轻的军人们褪去军装,一袭便衣融入夜色。在广州海珠区的中华第一街,十余名退役的军人秘密组成夜鹰巡控队,通过对犯罪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协助警察抓捕罪犯,保卫家园。 中华第 ...
2020-5-17 18:13
青海一志愿者团队连续六年冬至日为环卫工人送水饺
图为志愿者李玉兰和赵菊清为环卫工人吴明辉送水饺。 鲁丹阳 摄 中新网西宁12月22日电(鲁丹阳)22日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冬至。清晨刚过7点,李玉兰一行40位左右志愿者已经为环卫工人送完水饺准备回家。 图为志愿者李 ...
2020-5-17 18:13
樊锦诗:为莫高窟留人才“贡献”房产
图片制作:王小龙 弘扬科学家精神大家小事 实习记者 代小佩 多年前,敦煌研究院来了一位武汉大学博士,很有研究才能。为了工作,他和妻子长期分居两地,孩子寄养在外婆家。几年后,考虑到更好照顾家庭,他萌生了离开 ...
2020-5-17 18:13
“她能为村民干实事儿!”——记贵州省遵义市竹元村第一书记谢佳清
当记者来到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芝麻镇竹元村,见到第一书记谢佳清(见图左,本报记者苏滨摄)时,她正在笔记本上记录当天村民反映的事情每天事儿太多,脑子都快转不动了。如果不记下来,一忙就容易忘。笔记本用了十几 ...
2020-5-17 18:13
刘元法:围着餐桌搞科研
刘元法在实验室工作。 本报记者 姚雪青摄 核心阅读 技术研发革新、专业人才培养,对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对此,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刘元法有自己的思考:学科设置要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技术创新要能回应社会民生 ...
2020-5-17 18:13
胡瀞文:“飞鸡”养殖激活乡村
临近年关,全国各地的飞鸡订单多了起来。可直到现在,胡瀞文还是认为养鸡并不在她的职业规划内,但提供鸡苗、收购鸡蛋、回收成鸡的养殖模式,不仅让她在当地出了名,还带动500多户四川叙永的村民走上脱贫路。 胡瀞文 ...
2020-5-17 18:13
刘曰荣:捐款十万元 为贫困孩子设立奖学金
已89岁高龄的刘曰荣,在42年的质检工作以及67年的党员生涯中获奖无数。 刘曰荣家里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面用汉藏双语书写的锦旗:助学扶生,爱心如父。 12月16日,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 ...
2020-5-17 18:13
七旬大爷“跑马”要再破3小时:跑到跑不动的那一天
23载,跑了60多场全程马拉松,参加的15届北马中,4次获年龄组第一,3次获年龄组第二,全马个人最好成绩2小时56分42秒在能人辈出的跑马圈儿里,这样一组成绩也是令人拜服的。让人更加意想不到的是,这些成绩竟都来自7 ...
2020-5-17 18:13
这个大院儿有位“好院长” 79岁依然守岗位
刘汉臣和老伴徐瑞芳在夫妻守望岗值班 在前门街道前东社区,人们经常看到一位老人忙碌的身影。熟悉的人见到他,都会亲切地打声招呼,有的说好院长好,有的说扫把大叔辛苦了!这位老人可不姓好,他叫刘汉臣,是和平里 ...
2020-5-17 18:13
花甲老人48载坚守糕点模具木刻:重现老北京舌尖上的风雅
孙宝德展示京八件木刻模具。 花样繁多的点心,是老北京人饭后茶间的舌尖风雅。曾经,这些点心,多由人工雕刻的模具翻制而成。随着大量糕点走上流水线、模具制作进入机器化时代,手工雕刻的模具在北京几近绝迹。年 ...
2020-5-17 18:13

广告服务|投稿要求|禁言标准|版权说明|免责声明|手机版|小黑屋|推扬网 ( 粤ICP备18134897号 )|网站地图 | 邮箱:vayae@hotmail.com

GMT+8, 2025-11-26 11:20 , Processed in 0.41912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