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王充字仲任 阅读答案
朱君的回答:
义务标准教材 语文作业本(七上) 1.B。 2.喜欢群览群书而不拘泥于字句的解释。 3.于是精通各种流派,拘于百家的思想。 4.王充非常好学。 5.王充非常喜欢读书。 王充求学(范晔《后汉书?王充传》) [选文]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应有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1)。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注释] (1)[扶风班彪]扶风人班彪,汉代著名史学家,班固的父亲,《汉书》是他草创的。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徙焉(迁徙) 师事(当作老师来对待) 辄(就) 遂(于是)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要求补出省略成分)。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他的祖先是从 魏郡元城迁徙来的。王充少时丧父,乡里都称 赞他的孝顺。后来到京师,在太学学习,拜扶风班彪为师。他喜好博览群书而不拘守章句。家贫没书,常到洛阳市集中走动,阅读那裹卖的书,看一遍便能背下来,于是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3、王充的“好博览而不守章句”是指王充的(D ) A、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B、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C、学习内容、学习态度 D、学习方法、学习范围
徐沛欣的回答:
(原文)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师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翻译) 王充字仲任,是会稽上虞人,他的祖先从魏国元城郡迁徙而来。王充小时候是孤儿,在乡里以孝顺被称赞。后来到京师,在太学求学,跟一个叫彪的扶风师学习。王充喜欢读书,而且无书不读,没有特别的限制。由于家里穷,没有书可读,他常在洛阳的市集上游走,看人家卖的书,看过一次后就能背诵,因此,对各家各派的学说都很熟悉。
刘冠岑的回答:
义务标准教材 (自己做的) 语文作业本(七上) U6单元复习 9.B。 10。 (1).(王充)喜欢群览群书而不拘泥于字句的解释。 (2).于是精通各种流派,拘于百家的思想。 11.王充非常好学,而且很·刻苦·。 12.我·感受到一个人只有努力·,刻苦,勤奋·,才能成功。
陈森洁的回答:
1.A 2.A 3.D 4.略 5.让我看着你 1经过:“我”母亲想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给患者 结果:男孩的母亲同意捐献儿子的眼角膜 2. A 。因为母亲时日不多。作为一个医生却无能为力而产生的无奈、难过的泪 B。被母亲所感动立下的泪 C。被母爱所震撼留下的泪 3. 受“我”母亲的影响,被感动。希望让儿子的眼睛能一直看着她,用另一种方式爱。读出了母亲的伟大。 4.1:爱孩子:在“我”面前总是微笑,忍住病痛,让“我”开心些;怕我为难,主动要求捐献眼角膜 2.坚强:每晚都忍着病痛,不支一声 3.对生命豁达:说起后事,像要赴一个美丽的宴会 4.追求完美:惦记着自己的送老衣还少一件裙子 4.善良:要“我”对待其它病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 9.B 10.(1)王充喜欢看书,但不喜欢死扣文章。 10.(2)王充读遍了众流百家的著作。 11.略 12.略
邹逸的回答:
1.A 2.A 3.D 4.略 5. 经过:“我”母亲想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给患者. 结果:男孩的母亲同意捐献儿子的眼角膜. 6. A.因为母亲时日不多,作为一个医生却无能为力而产生的无奈、难过的泪. B.被母亲所感动流下的泪. C.被母爱所震撼流下的泪. 7. 受“我”母亲的影响,被感动。希望让儿子的眼睛能一直看着她,用另一种方式爱.读出了母亲的伟大. 8. (1).爱孩子:在“我”面前总是微笑,忍住病痛,让“我”开心些;怕我为难,主动要求捐献眼角膜 (2).坚强:每晚都忍着病痛,不支一声 (3).对生命豁达:说起后事,像要赴一个美丽的宴会 (4).追求完美:惦记着自己的送老衣还少一件裙子 4.善良:要“我”对待其它病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 9.B 10. (1)王充喜欢看书,但不喜欢死记 (2)王充读遍了百家的著作。 11.略 1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