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焕然:分贝、声功率级、声强级和声压级的区别。
吴德江的回答:
原发布者:中国声学网 分贝、声功率、声强和声压频率:声源在一秒中内振动的次数,记作f。单位为Hz。? 周期:声源振动一次所经历的时间,记作T,单位为s。T=1/f。? 波长:沿声波传播方向,振动一个周期所传播的距离,或在波形上相位相同的相邻两点间距离,记为λ,单位为m。? 声速:声波每秒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记作c,单位为m/s。声速与传播声音的介质和温度有关。在空气中,声速(c)和温度(t)的关系可简写为:c=331.4+0.607t常温下,声速约为345m/s。? 频率f、波长λ和声速c三者之间的关系是:c=λf当物体在空气中振动,使周围空气发生疏、密交替变化并向外传递,且这种振动频率在20-20000Hz之间,人耳可以感觉,称为可听声,简称声音,噪声监测的就是这个范围内的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它们作用到人的听觉器官时不引起声音的感觉,所以不能听到。 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声音,若以声压值表示,由于变化范围非常大,可以达六个数量级以上,同时由于人体听觉对声信号强弱刺激反应不是线形的,而是成对数比例关系。所以采用分贝来表达声学值。所谓分贝是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例A1和A0)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或20)。N=10lg(A1/A0)分贝符号为"dB",它是无量纲的。式中A0是基准量(或参考量),A是被量度量。被量度量和基准量之比取对数,这对数值称为被量度量的"级"。亦即用对数标度时,所得到的是比值,它代表被量度量比基准量高出多少"级"。
李佳乐的回答:
原发布者:中国声学网 分贝、声功率、声强和声压频率:声源在一秒中内振动的次数,记作f。单位为Hz。? 周期:声源振动一次所经历的时间,记作T,单位为s。T=1/f。? 波长:沿声波传播方向,振动一个周期所传播的距离,或在波形上相位相同的相邻两点间距离,记为λ,单位为m。? 声速:声波每秒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记作c,单位为m/s。声速与传播声音的介质和温度有关。在空气中,声速(c)和温度(t)的关系可简写为:c=331.4+0.607t常温下,声速约为345m/s。? 频率f、波长λ和声速c三者之间的关系是:c=λf当物体在空气中振动,使周围空气发生疏、密交替变化并向外传递,且这种振动频率在20-20000Hz之间,人耳可以感觉,称为可听声,简称声音,噪声监测的就是这个范围内的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它们作用到人的听觉器官时不引起声音的感觉,所以不能听到。 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声音,若以声压值表示,由于变化范围非常大,可以达六个数量级以上,同时由于人体听觉对声信号强弱刺激反应不是线形的,而是成对数比例关系。所以采用分贝来表达声学值。所谓分贝是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例A1和A0)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或20)。N=10lg(A1/A0)分贝符号为"dB",它是无量纲的。式中A0是基准量(或参考量),A是被量度量。被量度量和基准量之比取对数,这对数值称为被量度量的"级"。亦即用对数标度时,所得到的是比值,它代表被量度量比基准量高出多少"级"。
孟祥磊的回答:
声压级和声功率级有如下关系: Lp=Lw-10lg(4πr^2),式中r为声源到测试点的距离。对于一个特定的点声源,Lw是一个定值。当(4πr^2)=1时,即r=0.282m时,声压级在数值上等于声功率级,当(4πr^2)<1时,即r<0.282m时,声压级大于声功率级,反之声压级小于声功率级。当噪音表示为声压级时,应给出测试点到声源的距离。
超级马里奥的回答:
都是一样的
陈香吟的回答:
分贝(decibel)是量度两个相同单位之数量比例的单位,主要用于度量声音强度,常用dB表示。“分”(deci-)指十分之一,个位是“贝”(bel),但一般只采用分贝。 声功率级,是声功率与基准声功率之比的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10,以分贝计。基准声功率必须指明。其数字表示式为Lw=10lg(W/Wo),常用基准声功率Wo为10-12W。 声强级指某一处的声强级,是指该处的声强与参考声强的比值常用对数的值再乘以10,度量它的单位为分贝,符号为dB。参考声强是10-12瓦/米2。 声压级指在空气中参考声压p(ref)一般取为2*10E-5帕,这个数值是正常人耳对1千赫声音刚刚能觉察其存在的声压值,也就是1千赫声音的可听阈声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