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推扬网

孙兴敏:儒家理论的核心和精髓是什么?

admin
2020/08/11 15:41:03

无蕴的回答:

儒家学说主要以《论语》为纲 《论语》虽杂乱无章 没有系统性 但总的来说 概括孔子的学说及思想

1 忠(仁):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2 恕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无蕴的回答:

儒家学说主要以《论语》为纲 《论语》虽杂乱无章 没有系统性 但总的来说 概括孔子的学说及思想

1 忠(仁):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2 恕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Da□Shen的回答:

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DJ一生隨緣的回答:

“安邦治国”才是《论语》的精髓

《论语》是儒家学说的总纲。两千多年来,《论语》及其各种注解、注释对于形成我们民族精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论语》的时代精神和时代价值是什么?《论语》对当前社会实践有什么用?回答好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十分重要。冀名峰所著《论语中的行政精神》一书,在这方面是一个重要突破。   近些年来,各种《论语》注释、注解、解读不下千余种,但多是用文字解释文字,用文献解释文献,用这种方式试图揭示《论语》真意,有很大局限性,因为它脱离了社会实践,把《论语》解读仅仅当作了一种文字学和文献学的工作,所以解释起来有时候逻辑不通、与事理不合,诘屈聱牙,让人难以看懂。有的《论语》解读虽然也结合实际生活和工作进行了思想发掘,但是并不系统,也不深入。问题的关键是,《论语》思想的解读者本身的社会实践是相当局限的,是坐在书斋里解读《论语》,并没有太多的实感体验,这就很难感悟出《论语》的深邃思想。《论语》是实践的。例如,没有任何行政实践经验的人,很难让人相信他能够从《论语》中完整地读出其中的行政精神。而我们需要的恰恰是如何在工作和生活实践中应用《论语》精神,《论语中的行政精神》一书就是在行政领域应用《论语》精神的一个重要成果。这部著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论语中的行政精神》在把握《论语》精髓方面具有独到见解。什么是《论语》的精髓呢?我认为就是孔子的“治国安邦”思想。孔子一生心怀治国理想和信念,却没有机会施展,到处遭到各种政治势力的嫉妒、排斥,后学将其重要言论和行为(也包括孔子弟子)整理形成《论语》,其目的在于治国安邦。儒家强调修身,修身干什么?修身是实现治国安邦的重要途径。国民的整体素质提升,社会管理的成本和难度就会下降。所以《论语》的精髓在于其“治国安邦”的思想,在于其中的“行政精神”,这是我说《论语中的行政精神》这部著作抓住了《论语》精髓的根本原因。   ——《论语中的行政精神》在还原《论语》真貌方面具有独到见解。比如《论语?泰伯篇》中的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历来争议很大,过去认为是孔子的“愚民思想”而加以讨伐和批判。《论语中的行政精神》不拘泥于以往学者的研究和定见,而是独辟蹊径。作者指出,“民本思想是孔子的核心思想。在孔子看来,人民对政治人物的批判,才是最终和最有效的评判,在这一问题上,孔子从来不怀疑人民的智慧和人民的眼睛,说孔子轻视人民,有愚民思想是不可靠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圣人之直,是孔子对人类社会状态和民性的客观描述,也是孔子实事求是精神的一种体现。任何时代任何人类社会群体中,有远见的总是少数人,大部分人是普通人”。我认为作者结合孔子时代的实践和我们今天的实践去理解这句话,这才是真正读懂《论语》的方法,读懂孔子思想的方法。   ——《论语中的行政精神》在阐发《论语》对当前行政实践指导意义方面具有独到见解。这部著作的最大特点是学以致用,用《论语》中的“行政精神”也就是“治国安邦”思想为今天的行政实践提供了思想和方法。再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为例,作者指出:“‘民可使由之’提醒我们,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应当肩负起领导民意的责任,要把民意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把民心凝聚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而领导民意的唯一正确的方式就是在顺应民意的基础上,以顺应民意的方式领导民意,改变民意。‘不可使知之’提醒我们,对人民负责,不是把想法和情况都告诉人民就算完事,一告了之,然后被动适应民意,盲目追随民意,并冠之以“尊重民意”的美名,人民碰到这样的领导者,表面看起来是一件好事,其实很糟糕,时间越长,越会看到其危害性”。作者还例举了二战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领导美国民意由不支持参战到转向参战的过程;也例举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某些地方领导打着尊重民意旗号,强迫农民种植不合时宜或不适合当地种植的农产品导致“伤农”的事例,从而为正确理解和运用《论语》中的行政精神提供最生动的范例。又比如《论语·八佾篇》“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作者对于孔子的“宽”作了详细的解读,同时对领导者如何理解和指导自己的言行提出了建议:“现在强调要能够团结与自己有不同意见的人一道工作,不因为他与自己意见不合就不能进行共同的事业,这需要有‘宽’的品格。应该宽容对待反对过自己甚至伤害过自己的人,只要工作需要,就能够密切合作、共同工作”。那么怎样做到“宽”呢?作者提出:“宽,既是一种感性,是一种品格,同时也是一种理性,是一种工作方法或策略。有的人天生就比较宽容,有的人天生就不够宽容,这是事实。但天生性格不够宽厚的人,也可以是一个宽厚的领导。只要处理事情,与同志交往,用自己的理性去管理自己的不宽容的感性,就可以成为一个具有“宽”字品格的领导”。   当然,《论语中的行政精神》还有许多不足,例如,说理议论的比较多,而具体的行政案例虽然不少,但是与全书所阐述的思想范围之大之深来说,案例还是少了一点,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总之,《论语中的行政精神》一书在社会充满浮躁、在浮躁学风盛行的今天,确实是一部难得的务实求真的著作,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者以及学者应该好好读一读的好书,对于研究者来说,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角度,对普通读者来说,则可以开阔眼界。在《论语》研究领域,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好书出现,这对于弘扬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韩一丁的回答:

是: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