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友斌:怎样治疗脂溢性皮炎,如何根治和预防?
有你※不孤单※的回答:
脂溢性皮炎 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表现为白色糠秕状鳞屑、黄厚痂、皲裂、糜烂及渗出。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 4.病情反复发作。 5.应注意与特应性皮炎、头皮银屑病、玫瑰糠疹、花斑癣等疾病相鉴别。 【辅助检查】组织病理可显示慢性皮炎的特征,对临床确诊无太大价值。但是病理检查有助于本病与其它疾病,如银屑病等的鉴别。 【治疗方案】 1.局部治疗 以止痒、去脂、消炎、杀菌为治疗原则。 (1)2.5%硫化硒香波、2%N康唑香波和l%煤焦油香波,每周2次清洗头部,可起到杀真菌及降低皮肤游离脂肪酸含量的作用。我国一项多中心开放性研究结果表明,2%酮康唑香波治疗脂溢性皮炎的治愈率为25.3%,有效率为70.2%。另外,Rigopou—los等报道用2%氟康唑香波2次/周,共4周治疗26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结果21例痊愈。Faergemann等报道18例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使用1%特比奈芬香波1次/d,共4周治疗后,有11例痊愈,且停药2周无复发。 (2)糖皮质激素:面部皮损可给予外用0.1%氢化可的松丁酸酯或0.1%莫米松糠酸酯霜,而头皮或躯干、四肢皮损可给予0.1%曲安奈德霜、0.050倍他米松霜剂。 (3)抗真菌制剂:30克霉唑霜、2%咪康唑霜、1%益康唑霜和联苯苄唑霜等可抑制糠秕马拉色菌而起作用。在临床治疗脂溢性皮炎时,常使用抗真菌制剂与糖皮质激素的复合制剂,如复方眯康唑霜(其主成份为2%咪康唑和0.1%曲安奈德)、派瑞松 (1%益康唑和0.1%曲安奈德)等。 (4)其它:以水杨酸、煤焦油为主要成分的头皮洗剂外用有效。Langtry等报道用8%琥珀酸锂软膏治疗12例脂溢性皮炎合并AIDS的患者,用药后2~3天皮损有明显好转。孙然第等用2%吡啶硫酮锌乳剂治疗脂溢性皮炎65例,有效率为81.5%。1%煤焦油洗剂(商品名:泽它洗剂)亦有效。 (5)对糜烂、渗出性皮损可采用1:8 000高锰酸钾溶液和3 9/6硼酸液湿敷,继外用抗生素软膏。对结痂较厚者,可用植物油、1%金霉素软膏外用,待软化后则较易清除。 2.系统治疗 (1)维生素段10mg,每日3次;复合维生素B 2片,每日3次。瘙痒明显者给予抗组胺药,如酮替芬lmg,每日2次;赛庚啶2mg,每日2次或阿伐斯汀8mg,每日2次;咪唑斯丁10mg,每日1次等。 (2)抗生素:四环素250mg,每日3次;红霉素125mg,每日4次;罗红霉素150mg,每日2次;有报道用阿奇霉素5天疗法,首次500mg,以后250mg/d共4天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3)对泛发皮损或炎症明显者,在用抗生素的同时可加用雷公藤多甙片每次20mg,每日3次;或泼尼松15~20mg,早晨顿服。
有你※不孤单※的回答:
脂溢性皮炎 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表现为白色糠秕状鳞屑、黄厚痂、皲裂、糜烂及渗出。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 4.病情反复发作。 5.应注意与特应性皮炎、头皮银屑病、玫瑰糠疹、花斑癣等疾病相鉴别。 【辅助检查】组织病理可显示慢性皮炎的特征,对临床确诊无太大价值。但是病理检查有助于本病与其它疾病,如银屑病等的鉴别。 【治疗方案】 1.局部治疗 以止痒、去脂、消炎、杀菌为治疗原则。 (1)2.5%硫化硒香波、2%N康唑香波和l%煤焦油香波,每周2次清洗头部,可起到杀真菌及降低皮肤游离脂肪酸含量的作用。我国一项多中心开放性研究结果表明,2%酮康唑香波治疗脂溢性皮炎的治愈率为25.3%,有效率为70.2%。另外,Rigopou—los等报道用2%氟康唑香波2次/周,共4周治疗26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结果21例痊愈。Faergemann等报道18例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使用1%特比奈芬香波1次/d,共4周治疗后,有11例痊愈,且停药2周无复发。 (2)糖皮质激素:面部皮损可给予外用0.1%氢化可的松丁酸酯或0.1%莫米松糠酸酯霜,而头皮或躯干、四肢皮损可给予0.1%曲安奈德霜、0.050倍他米松霜剂。 (3)抗真菌制剂:30克霉唑霜、2%咪康唑霜、1%益康唑霜和联苯苄唑霜等可抑制糠秕马拉色菌而起作用。在临床治疗脂溢性皮炎时,常使用抗真菌制剂与糖皮质激素的复合制剂,如复方眯康唑霜(其主成份为2%咪康唑和0.1%曲安奈德)、派瑞松 (1%益康唑和0.1%曲安奈德)等。 (4)其它:以水杨酸、煤焦油为主要成分的头皮洗剂外用有效。Langtry等报道用8%琥珀酸锂软膏治疗12例脂溢性皮炎合并AIDS的患者,用药后2~3天皮损有明显好转。孙然第等用2%吡啶硫酮锌乳剂治疗脂溢性皮炎65例,有效率为81.5%。1%煤焦油洗剂(商品名:泽它洗剂)亦有效。 (5)对糜烂、渗出性皮损可采用1:8 000高锰酸钾溶液和3 9/6硼酸液湿敷,继外用抗生素软膏。对结痂较厚者,可用植物油、1%金霉素软膏外用,待软化后则较易清除。 2.系统治疗 (1)维生素段10mg,每日3次;复合维生素B 2片,每日3次。瘙痒明显者给予抗组胺药,如酮替芬lmg,每日2次;赛庚啶2mg,每日2次或阿伐斯汀8mg,每日2次;咪唑斯丁10mg,每日1次等。 (2)抗生素:四环素250mg,每日3次;红霉素125mg,每日4次;罗红霉素150mg,每日2次;有报道用阿奇霉素5天疗法,首次500mg,以后250mg/d共4天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3)对泛发皮损或炎症明显者,在用抗生素的同时可加用雷公藤多甙片每次20mg,每日3次;或泼尼松15~20mg,早晨顿服。
金手指→♀的回答:
说句实话!我之前也有过!也去了很多大医院,花了好多钱!但是没什么起色!都是得一下,然后又容易复发...很郁闷!之后我都没怎么管它了,它红红的几天后就自己脱皮自己好了,多注意饮食休息就没事了!其实这病主要是油性物质不能得到排出就会引起...少吃刺激性以及油腻食物,特别不要吃牛,羊肉.千万不要用热水或者温水洗脸,也不要用什么洗面奶之类的!很容易刺激病根!哦,对了.我一直都没复发其实还有个诀窍<每天一个苹果>真的很管用!
皮肤病咨询的回答:
给你如下解答: 脂溢性皮炎简介:脂溢性皮炎又叫脂溢性湿疹,是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常见于成年人及新生儿。到目前为止本病的发病原因尚未明了.多认为与遗传、皮脂代谢改变、微生物寄生、神经功能障碍以及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曾推测本病的发生是由于皮脂分泌增多和化学成分的改变,使原存在于皮肤上的正常菌群大量生长繁殖侵犯皮肤所致。 最近的文献报告认为本病是由于表皮生长过快,角质层细胞没有足够的时间完全成熟,致细胞核滞留角质层的结果。 常见于多皮脂、多毛、多汗部位。始于头皮,症状加重时可向面部、耳后、腋窝、胸背、脐窝及耻骨部发展。 按皮损表现不同可分干性和湿性两类。 干性多为红斑脱屑性损害,湿性多为丘疹、水疱,搔抓后可产生糜烂、渗出,并结成黄色痂皮。常瘙痒难忍,病情缓慢,反复发作。 【临床表现】 常见于皮脂腺分泌比较旺盛的青年人及成年患者,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丰富的部位,损害倾向于褐色或淡黄红色斑片,边界清楚,上有油腻性鳞屑或结痂。由于部位和损害的轻重不同,临床表现亦有区别: 1、头皮:开始为大片灰白色糠秕状或油腻性鳞屑性斑片,以后逐渐扩展融合成界清楚的大斑片,严重者全头皮均覆有油腻性臭味与厚痂并 可伴有脂溢性脱发。 2、面、耳、耳后及颈:常由头皮蔓延而来,为黄红色或油腻性鳞屑性斑疹。 3、胡须:有二种类型,一是毛囊口轻度红肿、发炎伴小的淡褐色结痂,即“须疮”,顽固难治。另一种为播散性红色、油腻性鳞屑,脓疱形成较深,累及整个毛囊。 4、躯干:初为小的红褐色毛囊丘疹伴油腻性鳞屑,后渐成中央为细糠状鳞屑,边缘有暗红色丘疹及大油腻性鳞屑的环状斑片,多发于前胸及肩胛骨间。 5、皱褶部:多见肥胖中年人,皮损以播散性磨擦性红斑形式存在,红斑边界清楚,上有油腻性鳞屑。 6、四肢:损害表现为湿疹性斑片。 7、婴儿:表现为红斑、鳞屑,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常在3周到2个月内痊愈。 【治疗】: 1、内服药物:维生素B族类制剂,如维生素B6 B2 B1。 2、口服酮康唑或四环素。 3、外用药:去脂、消炎、杀菌、止痒的原则,常用复方硫磺洗剂,或希尔生液。 4、中医治疗:潮红、渗液、结痂时可以清热、解毒、利尿为治则,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仅有痒而无渗出时,以养血、润燥、祛风、清热为治则。用祛风换肌散加减。 【预防】:勤洗头洗澡,保持皮肤清洁,以减少微生物寄生。皮肤油脂较多者,应每天2-3次用温水、硫磺皂洗脸,少用或不用化妆品。
听雨意阑珊的回答:
建议看看中医,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