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明:请问通过电话订火车票后,说要到指定的地方取票,不知道要去哪取呢?
幸福·人生的回答:
在火车站就可以拿到
侯森的回答:
一到春运,火车票就成了稀有物,没本事可买不到,想回家怎么办呢?找“黄牛”啊。全国人民几乎都知道买不到票不找铁道部直接找黄牛,贵就贵点,谁让这春运一年一次呢? 堂堂“铁老大”竟然斗不过一群“黄牛”?还是猫鼠需要相互依存?如今这“黄牛党“已成气候,大有垄断之势,铁道部似乎除了被动接招之外,根本不能主动出击,不知是有什么难说的“苦衷”还是真的没办法。终于,有些地方实在对“黄牛”忍无可忍了,开始了火车票“实名制”的试点。可试点还没几天,关于火车票“实名制”的讨论已在各类传媒上炒得热火朝天,到底这火车票的实名制是该胎死腹中还是大力推广呢?请看火车票“实名制”利弊大PK—— 正方:火车票实名制能灭黄牛党?当然 2月9日,铁道部有关人士在驳斥“黄牛党培训手册”时,承认了“铁路票价不上浮最终使黄牛党受益”的说法,并指出可采取实名制售票来封杀黄牛党。 火车票实名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可以有效打击票贩子的倒票行为,使旅客能买到平价车票;可以有效控制和打击混迹于旅客中的犯罪嫌疑人,使社会管理变得更高效、更严密等等。而从技术层面上讲,实行火车票实名制也没有多大的难度。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铁路局相关负责人说,理论上讲,实名制相当于绝了倒票人的生存“空气”。 从目前破获的倒票案来看,票贩子倒票一般有三种途径,一是雇人反复排队从窗口卖票,然后囤积,用以贩卖;二是车站内部工作人员与票贩子狼狈为奸,串通一气,把票“短”出去贩卖;三是一些订票户、售票代理点、旅行社或者有代订车票业务的中介机构,参与倒票经营,成为高级票贩子。纵观这些倒票方式,有一个共同的致命弱点,那就是车票的终端买主都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如果火车票果能像飞机票那样实行实名制,那么从理论上讲,票贩子手中的票便会立马成为废纸一张,票贩子将不打自灭。 在售票环节,火车票实名制最有利的条件是:公安部门拥有庞大而完备的公民户籍身份数据库。只要将这个数据库中的姓名、性别这两个信息点移到售票环节即可。 2月6日,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春运时节议“火车票实名制”》评论说,实行“火车票实名制”,的确会给铁路部门增加麻烦和工作量。但,这些麻烦和成本,却有可能换来百姓较大的收益:可以顺应老百姓的要求,可以顺应发展的趋势,可以有效根治票贩子,老百姓不会被票贩子宰一刀,铁路有关部门也不会每年为打击票贩子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春运会更加和谐等等。这样的效果,想必也一定是铁路部门想要的。 2月7日,央视“马斌读报”评论称,实不实名制对于那些想在春节期间返乡的人们来说,都不是问题,只要真能将平价火车票买到手,把那些流落在票贩子手里的车票抢回来,别说名字,就是把照片给你也成啊。 《扬子晚报》评论说《“不成熟”的实名制更可贵》:尽管铁道部发言人表示还不具备火车票实名制的条件,不以上级主管部门的解释为挡箭牌,而是从旅客利益角度考虑,推出火车票实名制,无疑显得更加可贵和可敬。 反方:实名制能点到票贩死穴?恐成空中楼阁 车票实名制真能那么“立竿见影”吗?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曾经表示,由于售票实名制会给铁路增加繁重的工作量,也会给旅客带来购票、候车、进出站、上下车诸多麻烦,我国在人员、设备、设施方面还不具备实行实名制的条件。 同时,火车站、铁路局的工作人员对此措施表示“为难”。上海火车站一位售票员听到这个措施后,惊叹:“我们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啊!”据了解,今年春运期间,铁路部门的发送旅客量达到1.55亿人次。实名制,在铁路部门看来是件“可望不可即”的事。 实名制只是要求登记旅客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黄牛”们自然会寻找更多的身份证,甚至会造成假身份证泛滥和身份证出租成风。票贩们的成本提高了,倒卖的“黄牛票”自然水涨船高,最终受损害的还是普通旅客的利益。 上海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徐瑞华认为,实名制实施的难度并不在铁路部门的技术成本上,而在于铁路部门的管理和操作上。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苏曾撰文《火车票实名制的不可行性分析》,陈苏认为,实行火车票实名制首先增加了旅客买票的时间成本;车站都要扩建改造,增加车站十分巨大的改建成本;此外,为实行火车票实名制而在检票时查验
美津龙的回答:
电话里会告诉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