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江:建筑施工钢管脚手架规范及施工安全细则?
徐进的回答:
48mmX3.0mX6m是国家标准,但你买架子管的时候可注意了,一般都说自己是3.0个厚的,但是管子是有下差的,只不过是多少的问题。有下差2.5的 也有下差1的. 11层这个标准肯定够用,南方大都用2.75盖20层呢,它们价格基本差不多 脚手架规范1 脚手架施工安全规范是: 第一节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脚手架规范,脚手架施工方案,门式脚手架规范,门式脚手架施工方案,移动式脚手架规范,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搭设以钢管扣接的构架为主体,以篙竹作护栏的外脚手架。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⑴钢管:直径为48或51mm、壁厚为3~3. 5mm的热轧无缝或有缝钢管,用作主柱、大横杆、小横杆、斜撑等。 ⑵连接构件:回转扣、直角扣、对接扣、驳芯。 ⑶底座:用φ40钢管和4~5mm钢板制成,用于主柱的垫脚。 底座的底板面积不应少于200c?。 ⑷脚手板:竹、木或钢脚手板。 2、作业条件 ⑴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编制脚手架搭设方案。 ⑵搭架的位置已进行场地清理。 ⑶对土质松软的地基已进行强化处理。 二、操作工艺 1、主柱 ⑴主柱应选用无严重锈蚀、无弯曲变形的钢管。 ⑵主柱的纵向间距不应超过2m, 一般在八层建筑物内30m以下使用,八层以上的另出搭设方案。双排架的内外排柱的间距为0.8~1.2m。内排柱离墙20cm,当大于20cm时,平桥下必须加兜底安全网。 如遇装饰线,也可以适当加长内柱的小横杆,相酿阵竹。 ⑶立主柱时先搭临时支架将柱固定,柱脚套上底座。当柱的荷载超过底座承载面积地基反力时,底座下应垫厚板或混凝土垫块。 ⑷立好主柱后,用钢管或篙竹将同一平面内的柱脚连结牢固。柱驳口应交错,不得全部在同一水平面。 ⑸在双排架的外排主柱及单排架的主柱之间设副柱(俗称“针柱”),副柱一般采用篙竹,间距不大于1m,从第一度大横杆(打底梁)开始向上设置,用篾扎紧在大横杆上(注:必须做好三条以上的大横杆才能立副柱)。 ⑹主柱的接长,先在已装的立柱顶插入驳芯,再将后装的立柱套上、摆正,然后在接口处装上对接口,上紧螺栓。 2、大横杆 ⑴大横杆应选用无弯曲变形的钢管。用直角扣将大横杆与纵向排列的主柱连接,扣接要稳固、平直,与主柱互成90°。 ⑵大横杆的垂直间距不大于2.1m,在脚手架外侧每两度大横杆之间绑扎两行篙竹作安全护栏。高层在用棚板1.2m左右护脚及挂安全网。 ⑶大横杆的接长做法与主柱相同。 3、小横杆 ⑴小横杆应先用无严重锈蚀、无弯曲变形的短钢管。小横杆两端用直角扣分别与内、外排主柱连接,扣接要稳固,与主柱和大横杆互成90°。 ⑵小横杆的水平间距不大于1m,垂直间距不大于2.1m( 一层平桥的高度)。 4、斜撑 ⑴设置斜撑应选用挺直的钢管。不得采用有严重锈蚀、弯曲、屈折、表面明显凹陷的钢管。 ⑵斜撑应与脚手架的主柱和大、小横杆的交点连结,不得支撑在非受力点处。斜撑与脚手架杆件的连接采用回转扣。 ⑶各种斜撑的设置方法参照本章第二节(二)之4中各条文的做法。 5、平桥 ⑴平桥支承在小横杆上。当铺设钢制脚手板时,在小横杆上纵向排列钢管对龙,并用直角扣扣紧。对龙的间距(包括大横杆)不大于400mm。对龙上铺脚手板,用铅水线与对龙扎紧。 ⑵当铺设竹、木脚手板时,(小横杆要在纵向钢管对龙面上, 并用直角扣扣紧,在小横杆面上纵向排列绑扎篙竹对龙)。 参照本章第二节(二)之6所述的平桥的做法。 6、斜桥 ⑴斜桥的柱、对龙、横杆、踏步杆等构件采用钢管。斜桥的面板可采用钢或竹、木脚手板。 ⑵斜桥的斜度不大于“标五”(i=1:2);纵向柱距不大于2m, 横向柱距视桥的宽度而定;直对龙间距不大于45cm,踏步间距不得大于30cm。 7、平台 平台的柱及底托(横杆)均采用钢管,间距一般为2m,柱与底托的交点用直角扣扣紧。由底托所支承的对龙、阵竹及面板的做法,参见本章第二节(二)之8.⑵~⑷。 三、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⑴脚手架立柱要垂直,大、小横杆要平正。 ⑵各种连接扣件必须扣接牢固,防止杆件打滑。 ⑶相邻两柱的接头必须错开,不得在同一步距内。 ⑷里、外、上、下相邻的两根大横杆的接头必须错开,不得集中在一组主柱间距之间驳接。 ⑸搭设十字撑,应将一根斜杆扣在主柱上,另一根则扣在小横杆的伸出部分。斜杆两端的扣件与立杆节点的距离不大于20cm,最下面的斜杆与主柱的连接点离地面不大于50cm。 ⑹平桥、斜桥及平台的质量要求与本章第二节相同。 2、允许偏差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时的允许偏差见表12—1。 四、施工注意事项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⑴脚手架高度在7m以内时,每5~6条主柱设一条风撑,具体做法见本章第二节(二)之4.⑴。 ⑵脚手架高于7m,无法设风撑时,必须设连墙杆。做法见本章第二节(四)之2.⑵。 ⑶各杆件相交伸出的端头部分均应大于10cm,以防杆件滑脱。 ⑷用于连接大横杆的对接扣,应避免开口向上设置,防止雨水侵入。 ⑸扣件的螺栓拧紧要适宜,一般扭力控制在40~50N?m左右。 ⑹在大风雨或停工一段时间后必须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变形、下沉,钢构件锈蚀严重,连接扣松脱等,要及时加固维修后方可使用。 第二节 竹木脚手架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以竹、木材搭设的外脚手架。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⑴圆木、木板、茅竹、篙竹和蔑等材料。 ⑵竹或木制脚手架板。 ⑶φ4(8号)铅水线、码钉等。 2、作业条件 同本章第一节。 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门型脚手架,脚手架配件,脚手架价格,脚手架扣件,快装脚手架,脚手架公司, 脚手架钢管,脚手赁,附着式脚手架,移动脚手架租赁,脚手架搭设,脚手架出租,脚手架钢管,建筑脚手架, 脚手架安全,脚手架施工方案,脚手架工程,脚手架管,钢管脚手架扣件,碗扣式脚手架,
肖美玲的回答:
48mmX3.0mX6m是国家标准,但你买架子管的时候可注意了,一般都说自己是3.0个厚的,但是管子是有下差的,只不过是多少的问题。有下差2.5的 也有下差1的. 11层这个标准肯定够用,南方大都用2.75盖20层呢,它们价格基本差不多 脚手架规范1 脚手架施工安全规范是: 第一节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脚手架规范,脚手架施工方案,门式脚手架规范,门式脚手架施工方案,移动式脚手架规范,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搭设以钢管扣接的构架为主体,以篙竹作护栏的外脚手架。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⑴钢管:直径为48或51mm、壁厚为3~3. 5mm的热轧无缝或有缝钢管,用作主柱、大横杆、小横杆、斜撑等。 ⑵连接构件:回转扣、直角扣、对接扣、驳芯。 ⑶底座:用φ40钢管和4~5mm钢板制成,用于主柱的垫脚。 底座的底板面积不应少于200c?。 ⑷脚手板:竹、木或钢脚手板。 2、作业条件 ⑴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编制脚手架搭设方案。 ⑵搭架的位置已进行场地清理。 ⑶对土质松软的地基已进行强化处理。 二、操作工艺 1、主柱 ⑴主柱应选用无严重锈蚀、无弯曲变形的钢管。 ⑵主柱的纵向间距不应超过2m, 一般在八层建筑物内30m以下使用,八层以上的另出搭设方案。双排架的内外排柱的间距为0.8~1.2m。内排柱离墙20cm,当大于20cm时,平桥下必须加兜底安全网。 如遇装饰线,也可以适当加长内柱的小横杆,相酿阵竹。 ⑶立主柱时先搭临时支架将柱固定,柱脚套上底座。当柱的荷载超过底座承载面积地基反力时,底座下应垫厚板或混凝土垫块。 ⑷立好主柱后,用钢管或篙竹将同一平面内的柱脚连结牢固。柱驳口应交错,不得全部在同一水平面。 ⑸在双排架的外排主柱及单排架的主柱之间设副柱(俗称“针柱”),副柱一般采用篙竹,间距不大于1m,从第一度大横杆(打底梁)开始向上设置,用篾扎紧在大横杆上(注:必须做好三条以上的大横杆才能立副柱)。 ⑹主柱的接长,先在已装的立柱顶插入驳芯,再将后装的立柱套上、摆正,然后在接口处装上对接口,上紧螺栓。 2、大横杆 ⑴大横杆应选用无弯曲变形的钢管。用直角扣将大横杆与纵向排列的主柱连接,扣接要稳固、平直,与主柱互成90°。 ⑵大横杆的垂直间距不大于2.1m,在脚手架外侧每两度大横杆之间绑扎两行篙竹作安全护栏。高层在用棚板1.2m左右护脚及挂安全网。 ⑶大横杆的接长做法与主柱相同。 3、小横杆 ⑴小横杆应先用无严重锈蚀、无弯曲变形的短钢管。小横杆两端用直角扣分别与内、外排主柱连接,扣接要稳固,与主柱和大横杆互成90°。 ⑵小横杆的水平间距不大于1m,垂直间距不大于2.1m( 一层平桥的高度)。 4、斜撑 ⑴设置斜撑应选用挺直的钢管。不得采用有严重锈蚀、弯曲、屈折、表面明显凹陷的钢管。 ⑵斜撑应与脚手架的主柱和大、小横杆的交点连结,不得支撑在非受力点处。斜撑与脚手架杆件的连接采用回转扣。 ⑶各种斜撑的设置方法参照本章第二节(二)之4中各条文的做法。 5、平桥 ⑴平桥支承在小横杆上。当铺设钢制脚手板时,在小横杆上纵向排列钢管对龙,并用直角扣扣紧。对龙的间距(包括大横杆)不大于400mm。对龙上铺脚手板,用铅水线与对龙扎紧。 ⑵当铺设竹、木脚手板时,(小横杆要在纵向钢管对龙面上, 并用直角扣扣紧,在小横杆面上纵向排列绑扎篙竹对龙)。 参照本章第二节(二)之6所述的平桥的做法。 6、斜桥 ⑴斜桥的柱、对龙、横杆、踏步杆等构件采用钢管。斜桥的面板可采用钢或竹、木脚手板。 ⑵斜桥的斜度不大于“标五”(i=1:2);纵向柱距不大于2m, 横向柱距视桥的宽度而定;直对龙间距不大于45cm,踏步间距不得大于30cm。 7、平台 平台的柱及底托(横杆)均采用钢管,间距一般为2m,柱与底托的交点用直角扣扣紧。由底托所支承的对龙、阵竹及面板的做法,参见本章第二节(二)之8.⑵~⑷。 三、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⑴脚手架立柱要垂直,大、小横杆要平正。 ⑵各种连接扣件必须扣接牢固,防止杆件打滑。 ⑶相邻两柱的接头必须错开,不得在同一步距内。 ⑷里、外、上、下相邻的两根大横杆的接头必须错开,不得集中在一组主柱间距之间驳接。 ⑸搭设十字撑,应将一根斜杆扣在主柱上,另一根则扣在小横杆的伸出部分。斜杆两端的扣件与立杆节点的距离不大于20cm,最下面的斜杆与主柱的连接点离地面不大于50cm。 ⑹平桥、斜桥及平台的质量要求与本章第二节相同。 2、允许偏差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时的允许偏差见表12—1。 四、施工注意事项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⑴脚手架高度在7m以内时,每5~6条主柱设一条风撑,具体做法见本章第二节(二)之4.⑴。 ⑵脚手架高于7m,无法设风撑时,必须设连墙杆。做法见本章第二节(四)之2.⑵。 ⑶各杆件相交伸出的端头部分均应大于10cm,以防杆件滑脱。 ⑷用于连接大横杆的对接扣,应避免开口向上设置,防止雨水侵入。 ⑸扣件的螺栓拧紧要适宜,一般扭力控制在40~50N?m左右。 ⑹在大风雨或停工一段时间后必须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变形、下沉,钢构件锈蚀严重,连接扣松脱等,要及时加固维修后方可使用。 第二节 竹木脚手架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以竹、木材搭设的外脚手架。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⑴圆木、木板、茅竹、篙竹和蔑等材料。 ⑵竹或木制脚手架板。 ⑶φ4(8号)铅水线、码钉等。 2、作业条件 同本章第一节。 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门型脚手架,脚手架配件,脚手架价格,脚手架扣件,快装脚手架,脚手架公司, 脚手架钢管,脚手赁,附着式脚手架,移动脚手架租赁,脚手架搭设,脚手架出租,脚手架钢管,建筑脚手架, 脚手架安全,脚手架施工方案,脚手架工程,脚手架管,钢管脚手架扣件,碗扣式脚手架,
刘德祖的回答:
钢管脚手架规范遵循:《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施工安全细则可参见规范或者参考其他施工单位拟定的细则。下面是有关钢管脚手架的一些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不是word就是ppt,还是自己下吧。
新硕的回答:
1.难度工程用什么脚手架?
用铝合金单管式脚手架
2.为什么用?
安全,快捷,低劳动力,节约搭建和使用成本。
3.外观怎样?
外形美观,不但实用各种难度工程场合,同时满足高级酒店,商场,购物中心,人民大会堂,国级重要场地等等。。。
4.形象佳:给客户留下好印象。工程完成效率高,竞争更具优势。
陌路离殇℡的回答: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以下称为新规范),住建部2011年1月28日发布;2011年12月1日实施。原2001年版同时废止。 一、新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等施工用落地式单、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型钢悬挑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满堂扣件式钢管支撑架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二、新规范扣件式脚手架 定义----为建筑施工而搭设的、承受荷载的由扣件和钢管等构成的脚手架与支撑架,包含本规范各类脚手架与支撑架,统称脚手架。 三、新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 1、修订了钢管规格。取消φ51×3.0钢管;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2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钢管的钢材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级钢的规定。 将原标准中φ48×3.5的脚手架用钢管改为φ48.3*3.6。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对钢管壁厚的要求更严格。将原规定壁厚下差限值为0.5mm改为0.36mm。 2、加强对扣件的质量控制。明确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采用其他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 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5n2m时,不得发生破坏。 3、由于双管立杆脚手架的经济性不好,在施工现场已很少使用,本次修订中予以取消。 4、脚手架柔性连墙件的做法粗糙,可靠性差,不符合安全要求,本次修订中予以取消。 5、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内容统一。将作用于脚手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公式形式由:wk=0.7μz·μs·w0(w0取n=50)修改为: wk=μz·μs·w0(w0取n=10)。 6、将荷载效应组合表中的可变荷载组合系数由0.85提高为0.9。 7、将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由单排架取3kn改为2kn,双排架取5kn改为3kn ; 8、根据施工现场脚手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的安全管理规定,修订弱化了开敞式脚手架,对常用脚手架的允许搭设高度做了调整。 9、增加了悬挑脚手架挑梁结构及其锚固的构造和计算内容。 10、补充了与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相关的内容。包括结构体系、构造要求、荷载取值、设计计算等。规范中将此类支架体系划分为满堂脚手架(顶部荷载通过纵、横向水平杆传至立杆)和满堂支撑架(顶部荷载通过立杆顶端的可调顶撑传至立杆)二种体系。满堂支撑架根据剪刀撑的间距(5m)细分为普通型满堂支撑架和加强型满堂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