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冰冰:又 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邓晓军的回答:
“又”是个多义词 1. 表示 “再一次”,相当于英语的 again。如:他又来了;读了又读;又是你。 2. 表示 “而且”,相当于英语的 and。如:路很近,车子又快,一会儿就到;又红又专 3. 表示一连串事情接连出现。相当于英语的 after。如: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 4. 表示 “另外”,相当于英语的 in addition 或 besides。如:除了拖拉机,又添了一台插秧机;又及(信件用语,意思是“附带提一下”)
淑女我做不来i的回答:
惟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出自:刘攽的《新晴》 原文: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惟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简析】 第一句正好和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相反,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青苔满地”,比起刘禹锡“苔痕上阶绿”来,这“苔”要多得多。同样描写幽静的境界,无苔,有苔,多苔之差是巨大的,王安石用无苔以表现“净”,刘禹锡用上阶绿之苔写独处陋室之“静”,这首诗满地之苔则因久雨初晴,其中差异不能不辨,这是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方法。 第二句写午梦醒来之后,虽然只见到“一树碧无情”,但宁静恬适的心境却是非常好。经过长时间雨洗之后,树更是绿油油的,多么令人惬意!诸葛亮高卧隆中,一觉醒来,不是还高吟:“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吗?想到这,诗人会心地笑了。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后两句。诗人把南风写成是一个十分诙谐而又善于戏谑的老朋友,他偷偷地推开了门,闯了进来,还装作爱读书的样子,正不停地翻着书。诗人为读者种了一株诗苑“惹笑树”,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发出爽朗的笑声。其实,这样写并非诗人首创,发明权当属唐人,薛能的《老圃堂》有“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李白的《春思》有“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诗人融薛、李诗句于一炉,经过锤炼锻造,又添上绝妙的“偷”字,表达效果远远超过了原作。这绝不是“偷”,而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