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推扬网

孙卫华:福建省的一种珍稀植物

admin
2020/08/10 20:41:33

何必说谎*的回答:

 表2-3-1

福建省珍稀濒危植物名表

 

1.桫 椤

19.白桂木

37.胡豆莲

2.笔筒树

20.短萼黄连

38.野大豆

3.台湾苏铁

21.八角莲

39.红豆树

4.银 杏

22.鹅掌楸

40.粘 木

5.油 杉

23.凹叶厚朴

41.银鹊树

6.金钱松

24.黄山木兰

42.伞花木

7.华东黄杉

25.小花木兰

43.长瓣短柱茶

8.南方铁杉

26.乐东拟单性木兰

44.紫 茎

9.长苞铁杉

27.观光木

45.土沉香

10.水 松

28.天竺桂

46.珊瑚菜

11.秃 杉

29.沉水樟

47.银钟花

12.福建柏

30.闽 楠

48.香果树

13.穗花杉

31.浙江楠

49.巴戟天

14.长叶榧树

32.伯乐树

50.普通野生稻

15.南方红豆杉

33.蛛网萼

51.金刚大

16.吊皮锥

34.长柄双花木

52.延龄草

17.青 檀

35.半枫荷

 

18.长序榆

36.黄山花楸

 

柔佳的回答:

桫椤、珙桐

夏之心的回答:

桫椤

 

桫 椤

 

 

     树形蕨类植物,茎直立,高1至6米,胸径10至20厘米。生长缓慢,生殖周期长。生活环境要求温和而湿润,由于森林植被缩小,气候趋于干燥,使其数量日益减少,加之茎干可入药和栽培附生兰类,已经成为渐危种。广泛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和西藏等地区。喜山沟中潮湿坡地和溪边阳光充足的环境。常数十成百株构成优势群落。为较古老的类群,中生代曾在地球上广泛分布,是研究物种形成和植物地理分布关系的理想对象。株形美观别致,可供欣赏。

桫 椤

  科中文名莎椤科科拉丁名Cyathaceae属中文名木桫椤属种中文名桫椤种拉丁名Alsophila spinulosa(Wall.ex Hook.)Tryon其它俗名性状株高可达5-8米花色花期果期分布云南马关、西畴、麻栗坡、金平、河口、绿春等县,四川、西藏、贵州、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福建等省(区)有分布;亚洲热带、亚热带分布普遍。海拔下限海拔上限生境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保护级别渐危种标准出处《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册)》(1992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年)

Alsophia Spinulosa(Wall .ex Hook.) Tryon

桫椤科Cyatheaceae

树形蕨类,高1-6cm,主要高1-3cm,胸径10-20cm。叶片三回羽状深裂,长1-3m,生于茎顶,幼叶拳卷。主要分布于东南和西南地区,生于海拔400-900m处的山沟潮湿地和溪边阳光充足的地方,有时也散生于林缘灌丛中。东南亚和日本南部也有分布。中生代地球上曾广泛分布,现分布区缩小。国家一级保护渐危种。

    泉州分布在永春牛姆林、五里街、安溪乌土、白濑、半林畸畲。

 

桫  椤

 

    又名树蕨、蕨树、水桫椤、刺桫椤、大贯众、龙骨风、七叶树,为白垩纪时期遗留下来的珍贵树种,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的出现距今约三亿多年,比恐龙的出现还早一亿五千多万年。恐龙灭绝,桫椤独存,故桫椤又有“活化石”之称。在2亿年前恐龙生活的年代,树蕨曾遍及世界,高大而繁茂。由于地质变迁,绝大多数已经绝灭,埋在地下成了煤炭,只有极少数幸存下来。因为它稀有珍贵,被国家列为一类保护植物。     树蕨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森林中,高3-8米,在南太平洋岛屿的森林中,最高可达20M左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蕨类植物。树蕨的树干呈圆形,有点像椰子树,叶形如凤尾,株形婷婷玉立,根细长,无主根,树上不分树,有疏刺或布满六角形的斑纹,中部以上有明显的变 形叶痕交错排列,深褐色或浅黑色,外面坚硬,且有老叶脱后痕迹,而长的羽状复叶,向四周伸展,远看像一把大伞,撑在地面之上;幼苗好似金毛狗脊,形态幽雅。树蕨没有花,也不结果实和种子。在它的叶片背面有许多孢子囊群,看起来像一个个黄色小点,里面长着许多孢子,它们就是靠这些孢子繁衍后代的。孢子成熟后随风飘散,落到土壤中,先萌发长成一个心脏形的绿色扁平的原叶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腹面生有假根,能独立生活。在原叶体腹面明端长着颈卵器,在它后斗部生有精子器,所以又称“配子体”,当精子成熟后,可以借助许多鞭毛在水中游动到颈卵器里,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合子仍吸收原叶体上的养料,逐渐发育成胚,后长成一棵新的树蕨。 桫椤的分类     桫椤科在全世界共有6属500余种,产于热带亚热带山地。根据目前比较权威的研究结果,我国有2属14种和2变种,分布于西南和华南地区。黑桫椤被并入桫椤属作为亚属处理。桫椤科的主要分类特征是叶柄基部的鳞片,叶轴上的气囊体,孢子囊的孢子数目和囊群盖等。     我国桫椤属(Alsophila),又称木桫椤,全世界共约230种,我国有11种和2变种,分桫椤亚属和黑桫椤亚属。 1、桫椤(A. spinulosa) 2 、中华桫椤(A. costularia) 3、南洋桫椤(A. loheri) 4、阴生桫椤(A. latebrosa) 5、兰屿笔筒树(A. fenicia) 6、黑桫椤(A. podophylla) 7、毛叶桫椤(A. andersonii) 8、大叶黑桫椤(A. gigantea): 1)大叶黑桫椤 2)多脉黑桫椤 9、粗齿桫椤(A. denticulata) 10、小黑桫椤(A. metteniana): 1)小黑桫椤(原变种var. metteniana) 2)光叶小黑桫椤(变种var. subglabra) 11、西亚桫椤(A. khasyyana) 二、白桫椤属 (Sphaeropteris)  1、白桫椤(. brunoniana) 2、海南白桫椤(S. hainanensis) 3、笔筒树(S. lepifera)桫椤的实用价值 1、研究价值     由于桫椤科植物的古老性和孑遗性,它对研究物种的形成和植物地理区系具有重要价值,它与恐龙化石并存,在重现恐龙生活时期的古生态环境,研究恐龙兴衰,地质变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观赏价值     桫椤树形美观,树冠犹如巨伞,虽历经沧桑却万劫余生,依然茎苍叶秀,高大挺拔,园艺观赏价值极高。 3、药用价值     桫椤削去外皮的髓部可作药用。味辛,微苦,性平;能祛风湿,强筋骨,清热止咳。常用来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肺热咳嗽,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脑以及肾炎、水肿、肾虚、腰痛、妇女崩漏,中心积腹痛,蛔虫、蛲虫和牛瘟等,内茎液汗,外用可治癣症。其茎杆髓部含淀粉约27.44%,可提取淀粉代食品,其根状茎具清热解煮等功效。桫椤谷的自然条件及保护现状 (一)自然条件     福安市瓜溪桫椤自然保护区具有气候温暖、热量资源和水量资源较好、蒸发量水、相对湿度大的气候特点,有利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的生长发育。桫椤分布在低山余脉地带的沟谷和沟谷小溪两侧的常绿阔叶林边缘,海拔450—480米,分布区土壤为酸性红紫色土,PH值4.5—5.5,为含砾沙土。土层湿润,有机质丰富,小溪常年流淌,直接日照时间短,相对湿度高,为桫椤的生长发肓和更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二)保护现状     福安市瓜溪桫椤自然保护区自1996年成立以来,在福安林业局,溪潭镇政府和保护区人民管理下,其具体管理措施以及当群众的宣传教育是有效的,保证了该区桫椤属植物在数量上的稳定,局部生态系统中的人为影响受到一定控制,桫椤种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常绿阔叶林,植被、湿热的沟谷生态环境受到了良好的保护。桫椤濒危原因 桫椤由于地质变迁和气候变化,特别是第四纪冰期的影响,加之大量森林被破坏,种类濒临绝灭,分布区也大幅度收缩,仅残存于热带、亚热带。脆弱环境中“避难”引起我国植物学家及各界有识之士的重视和焦虑。 根据专家们试验和观察,桫椤濒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桫椤成年株每年产生孢子数量多,但死亡也多。 2、在自然界,有幸存活的孢子,从萌发至形成幼孢子体这一过程,费时达1年以上,湿度、温度等生态因子的变化,都可能影响萌发孢子的生死存亡或延迟以后的发育进程。 3、桫椤孢子萌发,形成配子体胚胎等过程对环境要求严格,发育对环境有严重的依赖性,限制了它只能在一定孤立的区域生栖繁衍,而成年株在周围5米范围内也限制了生长桫椤幼株,因此适宜生长的区域更小了。尽管桫椤偶尔也能侵入并幸存在新的森林区域,但它竟争不过当地迅速生长的植物。 4、桫椤是木本生植物,生殖周期很长,生殖过程在离体情况下进行,发育进程完全受变化的环境控制,不利于生存发展。 5、桫椤无完善的根系,很难适应现存变化较大的生态环境。 6、由于原始森林逐年破坏,桫椤赖以生存的温暖、潮湿、荫蔽、水分充足、土层肥厚和排水良好的环境受到毁坏或消失,桫椤本身也就受到威胁或毁灭。 7、人为直接砍伐,使生长数年的或几十年的桫椤毁于一旦,近年来,不法分子盗挖盗卖桫椤等现象也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