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奕伶:钢铁雄心3傀儡秘籍
朱俊华的回答:
一、基本操作 1、窗口化设定 根目录\settings fullScreen=yes改成fullScreen=no 2、快捷键设定 (1)界面快捷键 暂停/继续:空格(或Pause Break); 加速:小键盘+; 减速:小键盘-; 地图缩放:鼠标滚轮; 地图移动(微调):方向键; 抓图(存放在游戏目录的Screenshots目录下):F11; 抓地图:F12; 外交:F1; 生产:F2;科研:F3;政治:F4;情报:F5;统计:F6;返回地图界面:Esc。 (2)建设省份设施的快捷键 提示:在省份资料各类设施名字之前,有黄白两色英文字母简称,取黄 色字母+shift即可 shift+a——建设空军基地 shift+g——建设防空炮台 shift+i——建设工厂 shift+l——建设地堡 shift+n——建设海军基地 shift+c——建设海岸要塞 shift+r——建设雷达站 shift+f——建设基建 shift+t——建设核试验场 shift+o——建设火箭测试场 附各类设施作用: 空军基地:级别越高空军组织度的恢复速度越快。IC花费2点,建设周期180天,需要科技——单引擎飞机。 海军基地:级别越高舰队组织度的恢复速度越快,并且决定港口海上补给线输出输入的吞吐量。IC花费2点,建设周期180天,需要科技——单引擎飞机。 工业:增加基础IC,每级1点。IC花费5点,建设周期365天,需要科技——建筑工程学。 海岸要塞:每级-9%的登陆方作战效率。IC花费5点,建设周期180天,需要科技——轻巡洋舰。(只能在省份标签处建设) 陆上要塞:每级-9%的地面部队攻方作战效率。IC花费5点,建设周期180天,需要科技——无。(只能在省份标签处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加速部队运动速度,基建决定补给吞吐量。IC花费1点,建设周期365天,需要科技——先进建筑工程学。(只能在省份标签处建设) 防空炮台:加强该省的防空能力,IC花费3点,建设周期60天,需要科技——重型防空炮。 雷达站:检测邻近地区(包括海域),并提供空战加成。IC花费2点,建设周期180天,需要科技——雷达。 核试验场:研究核武的必备 设施。**生产速度由秘密武器中的**科技等级决定。IC花费50点,建设周期180天,需要科技——民用核能研究。 火箭测试场:研究火箭发动机的必备设施,提高火箭相关科技的研究速度。IC花费20点,建设周期180天,需要科技——火箭测试。 (3)部队选取快捷键 ctrl + 数字——将选取之军团(可以复数)编号 数字——选择已编号之军团 3、部队展开栏 按右上“-”号,看到“-”号就按,会展开所有部队 配合军指及其以上指挥部界面中下部分“X师”横栏全选部队,可以最简化选取部队 4、SHI件信息栏 点界面下部小箭头(小地图左下角),可查看SHI件信息,可在选项中设定过滤信息种类 5、部队ctrl+右键的三个命令 (1)移动,和直接右键移动无区别 (2)支援攻击,指部队于所在省份不动,但是以支援部队的身份,在有兄弟部队主攻的前提下,对邻近省份的敌军实施攻击 (3)战略部署,指利用部队所在省份的基建(公路、火车等)快速运输部队前往目的地,速度取决于所经省份的基建等级,每一级基建=20M/H(英里每小时),被战略部署的单位,每天降低一点组织度,并且消耗两倍于平时的补给品,但是不消耗燃油。1等级基建地区无法战略部署。 另外战略部署能让处于没有港口的沿海省份的己方部队移动到相邻海域中的舰队上。 6、航母与舰载机 (1)一艘护航航母可以搭载一个舰载机大队,一艘航空母舰可以搭载两个舰载机大队,由此决定了舰载机最大编队规模(3大队编制的舰载机联队无法配备到航母); (2)舰载机生产出来后可以部署到任一机场,部署完之后建议先按照步骤1编队。航母所在舰队若是在海域,则舰载机联队飞到该海域可以配备到航母,航母所在舰队若在港口,舰载机联队飞到港口可以配备到航母; (3)航母上的舰载机若要卸载,则先选择要卸载的舰载机联队,然后点机场选择“后备”,就完成了。然后把新的舰载机联队按照步骤2配备到航母上,依此**换作业,可保持航母作战能力; 7、战斗机、截击机操作 (1)战斗机和截击机一般用来拦截敌轰炸机和同行 (2)只需要设定覆盖范围,战斗机或截击机在范围内如果发现敌机,会自动出击拦截,不需手动操作 8、登陆战操作 2.0版之后,登陆作战命令改由选择舰队上的部队再对目标省份执行登陆,而非2.0之前的舰队执行登陆 二、基本常识 1、作战进度 (1)部队作战时,在防守方的兵牌旁边有个尖角圆圈,里面浮动的数字代表着进攻方对战场中战略要点的占领度 尖角圆圈颜色分红黄绿三种,玩家占优势时显示绿色,玩家与AI势 均力敌时显示黄 色,玩家占劣势时显示红色 当玩家进攻时,0-33之间显示红色,表示占劣势,34-65之间显示黄 色,表示均势,66-99之间显示绿色,表示占优势 当玩家防守时,0-33之间显示绿色,表示占优势,34-65之间显示黄 色,表示均势,66-99之间显示红色,表示占劣势 (2)部队作战时,在右上角部队展开栏的上方,会出现战斗进度比例 玩家防御时,显示为红色负数进度,负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丢失的战场战略要点越多 玩家进攻时,显示为绿色正数进度,数值越大,表示夺取的战场战略要点越多 (3)这两个进度条是相互对应的,进度也一致 2、混编加成 (1)各兵种都有固定的非装甲度,师团的非装甲度=师团所属各旅的非装甲度总量/旅数,师团非装甲度可以在陆军生产界面为师团选配兵种时看到,标记是一个带有超风耳的人形上半身; (2)所谓的混编加成,就是指师团的非装甲度大于32,并且小于68时,其作战效率会额外增加20%;满足此条件时,陆军生产界面的人形上半身会发亮,大地图上师团界面会显示有白色的步坦协同标记,鼠标点之显示“多兵种加成”。 3、战术宽度、战场宽度、一线部队、预备队之间的关系 (1)每个兵种都有战术宽度,每个师团的战术宽度=师团所属各旅宽度总和; (2)战场宽度W=5*(N+1)(N=进攻方向数量),比如从两个省进攻某省,那么战场宽度为15。这公式意味着战场宽度是由进攻方决定的; (3)当战斗发生时,敌我双方会有VS界面,部队通常分为两部分:一线部队与预备队。当一线师团总宽度小于或者等于战场宽度时,预备队在单位时间内有一定几率进入一线参加战斗,直到一线部队总宽度大于战场宽度。 4、组织度与军官度 (1)组织度是各旅基本战斗力参数之一,组织度数值越高,部队能够战斗的时间越长。部队战斗需要最低组织度,战斗时会消耗组织度。 (2)各兵种都有基础组织度,科技可以提升相应兵种的组织度,军官度可以提升上限,军官度最高可以到200%。 (3)科研界面,把领导力分配到军官培训上,能增加军官度,进而增加陆军各部组织度上限。 (4)部队如果缺乏补给,则组织度会持续下降。 5、士气值与组织度 (1)士气值越高,组织度恢复的越快 (2)部队所在省份基建等级越高,组织度恢复越快 (3)常数0.2* 士气(morale)*当地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 恢复速率(Recovery Velocity) 6、作战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战术加成减成效果针对的对象(详见根目录\common\combat_events) (1)这些战术分为两类:进攻方的战术与防守方的战术 (2 )进攻方的战术比如围攻encirclement、突破breakthrough、突袭assault、冲击shock,这些战术所带的正面效果,针对的是攻击方,所带的负面效果,针对的是防守方。围攻附带的+5战场宽度对攻守双方都有效,能使双方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线师数量(前提是有预备队) (3)防守方的战术比如战术撤退tactical_withdrawal、迟滞delay、反击counterattack、伏击ambush,这些战术所带的正面效果,针对的是防守方,负面效果针对的是进攻方。战术撤退附带的-5战场宽度对攻守双方都有效,能使双方在一定时间内减少一线师数量(前提是-5宽度后攻击方或者防守方的一线师总宽度“超载”) 7、补给线常识 (1)陆地补给线 A、系统是根据地图上部队的位置,按照两条规则自动建立陆地补给线的 规则一,从首都到部队经过省份数量最少,也就是所需时间最短 规则二,经过省份的基建等级最高,也就是补给吞吐量最多 B、解决前线部队补给不足的办法通常有四 一是尽量减少前线部队,用最少的兵力完成战略部署,达成战略目标; 二是用己方快速部队运输本身的30天份补给品到前线缺少补给的部队所在地; 三是用运输机空投补给品; 四是抢占敌军有补给品的省份。 C、部队只有在同盟国、同一阵营、傀儡国地区才能得到补给,其他比如敌对国、中立国地区无法得到补给。在中立国地区的部队如果没了补给,则无法移动。 D、补给线的补给速度,取决于这条补给线中基建等级最低的省份 (2)海上补给线 A、建立海上补给线的前提是玩家有运输舰,运输舰在生产界面生产(不是海军生产界面里的运输船),需要海军学说支持。 B、每一条海上补给线由若干运输舰构成,补给线越长,需要的运输舰越多。海军舰队可以保护海上补给线。 C、一个港口作为补给品输出港口可以建立多条海上补给线,而作为补给品输入港口,则只能建立一条海上补给线。 D、系统默认为自动建立海上补给线,可以在生产界面先取消自动,然后手动建立。 E、1.4版连接到本国首都的港口无法建立海上补给线,2.0版之后可以建立。
王军贤的回答:
一、基本操作 1、窗口化设定 根目录\settings fullScreen=yes改成fullScreen=no 2、快捷键设定 (1)界面快捷键 暂停/继续:空格(或Pause Break); 加速:小键盘+; 减速:小键盘-; 地图缩放:鼠标滚轮; 地图移动(微调):方向键; 抓图(存放在游戏目录的Screenshots目录下):F11; 抓地图:F12; 外交:F1; 生产:F2;科研:F3;政治:F4;情报:F5;统计:F6;返回地图界面:Esc。 (2)建设省份设施的快捷键 提示:在省份资料各类设施名字之前,有黄白两色英文字母简称,取黄 色字母+shift即可 shift+a——建设空军基地 shift+g——建设防空炮台 shift+i——建设工厂 shift+l——建设地堡 shift+n——建设海军基地 shift+c——建设海岸要塞 shift+r——建设雷达站 shift+f——建设基建 shift+t——建设核试验场 shift+o——建设火箭测试场 附各类设施作用: 空军基地:级别越高空军组织度的恢复速度越快。IC花费2点,建设周期180天,需要科技——单引擎飞机。 海军基地:级别越高舰队组织度的恢复速度越快,并且决定港口海上补给线输出输入的吞吐量。IC花费2点,建设周期180天,需要科技——单引擎飞机。 工业:增加基础IC,每级1点。IC花费5点,建设周期365天,需要科技——建筑工程学。 海岸要塞:每级-9%的登陆方作战效率。IC花费5点,建设周期180天,需要科技——轻巡洋舰。(只能在省份标签处建设) 陆上要塞:每级-9%的地面部队攻方作战效率。IC花费5点,建设周期180天,需要科技——无。(只能在省份标签处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加速部队运动速度,基建决定补给吞吐量。IC花费1点,建设周期365天,需要科技——先进建筑工程学。(只能在省份标签处建设) 防空炮台:加强该省的防空能力,IC花费3点,建设周期60天,需要科技——重型防空炮。 雷达站:检测邻近地区(包括海域),并提供空战加成。IC花费2点,建设周期180天,需要科技——雷达。 核试验场:研究核武的必备 设施。**生产速度由秘密武器中的**科技等级决定。IC花费50点,建设周期180天,需要科技——民用核能研究。 火箭测试场:研究火箭发动机的必备设施,提高火箭相关科技的研究速度。IC花费20点,建设周期180天,需要科技——火箭测试。 (3)部队选取快捷键 ctrl + 数字——将选取之军团(可以复数)编号 数字——选择已编号之军团 3、部队展开栏 按右上“-”号,看到“-”号就按,会展开所有部队 配合军指及其以上指挥部界面中下部分“X师”横栏全选部队,可以最简化选取部队 4、SHI件信息栏 点界面下部小箭头(小地图左下角),可查看SHI件信息,可在选项中设定过滤信息种类 5、部队ctrl+右键的三个命令 (1)移动,和直接右键移动无区别 (2)支援攻击,指部队于所在省份不动,但是以支援部队的身份,在有兄弟部队主攻的前提下,对邻近省份的敌军实施攻击 (3)战略部署,指利用部队所在省份的基建(公路、火车等)快速运输部队前往目的地,速度取决于所经省份的基建等级,每一级基建=20M/H(英里每小时),被战略部署的单位,每天降低一点组织度,并且消耗两倍于平时的补给品,但是不消耗燃油。1等级基建地区无法战略部署。 另外战略部署能让处于没有港口的沿海省份的己方部队移动到相邻海域中的舰队上。 6、航母与舰载机 (1)一艘护航航母可以搭载一个舰载机大队,一艘航空母舰可以搭载两个舰载机大队,由此决定了舰载机最大编队规模(3大队编制的舰载机联队无法配备到航母); (2)舰载机生产出来后可以部署到任一机场,部署完之后建议先按照步骤1编队。航母所在舰队若是在海域,则舰载机联队飞到该海域可以配备到航母,航母所在舰队若在港口,舰载机联队飞到港口可以配备到航母; (3)航母上的舰载机若要卸载,则先选择要卸载的舰载机联队,然后点机场选择“后备”,就完成了。然后把新的舰载机联队按照步骤2配备到航母上,依此**换作业,可保持航母作战能力; 7、战斗机、截击机操作 (1)战斗机和截击机一般用来拦截敌轰炸机和同行 (2)只需要设定覆盖范围,战斗机或截击机在范围内如果发现敌机,会自动出击拦截,不需手动操作 8、登陆战操作 2.0版之后,登陆作战命令改由选择舰队上的部队再对目标省份执行登陆,而非2.0之前的舰队执行登陆 二、基本常识 1、作战进度 (1)部队作战时,在防守方的兵牌旁边有个尖角圆圈,里面浮动的数字代表着进攻方对战场中战略要点的占领度 尖角圆圈颜色分红黄绿三种,玩家占优势时显示绿色,玩家与AI势 均力敌时显示黄 色,玩家占劣势时显示红色 当玩家进攻时,0-33之间显示红色,表示占劣势,34-65之间显示黄 色,表示均势,66-99之间显示绿色,表示占优势 当玩家防守时,0-33之间显示绿色,表示占优势,34-65之间显示黄 色,表示均势,66-99之间显示红色,表示占劣势 (2)部队作战时,在右上角部队展开栏的上方,会出现战斗进度比例 玩家防御时,显示为红色负数进度,负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丢失的战场战略要点越多 玩家进攻时,显示为绿色正数进度,数值越大,表示夺取的战场战略要点越多 (3)这两个进度条是相互对应的,进度也一致 2、混编加成 (1)各兵种都有固定的非装甲度,师团的非装甲度=师团所属各旅的非装甲度总量/旅数,师团非装甲度可以在陆军生产界面为师团选配兵种时看到,标记是一个带有超风耳的人形上半身; (2)所谓的混编加成,就是指师团的非装甲度大于32,并且小于68时,其作战效率会额外增加20%;满足此条件时,陆军生产界面的人形上半身会发亮,大地图上师团界面会显示有白色的步坦协同标记,鼠标点之显示“多兵种加成”。 3、战术宽度、战场宽度、一线部队、预备队之间的关系 (1)每个兵种都有战术宽度,每个师团的战术宽度=师团所属各旅宽度总和; (2)战场宽度W=5*(N+1)(N=进攻方向数量),比如从两个省进攻某省,那么战场宽度为15。这公式意味着战场宽度是由进攻方决定的; (3)当战斗发生时,敌我双方会有VS界面,部队通常分为两部分:一线部队与预备队。当一线师团总宽度小于或者等于战场宽度时,预备队在单位时间内有一定几率进入一线参加战斗,直到一线部队总宽度大于战场宽度。 4、组织度与军官度 (1)组织度是各旅基本战斗力参数之一,组织度数值越高,部队能够战斗的时间越长。部队战斗需要最低组织度,战斗时会消耗组织度。 (2)各兵种都有基础组织度,科技可以提升相应兵种的组织度,军官度可以提升上限,军官度最高可以到200%。 (3)科研界面,把领导力分配到军官培训上,能增加军官度,进而增加陆军各部组织度上限。 (4)部队如果缺乏补给,则组织度会持续下降。 5、士气值与组织度 (1)士气值越高,组织度恢复的越快 (2)部队所在省份基建等级越高,组织度恢复越快 (3)常数0.2* 士气(morale)*当地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 恢复速率(Recovery Velocity) 6、作战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战术加成减成效果针对的对象(详见根目录\common\combat_events) (1)这些战术分为两类:进攻方的战术与防守方的战术 (2 )进攻方的战术比如围攻encirclement、突破breakthrough、突袭assault、冲击shock,这些战术所带的正面效果,针对的是攻击方,所带的负面效果,针对的是防守方。围攻附带的+5战场宽度对攻守双方都有效,能使双方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线师数量(前提是有预备队) (3)防守方的战术比如战术撤退tactical_withdrawal、迟滞delay、反击counterattack、伏击ambush,这些战术所带的正面效果,针对的是防守方,负面效果针对的是进攻方。战术撤退附带的-5战场宽度对攻守双方都有效,能使双方在一定时间内减少一线师数量(前提是-5宽度后攻击方或者防守方的一线师总宽度“超载”) 7、补给线常识 (1)陆地补给线 A、系统是根据地图上部队的位置,按照两条规则自动建立陆地补给线的 规则一,从首都到部队经过省份数量最少,也就是所需时间最短 规则二,经过省份的基建等级最高,也就是补给吞吐量最多 B、解决前线部队补给不足的办法通常有四 一是尽量减少前线部队,用最少的兵力完成战略部署,达成战略目标; 二是用己方快速部队运输本身的30天份补给品到前线缺少补给的部队所在地; 三是用运输机空投补给品; 四是抢占敌军有补给品的省份。 C、部队只有在同盟国、同一阵营、傀儡国地区才能得到补给,其他比如敌对国、中立国地区无法得到补给。在中立国地区的部队如果没了补给,则无法移动。 D、补给线的补给速度,取决于这条补给线中基建等级最低的省份 (2)海上补给线 A、建立海上补给线的前提是玩家有运输舰,运输舰在生产界面生产(不是海军生产界面里的运输船),需要海军学说支持。 B、每一条海上补给线由若干运输舰构成,补给线越长,需要的运输舰越多。海军舰队可以保护海上补给线。 C、一个港口作为补给品输出港口可以建立多条海上补给线,而作为补给品输入港口,则只能建立一条海上补给线。 D、系统默认为自动建立海上补给线,可以在生产界面先取消自动,然后手动建立。 E、1.4版连接到本国首都的港口无法建立海上补给线,2.0版之后可以建立。
(_戀乄夢め的回答:
傀儡国是没有外交权的,自然也没有自由的贸易权,多出的资源只会送给宗主国。 直接上交资源,然后自己再去做生意不就成了么?至少人比电脑聪明,我需要什么吧? 如果要修改,这是要去改核心文件的,做个事件不难,但是要去改核心文件,没几个网友有这个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