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心:希望工程资料250字
尹小艳的回答:
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1989年发起的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一项公益事业。其宗旨是建设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援建,改变了一大批失学儿童的命运,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唤起了全社会的重教意识,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弘扬了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性质 “希望工程”是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于1989年发起的一项公益事业。 宗旨 根据政府关于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方针,以民间的方式广泛动员海内外财力资源,建立希望工程基金,资助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继续完成学业、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以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主要项目 援建希望小学与资助贫困学生是希望工程实施的两大主要公益项目。 当前成就 希望工程已经累计募集捐款53亿多元人民币,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逾338万名,建设希望小学15444所,建设希望工程图书室约14000个,配备希望工程体育园地2500套,配备希望电影放映设备200套,培训农村小学教师52000余名,建设保护母亲河工程造林项目总规划面积100多万亩;援建希望医院13所;帮助3100余名艾滋病孤儿和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继续完成学业。
刘永湘的回答:
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1989年发起的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一项公益事业。其宗旨是建设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援建,改变了一大批失学儿童的命运,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唤起了全社会的重教意识,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弘扬了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性质 “希望工程”是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于1989年发起的一项公益事业。 宗旨 根据政府关于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方针,以民间的方式广泛动员海内外财力资源,建立希望工程基金,资助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继续完成学业、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以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主要项目 援建希望小学与资助贫困学生是希望工程实施的两大主要公益项目。 当前成就 希望工程已经累计募集捐款53亿多元人民币,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逾338万名,建设希望小学15444所,建设希望工程图书室约14000个,配备希望工程体育园地2500套,配备希望电影放映设备200套,培训农村小学教师52000余名,建设保护母亲河工程造林项目总规划面积100多万亩;援建希望医院13所;帮助3100余名艾滋病孤儿和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继续完成学业。
小顽童的回答:
希望工程的三个标志性照片的主人翁,“大眼睛”、“大鼻涕”、“小光头”第一次一起回到“希望工程”这个家,看看在那里工作的“亲人们”。在感动的气氛中,记者了解到了三个曾经在全国家喻户晓的孩子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大眼睛”、“大鼻涕”、“小光头”昨天才互相认识 上午9点多,位于圆恩寺胡同的希望工程办公院内,走进来三个年轻人:女孩的大眼睛格外明亮、穿着红t 恤的男孩眼神有点忧郁,另外一个男孩身着军装,显得很是威武。“踏进门的一瞬间,我们觉得特别激动。”他们说,“觉得这是回家了。” 这三个年轻人,就是希望工程三个标志性照片的主人翁:“大眼睛”苏明娟、“大鼻涕”胡善辉、“小光头”张天义。他们以渴望上学的眼神和自身的经历,唤起了全国人民捐资助学的热潮。据悉,截止到去年年底,希望工程共捐助了275万名贫困学生,援建了11888所希望小学,收到海内外累计捐款27.3亿元。 “别看他们都是全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但他们还是第一次见面。”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有关人士说:“‘大眼睛’今年大学毕业,已被安徽一家银行录用。‘大鼻涕’当了兵,‘小光头’现在读大二。” 孩子们说,因为要参加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节目录制,所以才有机会一起来到北京,并一起回家看看 “大鼻涕”差点取代“大眼睛”成为希望工程标志性照片 “大眼睛”苏明娟是众所周知的希望工程标志性照片。但是,“大鼻涕”却曾经差点取代“大眼睛”而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性照片。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有关人士介绍,“大鼻涕”是希望工程使用频率最高的照片之一,所有的看到照片的人都会联想到“大鼻涕”在声嘶力竭地喊:“我要上学!” “大鼻涕”真名叫胡善辉,现在是济南军区后勤部队的一名志愿兵。 1992年,著名摄影记者解海龙用镜头进行农村教育状况调查时,透过窗户纸看到孩子们正在读“山、石、水、火”等字。“大鼻涕”读得特别卖力,他皱着眉头,流着鼻涕。 “大鼻涕”的形象发表后很受喜爱,并差点取代“大眼睛”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性照片,“后来因为觉得女孩子更能够感动人,才选了苏明娟。”拍摄三位孩子的记者解海龙说。1992年希望工程开始大规模宣传,“大鼻涕”、“大眼睛”和“小光头”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小光头”没领到过希望工程一分钱 被称为“小光头”的男孩以惹人怜爱的形象,格外打动了无数有爱心的人士。他就是张天义,今年20岁的他是江苏盐城工学院二年级学生。 “我从来没从希望工程领到过一分钱。”张天义昨天向记者透露说,“照片见报后曾经接到过一个爱心人士300元的捐款,指定给我和照片上另外一个小伙伴,我200元他100元。家里人觉得小伙伴比我们家更贫困,所以把钱就全给了他。” 事后没多久,“小光头”随着家人从安徽到江苏无锡打工。“大家只知道我的形象,但却不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又因为全家迁居,所以我从来没有领到过希望工程的一分钱。”“小光头”说,“但是我能顺利地完成学业考上大学,也是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完成的,学校给我免掉了学费,老师则对我的生活和学习给予了帮助。”
薛丽娜的回答:
希望工程的三个标志性照片的主人翁,“大眼睛”、“大鼻涕”、“小光头”第一次一起回到“希望工程”这个家,看看在那里工作的“亲人们”。在感动的气氛中,记者了解到了三个曾经在全国家喻户晓的孩子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大眼睛”、“大鼻涕”、“小光头”昨天才互相认识 上午9点多,位于圆恩寺胡同的希望工程办公院内,走进来三个年轻人:女孩的大眼睛格外明亮、穿着红T 恤的男孩眼神有点忧郁,另外一个男孩身着军装,显得很是威武。“踏进门的一瞬间,我们觉得特别激动。”他们说,“觉得这是回家了。” 这三个年轻人,就是希望工程三个标志性照片的主人翁:“大眼睛”苏明娟、“大鼻涕”胡善辉、“小光头”张天义。他们以渴望上学的眼神和自身的经历,唤起了全国人民捐资助学的热潮。据悉,截止到去年年底,希望工程共捐助了275万名贫困学生,援建了11888所希望小学,收到海内外累计捐款27.3亿元。 “别看他们都是全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但他们还是第一次见面。”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有关人士说:“‘大眼睛’今年大学毕业,已被安徽一家银行录用。‘大鼻涕’当了兵,‘小光头’现在读大二。” 孩子们说,因为要参加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节目录制,所以才有机会一起来到北京,并一起回家看看 “大鼻涕”差点取代“大眼睛”成为希望工程标志性照片 “大眼睛”苏明娟是众所周知的希望工程标志性照片。但是,“大鼻涕”却曾经差点取代“大眼睛”而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性照片。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有关人士介绍,“大鼻涕”是希望工程使用频率最高的照片之一,所有的看到照片的人都会联想到“大鼻涕”在声嘶力竭地喊:“我要上学!” “大鼻涕”真名叫胡善辉,现在是济南军区后勤部队的一名志愿兵。 1992年,著名摄影记者解海龙用镜头进行农村教育状况调查时,透过窗户纸看到孩子们正在读“山、石、水、火”等字。“大鼻涕”读得特别卖力,他皱着眉头,流着鼻涕。 “大鼻涕”的形象发表后很受喜爱,并差点取代“大眼睛”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性照片,“后来因为觉得女孩子更能够感动人,才选了苏明娟。”拍摄三位孩子的记者解海龙说。1992年希望工程开始大规模宣传,“大鼻涕”、“大眼睛”和“小光头”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