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艳:孙武除了操练女兵外,还有哪些故事
孙兆林的回答:
除了写《孙子兵法》和操练女兵外,指挥挥吴军在伯举以少胜多打败楚军。攻入楚都。 三年,吴王阖庐与子胥、伯嚭将兵伐楚,拔舒,杀吴亡将二公子。光谋欲入 郢,将军孙武曰:“民劳,未可,待之。”四年,伐楚,取六与灊。五年,伐越, 败之。六年,楚使子常囊瓦伐吴。迎而击之,大败楚军於豫章,取楚之居巢而还。 九年,吴王阖庐请伍子胥、孙武曰:“始子之言郢未可入,今果如何?”二 子对曰:“楚将子常贪,而唐、蔡皆怨之。王必欲大伐,必得唐、蔡乃可。”阖 庐从之,悉兴师,与唐、蔡西伐楚,至於汉水。楚亦发兵拒吴,夹水陈。吴王阖 庐弟夫?欲战,阖庐弗许。夫?曰:“王已属臣兵,兵以利为上,尚何待焉?” 遂以其部五千人袭冒楚,楚兵大败,走。於是吴王遂纵兵追之。比至郢,五战, 楚五败。楚昭王亡出郢,奔郧。郧公弟欲弑昭王,昭王与郧公奔随。而吴兵遂入 郢。子胥、伯嚭鞭平王之尸以报父雠。 《史记 卷三十一 吴太伯世家第一》 春秋末期吴国军事思想家--孙武 (作者不详) 孙武的兵法13篇,各有侧重,波澜起伏,分析透彻,见解精到,实用性强 。为了使吴王能够任用他,他在兵法开头就说:“吴王听我所陈之计而用兵则 必胜,我就留在这儿,如不听我计而用兵则必败,我也就要再到别的国家去。 ”为了使吴王读兵法感到亲切,他在兵法中经常运用当时吴、越两国冲突的战 例,有针对性地阐述。他在兵法中自比商朝开国大臣伊尹和周朝开国大臣姜太 公,希望辅佐吴王统一王朝。 试兵任将 西征南伐 在孙武的严格训练下,吴军的军事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就在公元前512 年,阖闾、伍了胥和孙武,指挥吴军攻克了楚的属国钟吾国(今江苏宿迁东北 )、舒国(今安徽庐江县西),这时阖闾头脑发热,想要长驱直入攻克楚都郢 (今湖北江陵县纪南城)。孙武认为这样做不妥,便进言道:“楚军是天下的 一支劲旅,非舒国和钟吾国可比。我军巳连灭二国,人疲马乏,军资消耗,不 如暂且收兵,蓄精养锐,再等良机。”吴王听从了孙武的劝告,下令班师。 伍子胥也完全同意孙武的主张,并向吴王献策说:“人马疲劳,不宜远征 。不过,我们也可以设法使楚人疲困。”于是伍子胥说孙武共同商订了一套扰 楚 、疲楚的计策,即组成三支劲旅,轮番袭扰楚国。当吴国的第一支部队袭 击楚境的时候,楚国见来势不小,便全力以赴,派兵迎击。待楚军出动,吴军 便往回撤。而楚军返回驻地时,吴国的第二支部队又攻入了楚境,如此轮番袭 击,弄得楚国连年应付吴军,人力物力都被大量耗费,国内十分空虚,属国纷 纷叛离,吴国却从轮番时攻中抢掠不少,在与楚对峙中完全占据上风。 公元前506年,楚国攻打巳经归附吴国的小国——蔡国,给了吴军伐楚的 借口。阖闾和伍子胥、孙武指挥训练有素的3万精兵,乘坐战船,溯淮而上, 直趋蔡国与楚国的交战。楚军见吴军来势凶猛,不得不放弃对蔡国的围攻,收 缩部队,调集主力,以汉水为界,加紧设防,抗击吴军的进攻。不料孙武突然 改变了沿淮河进军的路线,放弃战船,改从陆路进攻,直插楚国纵深。 伍子胥问孙武:“吴军习于水性,善于水战,为何改从陆路进军呢?” 孙武告诉他说:“用兵作战,最贵神速。应当走别人料想不到的路,以便 打它个措手不及。逆水行舟,速度迟缓,楚军必然乘机加强防备,那就很难破 敌了,”说得伍子胥点头称是。 就这样,孙武在3万精兵中选择了强壮敏捷的3500人为前阵,身穿坚甲,手 执利器,连连大败楚军。旧历11月28日攻入楚国的国都郢,楚昭王带着妹妹仓 皇出逃。孙武以3万军队攻击楚国的20万大军,获得全胜,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 辉战例。 然而,这时越国乘吴军伐楚之机进攻吴国,秦国又出兵帮助楚国对付吴军 ,这样,阖闾不得不引兵返吴。此后,吴又继续伐楚,楚为免亡国,将国都由 郢迁到都(今湖北宜城县东南)。 孙武在帮助阖闾西破强楚的同时,计划征服越国。公元前496年,阖闾听 说越王允常去世,新即位的越王勾践年轻稚弱,越国国内不大稳定,认为机不 可失,时不再来,便不听孙武等人的劝告,不等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就仓猝出 兵,想要击败越国。不料,勾践整顿队伍,主动迎战,两军相遇于吴越边境的 李(今浙江嘉兴县西南)。勾践施展巧计,他派死刑犯首先出阵,排成三行 ,把剑放在脖子上,一个个陈述表演后,自刭于阵前。吴国士兵不知那是一个 个罪犯,居然看得忘了神,傻了眼,越军乘机发动冲锋,吴军仓皇败退,阖闾 也伤重身亡。 阖闾去世后,由太子夫差继承王位,孙武和伍子胥整顿军备,以辅佐夫差 完成报仇雪耻大业。公元前494年春天,勾践调集军队从水上向吴国进发,夫 差率10万精兵迎战于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边),在孙武、伍子胥的策划 下,吴军在夜间布置了许多诈兵,分为两翼,高举火把,只见在黑暗的夜幕中 火光连成一片,迅速向越军阵地移动,杀声震天,越军惊恐万状,军心动摇, 吴军乘势总攻,大败越军,勾践在吴军的追击下带着5000名甲士跑到会稽山( 今浙江绍兴市东南)上的一个小城中凭险抵抗,由于吴军团团包围,勾践只得 向吴屈辱求和,夫差不听伍子胥劝阻,同意了勾践的求和要求。 吴国的争霸活动在南方地区取得胜利后,便向北方中原地区进逼,公元前 485年,夫差联合鲁国,大败齐军。公元前482年,夫差又率领着数万精兵,由 水路北上,到达黄池(今河南封丘县南),与晋、鲁等诸侯国君会盟。吴王夫 差在这次盟会上,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争得霸主的地位。孙武虽没有直 接参加攻齐取胜、与晋争霸两事,但在此前孙武精心训练军队和制定军事谋略, 对夫差建立霸业有不可抹煞的巨大贡献。 悄然归隐留《孙子》 思想影响2500年 随着吴国霸业的蒸蒸日上,夫差渐渐自以为是,不纳忠言。伍子胥认为: 勾践被迫求和,一定还会想办法到以后报复,故必须彻底灭掉越国,绝不能姑 息奸,留下后患。但夫差听了奸臣的挑拔,不仅不理睬伍子胥的苦谏,反而制 造借口,逼其自尽,甚至命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一只皮袋里,扔到江中,不 给安葬。孙武深知“飞鸟绝,良弓藏;狐兔尽,走狗烹”的道理,对伍子胥惨 死的一幕十分寒心,于是便悄然归隐,息影深山,根据自己训练军队、指挥作 战的经验,修订其兵法13篇,使其更臻完善。 事情不出伍子胥所料,越王勾践屈辱求和后,卧薪尝胆,立志报复,他十 年生聚,十年教训,使越国富足,越军精悍。公元前482 年,越军乘吴军主力 聚集黄池与中原诸侯盟会、吴国国内兵力空虚之际,发兵袭击吴国,攻入吴国 国都,吴国遭此动难,便一蹶不振,由盛转衰,延至公元前473 年,正式被越 国灭亡,夫差愧恨交加,自刎而死。孙武所梦想的由吴王统一华夏,也就成为 泡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