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珊珊:清代小龙邮票资料及介绍
礼好古的回答:
大龙邮票从1878年开始印刷发行之后,铜质的印模经过多次印刷而逐渐磨损剥蚀无法再用,而不得不重新设计印制新的邮票,即通常所说的“小龙邮票”。小龙邮票采用了两种防伪措施。第一是使用了向英国定购的带有太极图的水印纸。纸上水印位置和印版对应,每枚邮票上恰好有一个水印。第二是使用了易溶解于水的油墨,小龙邮票在水中浸泡较久就会变成一张仅见水印的白纸。也不能受潮,否则纸张会变黄邮票也会褪色。 祝你好运。
礼好古的回答:
大龙邮票从1878年开始印刷发行之后,铜质的印模经过多次印刷而逐渐磨损剥蚀无法再用,而不得不重新设计印制新的邮票,即通常所说的“小龙邮票”。小龙邮票采用了两种防伪措施。第一是使用了向英国定购的带有太极图的水印纸。纸上水印位置和印版对应,每枚邮票上恰好有一个水印。第二是使用了易溶解于水的油墨,小龙邮票在水中浸泡较久就会变成一张仅见水印的白纸。也不能受潮,否则纸张会变黄邮票也会褪色。 祝你好运。
礼好古的回答:
大龙邮票从1878年开始印刷发行之后,铜质的印模经过多次印刷而逐渐磨损剥蚀无法再用,而不得不重新设计印制新的邮票,即通常所说的“小龙邮票”。小龙邮票采用了两种防伪措施。第一是使用了向英国定购的带有太极图的水印纸。纸上水印位置和印版对应,每枚邮票上恰好有一个水印。第二是使用了易溶解于水的油墨,小龙邮票在水中浸泡较久就会变成一张仅见水印的白纸。也不能受潮,否则纸张会变黄邮票也会褪色。 祝你好运。
礼好古的回答:
大龙邮票从1878年开始印刷发行之后,铜质的印模经过多次印刷而逐渐磨损剥蚀无法再用,而不得不重新设计印制新的邮票,即通常所说的“小龙邮票”。小龙邮票采用了两种防伪措施。第一是使用了向英国定购的带有太极图的水印纸。纸上水印位置和印版对应,每枚邮票上恰好有一个水印。第二是使用了易溶解于水的油墨,小龙邮票在水中浸泡较久就会变成一张仅见水印的白纸。也不能受潮,否则纸张会变黄邮票也会褪色。 祝你好运。
晴朗天空的回答:
清代小龙邮票资料如下:
清普2.1 小龙邮票(毛齿)
邮票介绍:
[毛齿小龙邮票] 1885年第一期发行的海关小龙邮票。一分银为绿色,三分银为紫色,五分银为橄黄色,齿孔度数为 12.5。 因用旧打孔机打孔,齿孔毛糙不齐,称“毛齿小龙”。 1888年印制的齿孔光洁,则称为“细齿小龙”。
发行日期:1885.11.25(光绪十一年十月十九日)
齿孔度数:12.5 印刷版别:凸版
纸质:有水印纸 水印图形:太极图
图幅:19.5x22.5 全张枚数:40(2x4x5)
印刷:上海海关造册厂(上海总税务司署造册处)
清普2.2 小龙邮票(光齿)
邮票介绍:
[光齿小龙邮票] 1889年第二期发行的海关二次云龙邮票。 齿孔度数为11.5。因使用新打孔机打孔,齿孔光洁,称 为“粗齿小龙”或“十一度半光齿小龙”。
发行日期:1888(光绪十四年) 齿孔度数:11.5
印刷版别:凸版 纸质:有水印纸
水印图形:太极图 图幅:19.5x22.5
全张枚数:40(2x4x5)
印刷:上海海关造册厂(上海总税务司署造册处)
清代小龙邮票印刷特点: 小龙邮票用含苯胺质的油墨印刷,受潮易变色,入水将褪色。曾用粉纸印刷,这种纸脆而薄,表面略带粉状物质,遇水后图案就会褪色。使用这种纸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邮票两次使用。用过的邮票如再使用必须用水洗下来,但粉纸经水便会褪色,故不易做手脚。
清代大龙邮票与小龙邮票的区别: 大龙邮票先后发行三次,但仍不够使用,要继续印制,但版模因大量印刷已损坏,不能再用,于是照其图案,又重新绘图、设计、雕刻出新的印版,但印出的邮票票幅比大龙邮票小些,俗称小龙邮票,其三枚为绿色1分银、紫色3分银和黄色5分银。两套邮票的另一区别是小龙票纸质白而薄,且有水印,图案为太极图,迎光一照即显出,这也是我国第一套有水印邮票。水印的位置有正有倒。
http://baike.baidu.com/view/1364868.htm?func=r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