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云:民族风俗习惯论文
胡悦的回答:
蒙古族新年 蒙古族的新年在农历正月,过年时大家穿新衣,互相拜贺、献哈达、送礼品。 那达慕大会 蒙古语“那达慕”有娱乐或游戏的意思。那达慕大会是一种传统的群众性集会,内容有摔跤、赛马、歌唱、舞蹈等。内蒙古自治区、盟、旗都举行那达慕大会,一年一次。 转山会 藏族传统节日,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庆祝,又称“浴佛节”。 雪顿节 藏族传统节日,每逢六月三十日吃酸奶子,又称“藏戏节”。 藏历新年 藏族称新年为洛萨。西藏绝大部分地区是一月一日(藏历与农历大致相同)开始过年。藏历年节一般三天至五天。 望果节 西藏人民一年一度预祝丰收的民族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从八月一日起举行,为期不等,庆祝活动内容有赛马、演藏戏、歌舞、物资交流等。 达玛节 藏族传统节日,每逢六月十四日左右举行赛马、赛牛和骑射。 赶秋 苗族传统节日,每逢农历立秋之日,庆贺一年来五谷丰登。 苗族新年 苗族的新年,在农历十月的第一个丑日,苗语叫“冷酿廖”。 四月八 (1)贵阳市附近各县苗族重要节日之一。传说这个节日起源于明代。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苗族青年着盛装,群集贵阳市喷水池旁,纵情歌唱、凭吊、追念历史传说中民族英雄亚努。解放后,成为各族人民友好团结的聚会。(2)布依族...蒙古族新年 蒙古族的新年在农历正月,过年时大家穿新衣,互相拜贺、献哈达、送礼品。 那达慕大会 蒙古语“那达慕”有娱乐或游戏的意思。那达慕大会是一种传统的群众性集会,内容有摔跤、赛马、歌唱、舞蹈等。内蒙古自治区、盟、旗都举行那达慕大会,一年一次。 转山会 藏族传统节日,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庆祝,又称“浴佛节”。 雪顿节 藏族传统节日,每逢六月三十日吃酸奶子,又称“藏戏节”。 藏历新年 藏族称新年为洛萨。西藏绝大部分地区是一月一日(藏历与农历大致相同)开始过年。藏历年节一般三天至五天。 望果节 西藏人民一年一度预祝丰收的民族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从八月一日起举行,为期不等,庆祝活动内容有赛马、演藏戏、歌舞、物资交流等。 达玛节 藏族传统节日,每逢六月十四日左右举行赛马、赛牛和骑射。 赶秋 苗族传统节日,每逢农历立秋之日,庆贺一年来五谷丰登。 苗族新年 苗族的新年,在农历十月的第一个丑日,苗语叫“冷酿廖”。 四月八 (1)贵阳市附近各县苗族重要节日之一。传说这个节日起源于明代。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苗族青年着盛装,群集贵阳市喷水池旁,纵情歌唱、凭吊、追念历史传说中民族英雄亚努。解放后,成为各族人民友好团结的聚会。(2)布依族的节日之一。各地称呼不一,有“牛王节”、“牧童节”或“开秧节”。这一天,人和牛都吃“牛王粑”或糯米饭,并都休息一天,表示对耕牛的慰劳。 庆年节 每年农历十月,是彝族人民的年节。彝族人民在年节中,饮酒、歌唱、互相拜年,祝贺这个节日。 火把节 彝族、白族等的最大节日,广泛流行于云南及四川部分地区。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起一至三天的晚间,男女老幼点燃火把,察看田苗,并饮酒欢聚,尽情歌舞(亦称星回节)。 歌墟(哥婆节) 是壮族人民盛大的歌舞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五月十二日举行。 过端 水族盛大节日。水语叫“借端”,意为过年。水历以农历九月为岁首,在农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各地按习惯顺序先后举行,互相来往庆祝。1959年三都水族自治县水族人民把节日定在农历九月的同一个亥日,并举行传统的赛马及群众性的文娱活动。 开斋节(德尔节、肉孜节) 是宗教节日。即伊斯兰教封斋月满后开斋的日子。回族又称过小年。每年九月(伊斯兰教历,下同)戒斋(即封斋),十月初开斋。凡是戒斋的人,每天从黎明到日落,戒除一切饮食,期满二十日,寻看新月,见月即行开斋(如不见月则封满三十日),次日为开斋日,恢复正常饮食。新疆各族穆斯林称开斋节为肉孜节。 圣纪节 在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回族、维吾尔族都叫纪节。是纪念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他的诞生和逝世均在回历的三月。 达努节 又叫“浪提球”。在农历五月二十九举行,是瑶族人民最大的节日。意思是庆祝胜利和丰收。 三月街 也叫“观音市”。白族地区的重大市集和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云南和邻省各族人民汇集大理(地名),交流物资,举行赛马、射箭、歌舞等活动。解放后,成为各族人民社会主义的经济、文化艺术交流和民族团结庆贺的集会。 哈尼族新年 哈尼族新年有二:一为六月,一为十月。六月的新年也叫祭秋房或祭田节。 傣历新年 傣族度新年是在傣历六月,相当于农历三月的清明节前后。傣历在过年时,由于有一次盛大的活动—泼水,所以也叫“泼水节”。 三月三 是海南黎族中关孚系黎胞的传统节日。每逢阴历三月初三这一天,黎族人民举行盛会,预祝“山兰”(山地旱稻),狩猎丰收。这一天,又是青年男女寻找自己情侣的欢乐日子。 古尔邦(库尔班)节 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塔尔、塔吉克、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10个民族的宗教节日。每年从开斋节那日起,后推70天,即为“古尔邦”节。回族幽称过大年。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也都把“古尔邦”节作为他们的新年。不过,维吾尔族不称“古尔邦”节,而叫“库尔班”。 萨噶达瓦节 西藏喇嘛教徒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成佛、圆寂的节日和藏族僧俗人民预祝丰收的日子。在每年藏历四月十五举行,已流传了一千多年。 大年节 农历十二月六日普米族传统节日。举行打靶、赛马、荡秋千、对唱山歌、跳锅庄舞。 大十五节 十二月十四日普米族节日。上山露营、篝火晚会。 老人节 十二月十五日哈尼族传统节日。敬酒、跳舞唱歌。 陀螺节 十二月二十八日壮族节日。比赛打陀螺。 舞春牛 十二月二十八日侗族节日,表演农事舞蹈。 过赶年 十二月二十九日土家族传统节日。聚集一起吃年饭、跳摆手舞。 盍什节 一月间,僳僳族对歌、射弩赛、跳舞。 卡雀哇 独龙族节日。宴饮、剽牛祭、歌舞。 特毛且 基诺族节日。剽牛、备耕打刀、敲牛皮鼓、跳芦笙舞。 春节 农历一月一日,满、白、布依、壮等族传统节日。拜年、贴春联、贴福字、耍社火等。 扩塔 拉祜族节日。祭礼、敬神、歌舞。 新春灯会 纳西族节日。举行灯会竞赛。 畲族节 畲族节日。 济宁的春节 济宁市霍家街小学 五年级十班 朱兆慧 济宁的春节十分热闹。 在除夕夜之前,大家都要对家里的卫生进行大扫除,打扫干净后全部张贴上对联和“福”字,在贴“福”字时,有的正着贴,有的反着贴,有的在窗户里外都张贴,有的贴在贴在两副对联的中间,还有的把“福”剪下来贴在门上。另外,还要买好过年吃的、喝的、用的、穿的等,好在过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除夕夜家家都要吃团圆饭,还要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有的还要守岁,夜里要到12点才能睡觉。老人守岁是为了珍惜这即将过去这一年的时光;而年轻人守岁是为了父母以及家里的老人延长寿命。除此之外,过了12点后家家都要放鞭炮。 正月初一早上,一家比一家起得都要早,在吃水饺之前,家家都要放鞭炮。在院子里满地都是白白的雪和红红的鞭炮纸,组成了一处靓丽的风景,形成了一张“白里透红”的地毯。有些调皮的小孩子把鞭炮埋在雪里,仅仅露出引线,点燃引线爆炸后,雪和红色的鞭炮纸一起飞向了天空,落在了人们的身上。还有些小朋友搞恶作剧,把一些摔炮埋在雪里,一些胆小的女生不幸踩到后吓得魂飞魄散,一下子扑进妈妈的怀里。 这一天,家家都不打扫卫生,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互相祝福过年吉祥宝贵、万事如意等。到了中午,大人们都要去要好的朋友家串门做客。 初二初三,人们都去逛街,在路上遇到好朋友时,都要问一声过年好。初五初六,很多的店铺都开张营业了,但并不繁忙。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晚上大家都要吃元宵,尤其是小孩子最喜欢,到了吃晚饭时,小孩子们都吃得很少,都准备着空着肚子多吃些元宵。到了晚上,人们几乎把家里所有剩下的鞭炮和烟花全部消灭掉。当然,这也解不了他们的鞭炮瘾,还要去新世纪广场观看繁华多样的烟花。 这天,小孩子们都要放飞孔明灯和其他漂亮的小灯,尤其是手里拿的小灯,里面传出优美的音乐,这种小灯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 济宁的春节真是分外精彩!!! 指导老师:王志岚
白志英的回答:
蒙古族新年 蒙古族的新年在农历正月,过年时大家穿新衣,互相拜贺、献哈达、送礼品。 那达慕大会 蒙古语“那达慕”有娱乐或游戏的意思。那达慕大会是一种传统的群众性集会,内容有摔跤、赛马、歌唱、舞蹈等。内蒙古自治区、盟、旗都举行那达慕大会,一年一次。 转山会 藏族传统节日,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庆祝,又称“浴佛节”。 雪顿节 藏族传统节日,每逢六月三十日吃酸奶子,又称“藏戏节”。 藏历新年 藏族称新年为洛萨。西藏绝大部分地区是一月一日(藏历与农历大致相同)开始过年。藏历年节一般三天至五天。 望果节 西藏人民一年一度预祝丰收的民族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从八月一日起举行,为期不等,庆祝活动内容有赛马、演藏戏、歌舞、物资交流等。 达玛节 藏族传统节日,每逢六月十四日左右举行赛马、赛牛和骑射。 赶秋 苗族传统节日,每逢农历立秋之日,庆贺一年来五谷丰登。 苗族新年 苗族的新年,在农历十月的第一个丑日,苗语叫“冷酿廖”。 四月八 (1)贵阳市附近各县苗族重要节日之一。传说这个节日起源于明代。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苗族青年着盛装,群集贵阳市喷水池旁,纵情歌唱、凭吊、追念历史传说中民族英雄亚努。解放后,成为各族人民友好团结的聚会。(2)布依族...蒙古族新年 蒙古族的新年在农历正月,过年时大家穿新衣,互相拜贺、献哈达、送礼品。 那达慕大会 蒙古语“那达慕”有娱乐或游戏的意思。那达慕大会是一种传统的群众性集会,内容有摔跤、赛马、歌唱、舞蹈等。内蒙古自治区、盟、旗都举行那达慕大会,一年一次。 转山会 藏族传统节日,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庆祝,又称“浴佛节”。 雪顿节 藏族传统节日,每逢六月三十日吃酸奶子,又称“藏戏节”。 藏历新年 藏族称新年为洛萨。西藏绝大部分地区是一月一日(藏历与农历大致相同)开始过年。藏历年节一般三天至五天。 望果节 西藏人民一年一度预祝丰收的民族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从八月一日起举行,为期不等,庆祝活动内容有赛马、演藏戏、歌舞、物资交流等。 达玛节 藏族传统节日,每逢六月十四日左右举行赛马、赛牛和骑射。 赶秋 苗族传统节日,每逢农历立秋之日,庆贺一年来五谷丰登。 苗族新年 苗族的新年,在农历十月的第一个丑日,苗语叫“冷酿廖”。 四月八 (1)贵阳市附近各县苗族重要节日之一。传说这个节日起源于明代。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苗族青年着盛装,群集贵阳市喷水池旁,纵情歌唱、凭吊、追念历史传说中民族英雄亚努。解放后,成为各族人民友好团结的聚会。(2)布依族的节日之一。各地称呼不一,有“牛王节”、“牧童节”或“开秧节”。这一天,人和牛都吃“牛王粑”或糯米饭,并都休息一天,表示对耕牛的慰劳。 庆年节 每年农历十月,是彝族人民的年节。彝族人民在年节中,饮酒、歌唱、互相拜年,祝贺这个节日。 火把节 彝族、白族等的最大节日,广泛流行于云南及四川部分地区。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起一至三天的晚间,男女老幼点燃火把,察看田苗,并饮酒欢聚,尽情歌舞(亦称星回节)。 歌墟(哥婆节) 是壮族人民盛大的歌舞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五月十二日举行。 过端 水族盛大节日。水语叫“借端”,意为过年。水历以农历九月为岁首,在农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各地按习惯顺序先后举行,互相来往庆祝。1959年三都水族自治县水族人民把节日定在农历九月的同一个亥日,并举行传统的赛马及群众性的文娱活动。 开斋节(德尔节、肉孜节) 是宗教节日。即伊斯兰教封斋月满后开斋的日子。回族又称过小年。每年九月(伊斯兰教历,下同)戒斋(即封斋),十月初开斋。凡是戒斋的人,每天从黎明到日落,戒除一切饮食,期满二十日,寻看新月,见月即行开斋(如不见月则封满三十日),次日为开斋日,恢复正常饮食。新疆各族穆斯林称开斋节为肉孜节。 圣纪节 在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回族、维吾尔族都叫纪节。是纪念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他的诞生和逝世均在回历的三月。 达努节 又叫“浪提球”。在农历五月二十九举行,是瑶族人民最大的节日。意思是庆祝胜利和丰收。 三月街 也叫“观音市”。白族地区的重大市集和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云南和邻省各族人民汇集大理(地名),交流物资,举行赛马、射箭、歌舞等活动。解放后,成为各族人民社会主义的经济、文化艺术交流和民族团结庆贺的集会。 哈尼族新年 哈尼族新年有二:一为六月,一为十月。六月的新年也叫祭秋房或祭田节。 傣历新年 傣族度新年是在傣历六月,相当于农历三月的清明节前后。傣历在过年时,由于有一次盛大的活动—泼水,所以也叫“泼水节”。 三月三 是海南黎族中关孚系黎胞的传统节日。每逢阴历三月初三这一天,黎族人民举行盛会,预祝“山兰”(山地旱稻),狩猎丰收。这一天,又是青年男女寻找自己情侣的欢乐日子。 古尔邦(库尔班)节 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塔尔、塔吉克、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10个民族的宗教节日。每年从开斋节那日起,后推70天,即为“古尔邦”节。回族幽称过大年。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也都把“古尔邦”节作为他们的新年。不过,维吾尔族不称“古尔邦”节,而叫“库尔班”。 萨噶达瓦节 西藏喇嘛教徒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成佛、圆寂的节日和藏族僧俗人民预祝丰收的日子。在每年藏历四月十五举行,已流传了一千多年。 大年节 农历十二月六日普米族传统节日。举行打靶、赛马、荡秋千、对唱山歌、跳锅庄舞。 大十五节 十二月十四日普米族节日。上山露营、篝火晚会。 老人节 十二月十五日哈尼族传统节日。敬酒、跳舞唱歌。 陀螺节 十二月二十八日壮族节日。比赛打陀螺。 舞春牛 十二月二十八日侗族节日,表演农事舞蹈。 过赶年 十二月二十九日土家族传统节日。聚集一起吃年饭、跳摆手舞。 盍什节 一月间,僳僳族对歌、射弩赛、跳舞。 卡雀哇 独龙族节日。宴饮、剽牛祭、歌舞。 特毛且 基诺族节日。剽牛、备耕打刀、敲牛皮鼓、跳芦笙舞。 春节 农历一月一日,满、白、布依、壮等族传统节日。拜年、贴春联、贴福字、耍社火等。 扩塔 拉祜族节日。祭礼、敬神、歌舞。 新春灯会 纳西族节日。举行灯会竞赛。 畲族节 畲族节日。 济宁的春节 济宁市霍家街小学 五年级十班 朱兆慧 济宁的春节十分热闹。 在除夕夜之前,大家都要对家里的卫生进行大扫除,打扫干净后全部张贴上对联和“福”字,在贴“福”字时,有的正着贴,有的反着贴,有的在窗户里外都张贴,有的贴在贴在两副对联的中间,还有的把“福”剪下来贴在门上。另外,还要买好过年吃的、喝的、用的、穿的等,好在过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除夕夜家家都要吃团圆饭,还要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有的还要守岁,夜里要到12点才能睡觉。老人守岁是为了珍惜这即将过去这一年的时光;而年轻人守岁是为了父母以及家里的老人延长寿命。除此之外,过了12点后家家都要放鞭炮。 正月初一早上,一家比一家起得都要早,在吃水饺之前,家家都要放鞭炮。在院子里满地都是白白的雪和红红的鞭炮纸,组成了一处靓丽的风景,形成了一张“白里透红”的地毯。有些调皮的小孩子把鞭炮埋在雪里,仅仅露出引线,点燃引线爆炸后,雪和红色的鞭炮纸一起飞向了天空,落在了人们的身上。还有些小朋友搞恶作剧,把一些摔炮埋在雪里,一些胆小的女生不幸踩到后吓得魂飞魄散,一下子扑进妈妈的怀里。 这一天,家家都不打扫卫生,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互相祝福过年吉祥宝贵、万事如意等。到了中午,大人们都要去要好的朋友家串门做客。 初二初三,人们都去逛街,在路上遇到好朋友时,都要问一声过年好。初五初六,很多的店铺都开张营业了,但并不繁忙。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晚上大家都要吃元宵,尤其是小孩子最喜欢,到了吃晚饭时,小孩子们都吃得很少,都准备着空着肚子多吃些元宵。到了晚上,人们几乎把家里所有剩下的鞭炮和烟花全部消灭掉。当然,这也解不了他们的鞭炮瘾,还要去新世纪广场观看繁华多样的烟花。 这天,小孩子们都要放飞孔明灯和其他漂亮的小灯,尤其是手里拿的小灯,里面传出优美的音乐,这种小灯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 济宁的春节真是分外精彩!!! 指导老师:王志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