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推扬网

赛楠:直隶巡抚和直隶总督的区别

admin
2020/08/10 19:08:29

赵冉的回答:

1、初次设置时间不一样。 直隶巡抚初次设置时间为顺治十五年(1658)。 直隶总督初次设置时间为顺治五年(1648)。 2、管理事务有差异。 直隶巡抚具有处理全省民政 、司法、监察及指挥军事大权。 直隶总督主要管理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管理河道,兼巡抚事。 3、行政级别不一样。 直隶巡抚行政级别为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正二品,总督官衔略高于巡抚。 直隶总督行政级别为正二品,加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从一品;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正二品。 扩展资料: 著名直隶总督: 1、李鸿章 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晚清中国社会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几乎都与他有关。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也是功过皆存,毁誉参半。 从47岁第一次任直隶总督起,李鸿章先后三次出任这一职务,时间长达近25年,是历任总督中任期最长的一位。在直隶总督任上,李鸿章经历了人生最风光的时期。 1870年,李鸿章接替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这一身份使得他御辱、自强的设想,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 李鸿章去世后,清廷给了他十分荣耀的追念,谥号“文忠”。加上他生前所得的各种荣誉头衔,他个人的头衔至少在二十个以上,称得上是总督中头衔最多的一个。 2、曾国藩 曾国藩是晚清另一名臣, 他是李鸿章的前任,也被李鸿章视为老师。李鸿章早年入过曾国藩幕府,深受赏识。 直隶总督署门前对联上写的“一代名臣,曾前李后两师生”,说的就是他们两个前后任总督,以及存在师生之谊的渊源。 曾国藩任总督时,直隶受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一派破败景象。曾国藩整顿吏治、清理讼案、赈济灾荒,还治理了永定河,使得直隶一度出现了“百废俱举”的局面。 3、袁世凯 李鸿章的后任, 即是近代另一著名人物袁世凯。袁世凯上任后,认为直隶的当务之急就是练兵,所以他筹集资金、仿德国制度筹练北洋新军。北洋新军成为袁世凯后来争权夺利的重要筹码。 袁世凯还在直隶创办了警政制度,在保定创设警务总局,开办巡警学堂。袁世凯早年不爱读书,两次乡试均落第,所以才进入军队谋发展。 他做了直隶总督后,却十分注意发展教育,在保定等地兴办了新式学堂。办学过程中,他深感科举制对新式教育的阻碍作用。 1905年8月,由他起草并联络张之洞等人上奏折,请求停止科举。清廷批准了这一奏折,下旨从1906年开始,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实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被废。 4、李卫 李卫深得雍正、乾隆两位皇帝信任,任直隶总督期间也有不错的政绩。他擅长治盗,还赈济灾民,对贪官毫不留情,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背景。 在保定当地,关于他的故事被演绎成许多版本,有人说他长了和项羽一样的板肋;还有故事说李卫专爱挑朝中权臣的毛病,比如雍正宠臣田文镜派人为他母亲贺寿时,他却不买账,并当众将礼物丢到门外。 李卫虽然识字不多,但对文人十分尊敬。他还在保定创办了莲池书院,又称“直隶书院”,后来成为北方最著名的书院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直隶巡抚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直隶总督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巡抚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总督

伪装的爱的回答:

雍正七年(1729年),原来的直隶巡抚升任直隶总督,仍驻节保定,于是在原基础上重建了总督衙署。所以直隶总督署才是官方的名称,直隶总督府是非正式的叫法。

邓思琪的回答:

没啥大的区别,都是直隶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只是处于不同时期而已。 顺治十五年,设直隶巡抚;顺治十八年,改成直隶总督;康熙八年,又改直隶巡抚,雍正元年,再改直隶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