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推扬网

肖学文:黄曲霉菌有什么办法杀灭?

admin
2020/08/10 19:03:03

王明君的回答:

1、剔除霉变粒 花生、大米、玉米等,收获后要置于通风、干燥处晾晒,保证水分蒸至12%左右,同时配合化学熏蒸和脱霉剂的使用,就能有效防止发霉腐败。一旦出现霉变,应立即将霉粒剔除,防止蔓延,再熏蒸一次即可。 2、食盐加热 食用油主要由花生、玉米和胚芽等提炼而成,如果原料含有黄曲霉毒素,那么食用油也会含有,尤其是不正规的厂家生产的食用油,超标率很高。使用时,将油加入锅内,待烧热后,加入少许食盐,再炒至沸腾,因食盐含碘,可有效去除一部分毒素。 3、高温煮沸 奶牛的饲料主要是玉米 、小麦和谷物配合而成,如果饲料毒素超标,牛奶中也会含有毒素,人喝了有毒素的牛奶及其制品就会中毒,尤其是婴幼儿更危险,因此,选择奶制品一定要慎重。尽量选择有口碑的正规厂家的产品,如果订购了鲜奶,最好高温煮沸一段时间,可破坏部分毒素。 4、水搓洗高压蒸 大米是家庭非常常见的主食之一,而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大米的米糠及表层,因此淘米时用手多搓几次,多淘几遍水,尽量用高压锅蒸米,这样可有效去除大米含有的毒素。 5、存放得当 针对易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品的存放也很关键,存放不当很容易增加毒素的含量,存放得当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比如,像花生、大米等要置于通风、阴凉干燥处,切记淋雨和返潮,最好不要囤积过多,现用现买。 扩展资料 黄曲霉菌通常喜欢“亲近”以下四类食物: 1、坚果类 花生、核桃、瓜子、开心果、榛子、松仁等。当你发现花生、瓜子、榛子、松仁等果仁轻微变黄甚至发黑、味苦,皱皮变色,看起来有霉变之嫌时,很有可能已被黄曲霉毒素所污染,一定要丢弃。 如果花生有芽了,也不能吃,黄曲霉毒素在花生受潮的情况下生长更快。 2、谷物类 玉米、大米、大麦、小麦、豆类。凡表面上长有黄绿色霉菌或破损、皱缩、变色、变质的谷物都有可能被黄曲霉毒素污染,在食用前应仔细挑选,剔除霉变粒。 3、粮油制品 花生油、玉米油。生产企业如果没有严格挑拣原料,使用霉化的花生、菜籽、玉米等生产食用油,或没有采用精炼工艺或工艺控制不足,都有可能造成黄曲霉毒素超标。 4、家庭自制发酵食品 腐乳、黄酱。食品工业生产的酱、酱油一般不会出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而家庭自制的发酵食品则容易被污染。 此外,黄曲霉毒素还可能经饲料进入奶或乳制品(包括乳酪、奶粉等)。如果牛吃了被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饲料和食品后,在其体内会转化为黄曲霉毒素M1,并存在于乳汁中,可导致其加工的奶及奶制品中出现黄曲霉毒素M1污染,但其毒性程度远比B1小得多。 参考资料:人民网-黄曲霉毒性是砒霜的68倍 黄曲霉毒素藏在哪儿 参考资料:人民网-黄曲霉毒素在体内无法降解?注意细节可有效防治

黄芸芸的回答:

1、剔除霉变粒 花生、大米、玉米等,收获后要置于通风、干燥处晾晒,保证水分蒸至12%左右,同时配合化学熏蒸和脱霉剂的使用,就能有效防止发霉腐败。一旦出现霉变,应立即将霉粒剔除,防止蔓延,再熏蒸一次即可。 2、食盐加热 食用油主要由花生、玉米和胚芽等提炼而成,如果原料含有黄曲霉毒素,那么食用油也会含有,尤其是不正规的厂家生产的食用油,超标率很高。使用时,将油加入锅内,待烧热后,加入少许食盐,再炒至沸腾,因食盐含碘,可有效去除一部分毒素。 3、高温煮沸 奶牛的饲料主要是玉米 、小麦和谷物配合而成,如果饲料毒素超标,牛奶中也会含有毒素,人喝了有毒素的牛奶及其制品就会中毒,尤其是婴幼儿更危险,因此,选择奶制品一定要慎重。尽量选择有口碑的正规厂家的产品,如果订购了鲜奶,最好高温煮沸一段时间,可破坏部分毒素。 4、水搓洗高压蒸 大米是家庭非常常见的主食之一,而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大米的米糠及表层,因此淘米时用手多搓几次,多淘几遍水,尽量用高压锅蒸米,这样可有效去除大米含有的毒素。 5、存放得当 针对易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品的存放也很关键,存放不当很容易增加毒素的含量,存放得当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比如,像花生、大米等要置于通风、阴凉干燥处,切记淋雨和返潮,最好不要囤积过多,现用现买。 扩展资料 黄曲霉菌通常喜欢“亲近”以下四类食物: 1、坚果类 花生、核桃、瓜子、开心果、榛子、松仁等。当你发现花生、瓜子、榛子、松仁等果仁轻微变黄甚至发黑、味苦,皱皮变色,看起来有霉变之嫌时,很有可能已被黄曲霉毒素所污染,一定要丢弃。 如果花生有芽了,也不能吃,黄曲霉毒素在花生受潮的情况下生长更快。 2、谷物类 玉米、大米、大麦、小麦、豆类。凡表面上长有黄绿色霉菌或破损、皱缩、变色、变质的谷物都有可能被黄曲霉毒素污染,在食用前应仔细挑选,剔除霉变粒。 3、粮油制品 花生油、玉米油。生产企业如果没有严格挑拣原料,使用霉化的花生、菜籽、玉米等生产食用油,或没有采用精炼工艺或工艺控制不足,都有可能造成黄曲霉毒素超标。 4、家庭自制发酵食品 腐乳、黄酱。食品工业生产的酱、酱油一般不会出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而家庭自制的发酵食品则容易被污染。 此外,黄曲霉毒素还可能经饲料进入奶或乳制品(包括乳酪、奶粉等)。如果牛吃了被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饲料和食品后,在其体内会转化为黄曲霉毒素M1,并存在于乳汁中,可导致其加工的奶及奶制品中出现黄曲霉毒素M1污染,但其毒性程度远比B1小得多。 参考资料:人民网-黄曲霉毒性是砒霜的68倍 黄曲霉毒素藏在哪儿 参考资料:人民网-黄曲霉毒素在体内无法降解?注意细节可有效防治

你特别特别的回答:

黄曲霉毒素非常耐热,只有通过长时间高温(100—120℃)作用,如高压消毒和锻烧才能使其大部分失活。在一般情况下,巴氏消毒法或烘烤面包的热度(中心最高温度为100℃)并不足以使黄曲霉毒素完全灭活。这些毒素对强酸和强碱较敏感。因此,在提炼油时,用氢氧化钠萃取游离脂肪酸的工艺可以进一步破坏毒素的活性。 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 方法 希望能帮助你 求采纳

李敏仪的回答:

去除黄曲霉菌:食用油放盐 1、在花生油等食用油,倒入锅里加热后,并放入少量食盐,搅拌10-20秒,这样基本上就能消除大部分食用油里的黄曲霉素。 2、强碱能破坏黄曲霉毒素,食盐对黄曲霉素的中和、降解,大概能消除95%的黄曲霉素。 扩展资料: 产生黄曲霉素的 1、坚果 瓜子、花生、核桃等,容易受到污染,当我们在食用到霉变甚至发苦的坚果时,赶紧吐出来,并马上漱口,及时、适当的处理便可。 2、廉价坚果酱 廉价的坚果酱可能是用发霉的花生、芝麻制作的,成品味道可口很难发现,对身体的危害极大。 3、餐具、厨具 木质的筷子、碗、菜板、锅铲等,若是清洗之后没有晾干,则可能会发霉,产生黄曲霉素。因而平时注意及时的晾干,最好是定期更换餐具、厨具,减少中毒几率。 4、粮食 当发现大米有发霉的现象时,不要忽视,最好是别再吃了。因而建议平时囤粮食时,不要一次性太多,少量多次并放置于干燥、通风的地方保存。 5、玻璃胶 装修过程中经常使用玻璃胶来进行密封,但是长期潮湿的卫生间、厨房等地,玻璃胶可能会发黑发臭,很可能就是黄曲霉素,不仅难看,还危害健康。 6、家畜 黄曲霉素会妨碍家禽家畜的正常生长,引起皮毛的粗糙,若是家禽家畜生长不正常,也需要多加留意。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黄曲霉素比砒霜毒68倍 如何去除黄曲霉素?

毛远建的回答:

黄曲霉毒素非常耐热,只有通过长时间高温(100—120℃)作用,如高压消毒和锻烧才能使其大部分失活。在一般情况下,巴氏消毒法或烘烤面包的热度(中心最高温度为100℃)并不足以使黄曲霉毒素完全灭活。这些毒素对强酸和强碱较敏感。 黄曲霉菌(学名:Aspergillus flavus)或称为黄曲菌、黄曲霉、黄曲霉与黄曲霉等,是一种真菌。在自然环境中,它是一种常见的霉菌,在储存的榖类中会造成储存的问题。它也是一种人类的病原,会造成肺的曲菌症(Aspergillosis),有时候也会引起角膜、耳与鼻眼框的感染。许多菌种会产生足量的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有致癌性且有剧烈毒性的化合物。黄曲霉菌的孢子是一种过敏原(Allergen)。黄曲霉菌有时候也会造成蚕孵卵所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