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倩雅:“家严”和“家父”用法上有什么区别?
李林蔚的回答:
家:是用来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活着的亲人,含有谦恭平常之意。“家严”和“家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指“我的父亲” 家严(jiā yán):又称“家君”“家尊”。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如称己父为家严,另有“家父”。 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家严、家父、家君、家尊都是称自己的父亲;家慈、家母都是称自己的母亲。 “家兄”是谦称自己的哥哥;“家姐”是谦称自己的姐姐;而在别人面前称呼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亲属用“舍”,“舍弟”就是自己的弟弟,“舍妹”就是自己的妹妹,“舍侄”就是自己的侄辈。“家”、“舍”都可译成“我的”。 对对方丈夫的尊称,可以用敬称尊夫,因为汉语敬语绝大多数产生于妇女不抛头露面的古代,所以"您丈夫"也就没有固定的敬语,如果一定要,可以使用尊夫或令老爷的组合敬语。 令"是对对方亲属的尊称。令尊,称对方父亲的敬词,”令尊“不能用于甲对乙说丙的父亲,甲对乙说乙的父亲就可以用”令尊“, 令尊,称对方父亲的敬词; 令堂,称对方母亲的敬词; 令阃(ling kun),称对方妻室的敬词; 令媛,称对方女儿的敬词; 令郎,称对方儿子的敬词; 令兄,称对方哥哥的敬词; 令弟,称对方弟弟的敬词; 令姊,称对方姐姐的敬词; 令妹,称对方妹妹的敬词;
张佰成的回答:
家:是用来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活着的亲人,含有谦恭平常之意。“家严”和“家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指“我的父亲” 家严(jiā yán):又称“家君”“家尊”。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如称己父为家严,另有“家父”。 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家严、家父、家君、家尊都是称自己的父亲;家慈、家母都是称自己的母亲。 “家兄”是谦称自己的哥哥;“家姐”是谦称自己的姐姐;而在别人面前称呼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亲属用“舍”,“舍弟”就是自己的弟弟,“舍妹”就是自己的妹妹,“舍侄”就是自己的侄辈。“家”、“舍”都可译成“我的”。 对对方丈夫的尊称,可以用敬称尊夫,因为汉语敬语绝大多数产生于妇女不抛头露面的古代,所以"您丈夫"也就没有固定的敬语,如果一定要,可以使用尊夫或令老爷的组合敬语。 令"是对对方亲属的尊称。令尊,称对方父亲的敬词,”令尊“不能用于甲对乙说丙的父亲,甲对乙说乙的父亲就可以用”令尊“, 令尊,称对方父亲的敬词; 令堂,称对方母亲的敬词; 令阃(ling kun),称对方妻室的敬词; 令媛,称对方女儿的敬词; 令郎,称对方儿子的敬词; 令兄,称对方哥哥的敬词; 令弟,称对方弟弟的敬词; 令姊,称对方姐姐的敬词; 令妹,称对方妹妹的敬词;
王同春的回答:
家严和家父基本上没有区别,都是指自己的父亲,和生死没有关系。小框框的书,大概是指书面语或是文言的意思? 谦称自己的兄弟姐妹通常用“舍”即可,如“舍弟”、“舍侄”等。 “令尊”的意思是“您的父亲”,敬称,特指“对方的父亲”,所以不能用在第三人称上。 补充: 称呼自己的哥哥,通常是用“家兄”,而弟弟则是“舍弟”。这里面有个“家大舍小”的区分,主要是由“家”、“舍”本身的意义决定的。 “家”、“舍”均表示居住之地,古代时,士大夫的居住地称“家”,“舍”多指平民百姓之家或相对简陋的房屋,如“寒舍”、“竹篱茅舍”,甚至养家畜的地方也叫“舍”,如猪舍、牛舍等。 另外,“家”也可指家族,具有比较稳定的涵义;“舍”则有客房、临时住所的意思,如“客舍”,于是产生了“家大舍小”的观念。 明清以后,“家”在表示谦称时称比自己大的自己的亲属,而“舍”在唐代起就专用于卑幼亲属,如“舍弟”、“舍妹”等,自古至今,没有用“舍”和父母兄长相连用的。
陈玲青的回答:
没区别的,感觉家严家慈只是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和生死无关。兄弟姐妹有家兄,家姊或者家姐,舍弟,舍妹。对方丈夫可以称尊夫,自己的可以叫外子。令尊是你的父亲的意思,可以是甲对乙说乙的父亲,而不是丙的
于慧的回答:
前者更加正式 场合使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