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推扬网

贾继海:酌酒与裴迪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admin
2020/08/10 18:16:16

尤可为的回答:

1、《酌酒与裴迪》是唐代诗人王维为劝慰友人裴迪而创作的一首拗体七律. 2、此诗用愤慨之语对友人进行劝解,似道尽世间不平之意,表现了王维欲用世而未能的愤激之情.全诗风格清健,托比深婉,前后既错综成文,又一气贯注,构思布局缜密精妙. 【酌酒与裴迪】 【白话译文】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斟酒给你请你自慰自宽,人情反复无常就像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相交到老还要按剑提防,先贵者却笑我突然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野草新绿全经细雨滋润,花枝欲展却遇春风正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世事浮云过眼不值一提,不如高卧山林努力加餐. 【修辞手法分析】: 1、比喻:人情翻覆似波澜、世事浮云 2、暗喻:“草色”、“花枝”,“春风”、“细雨”暗喻小人冒宠、君子颠危. 3、对偶: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4、借代:按剑:以手抚剑,预示击剑之势,表示提防. 朱门:红漆大门.指贵族豪富之家. 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

张艳的回答:

对比、用典。 《酌酒与裴迪》是唐代诗人王维为劝慰友人裴迪而创作的一首拗体七律。 五六句似还参合“有无”“生灭”“变常”之理;即处“静观”“达观”态度,与三四句世俗的“势利”“凉薄”恰成对照。前后既错综成文,又一气贯注,构思布局缜密精妙。 诗中多处用典故,这个就不用多解释了吧。

夏日晴空的回答:

1、《酌酒与裴迪》是唐代诗人王维为劝慰友人裴迪而创作的一首拗体七律。 2、此诗用愤慨之语对友人进行劝解,似道尽世间不平之意,表现了王维欲用世而未能的愤激之情。全诗风格清健,托比深婉,前后既错综成文,又一气贯注,构思布局缜密精妙。 【酌酒与裴迪】 【白话译文】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斟酒给你请你自慰自宽,人情反复无常就像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相交到老还要按剑提防,先贵者却笑我突然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野草新绿全经细雨滋润,花枝欲展却遇春风正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世事浮云过眼不值一提,不如高卧山林努力加餐。 【修辞手法分析】: 1、比喻:人情翻覆似波澜、世事浮云 2、暗喻:“草色”、“花枝”,“春风”、“细雨”暗喻小人冒宠、君子颠危。 3、对偶: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4、借代:按剑:以手抚剑,预示击剑之势,表示提防。 朱门:红漆大门。指贵族豪富之家。 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

何荣锋的回答:

1、人情翻覆似波澜——比喻(明喻),人情反复无常就像波澜,托比深婉,表示提防、此诗用愤慨之语对友人进行劝解。 草色全经细雨湿 ,花枝欲动春风寒——比喻(暗喻),花枝欲展却遇春风正寒,“草色”“春风”“细雨”暗喻 2、借代。 朱门:红漆大门。借代贵族豪富之家。 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借代准备做官。 高卧:安卧;悠闲地躺着。借代隐居不仕。 3、对偶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