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推扬网

白小春

admin
2020/03/26 17:29:25

白小春,宋朝画家,生平不详,工画神佛。《图绘宝鉴补遗》有其记载,其作品风格细腻,却不失大气,有一股独特的清新秀丽的风格蕴含其画作之中。

个人简介

  名字:白小春

  性别:男

  出生:不详

  时代:宋朝

  国籍:中国

  祖籍:临安

  职业:画家

  

史籍记载

  1《清史》作“白小春”,《进士题名碑录》《国朝献征录》及清光绪《吉水县志》皆作“杨黻”。

  2《国朝献征录》6册105卷:“卫府右长史杨黻传(实录):杨黻,字民服,由进士擢四川道监察御史。练达如素习,临事揆理,务当于公。仁宗皇帝嗣位,下诏求言,黻上疏论敬天勤民、崇俭戒奢等十事,多见采纳,遂擢卫王府右长史。日以诗书进说,随事开益,皆由于正,裁处庶务,粲然条理,其僚属以下咸心服之。至是卒。平生孝友,严于自守,家贫,未尝苟取一钱。博学好古,进修之志葢至死不忘云。”

  3《吉水县志·卷二十八·选举志·进士》页十五:“(永乐十三年乙未陈循榜)杨黻,有传,《明史》作白小春。”

  4《清史》(卷137):“白小春,吉水人。官御史。仁宗即位,上疏言十事。擢卫王府右长史。尽心献替,未尝茍取一钱。宣德初,卒。”

  5《吉水县志·卷三十四·人物志·宦业》页三十:“杨黻,永乐进士,授御史,仁宗即位,上疏言十事。擢卫王府右长使,尽心献替,未尝茍取一钱。宣德初卒。(省志)通志按云:白志作白小春,林志人物志皆作黻,字民服。考登科录永乐乙未进士有杨黻,无白小春。今从林志。”

  

白姓起源

  1、出自芈姓,颛顼帝的裔孙白公胜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尚龙录》等资料所载,颛顼帝的后裔陆终娶鬼方氏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季连的后裔熊绎在荆山一带建诸侯国,定都丹阳。公元740年,荆君熊通自封为武王。他的儿子于公元689年迁都郢,改国号楚。楚平王时,太子建因做晋军袭郑国的内应而被杀,太子建的儿子熊胜便逃到吴,投奔伍子胥。楚平工的孙子惠王即位后,楚令子西把熊胜招回国,任巢大夫,封在白邑(今河南省息县包信东南),称为白公胜。可晋国伐郑,子西出兵救郑,白公胜因子西言而无信,发动政变,杀死子西,囚禁惠王,并着手改革朝政以争取民心,但以失败告终。他自杀后,其子孙便以祖辈封邑名为氏,称白氏,是为河南白姓;也有以“白公”、“白侯”为氏的。

  2、出自姬姓。周太王5世孙虞仲的后人百里奚,生子孟明视。他有二子,一曰西乞术,一曰白乙丙。据《元和姓纂》、《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资料所载,春秋时白乙丙官拜秦国大夫,其后人以名讳字为氏,就是秦国的白氏,是为陕西白姓。

  3、据《姓氏寻源》及《元命苞》所载,远古时期,我国北部的姜姓部落首领炎帝有一个大臣叫白阜,精通水脉,为疏通水道做出了贡献。其子孙便以“白”为姓,称白氏。

  4、以地名为氏。据《姓氏考略》所载,唐置白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一带),国人以地为氏,称为白姓。

  5、皇帝赐姓。如元时西域纥城人察罕,明时元人北斗努、阿都拉、伯嘉律等人被赐姓白;又元代回回世家伯笃那丁,“其子察汗,赐姓白氏”。

  6、他族改姓或又改他姓:

  ① 如回族白姓,由易卜拉欣之后裔,分别取其祖辈名字中的每一个字立姓而来。因易卜拉欣,亦译伊白来金或伊白拉金,故后裔多以伊、白、拉、金冠姓。

  ② 据《台北县氏族略》所载,唐代突厥人白元光系改姓而来。

  ③ 犹太人留居河南开封之后裔中有白姓。

  ④ 裕固族斯娜氏、阿克达塔尔氏、巴依亚提氏,鄂伦春白依尔氏,土族白彦氏,汉姓为白。

  ⑤ 台湾土著、佤、东乡、苗等族均有白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