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推扬网

余蔚

admin
2020/03/26 17:10:32

  中国人名,同名人物有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杭州市青春中学教学副校长,维众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余蔚,男, 1974年5月生,浙江宁波人。

学历

  1993年9月-1997 年7月在复旦大学化学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97年9月-2004年1月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学习,获博士学位,其中2001年10月至2002年9月在德国爱兰根大学汉学系交流,学习并从事研究工作。

工作经历

  2004年3月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工作。现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

  宋史,中国政治制度史。

个人著作

博士论文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2004年。

论文

  北宋川峡四路的政治特殊性分析,《历史地理》第十七辑,2001年;

  唐代长安城内土地利用形式的转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4期;

  宋代的节度、防御、团练、刺史州,《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1期;

  自然灾害与上海地区社会发展,《复旦学报》2002年第5期;

  宋代节度体系官员与州之关系,《文史》2003第3辑;

  唐至宋节度、观察、防御、团练、刺史体系的演变,《中华文史论丛》2003年第3辑;

  宋代的财政督理型准政区及其行政组织,《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3期;

  完整制与分离制:宋代地方行政权力的转移,《历史研究》2005年第4期;

  两宋政治地理格局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论南宋宣抚使和制置使制度,《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第1辑;

  辽代懿州考,《中华文史论丛》2009年第4辑;

  分部巡历:宋代监司履职的时空特征,历史研究2009年第5期;

  金代地方监察制度研究——以提刑司、按察司为中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第3期。

获奖成果

  《两宋政治地理格局比较研究》(原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五届邓广铭学术奖励基金论文类二等奖,16千字,邓广铭学术奖励基金评审委员会、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2008年7月30日。

  《完整制与分离制:宋代地方行政权力的转移》(《历史研究》2005年第4期),获第六届上海市历史学会奖(2009年4月)。

研究项目

  1、参加IQN(International Quality Network,2001,10—2002,9),该项目由德国Erlangen-Nürnberg大学汉学系主持,德国国家学术基金会(DAAD)资助,主旨为东西方科学与文化交流。负责近代东西方音乐交流的子项目,完成《“新音乐”之意识形态史》一文。

  2,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上海及邻区环境变迁与人文地理空间结构相关分析和预测》 (2000-2003,复旦大学张修桂教授主持,批准号49971034)。

  3,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唐宋时期中央考察地方政绩的信息渠道》(1999年-2004年,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主持,批准号97BZS006)。

  4,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与农业部、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合作的《全球化进程中的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该项目成果为《传统农村经济社会的现代转变:新世纪孙桥发展战略研究》一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林拓副教授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5、现在参与200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大中城市郊区农村城镇发展与基层政区改革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林拓教授主持,批准号02BZZ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