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推扬网

【战疫最前线】离别武汉:从一个战疫前线的难眠之夜说起

admin
2020/05/17 18:08:56

央视网消息:“那天晚上我休息得很晚,临晨五点多被一个梦惊醒了,我梦到我们的医疗队回到西安,我在老家的小道上走着走着,突然想起,回来怎么没有和后方的返陕群联系,把队员的14天隔离给忘记了,我想这下糟糕了,犯了大错误了,不得了了。一惊之下,我醒了,头一摇睁开眼睛,原来这是个梦……”

巩守平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西安交大二附院援武汉国家医疗队队长。2月8日元宵佳节,他带队驰援武汉,进驻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接管了有50张病床的发热病区。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援武汉国家医疗队队长巩守平和队友

“总觉得新冠病毒在盯着我们,而我们却看不见它。”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填满了驰援以来的50多个日日夜夜,而在提高救治质量的同时,他最担心的莫过于队员的感控。“如履薄冰、如坐针毡”的心情陪他度过一个个难眠之夜。

3月31日,西安交大二附院援武汉国家医疗队将结束救治任务,撤离武汉。感慨、感动、欣慰、欣喜,百感交集,一起涌上他的心头。

  以下为巩守平自述:

到今天(3月29日),我们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病房工作已满50个日日夜夜。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在这里没有周六、周日的概念,队员们上班就像打仗,下班就在备仗。

晚上是队员在驻地较多的时间段,也永远是工作最忙碌的时刻。各医护小组分组讨论病情,学习文献,研究一人一策的治疗方案,每周两次的医护小组病例汇报,二三线医师及专家组的疑难病例治疗方案确定,线上与病区的视频连线,病历质量的严格把关……还有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的党课学习、联系人谈话、个人小结、支委会、党员大会及组织纳新工作,医疗队的日常队务工作、每日队报、队员的生活需求与保障、各种身体不适的观察与治疗讨论,医疗、护理、管理、宣传、感控、后勤等等,也有不同时间点的思想动员、个人感控的强调、心理调适、对内对外的各种协调等等,都是一天当做两天用。

西安交大二附院援武汉国家医疗队救治患者

既要提高救治质量,更要确保平安回家,很多人的休息时间很难保障,再加上医疗队很多人的睡眠不好,让我们如履薄冰、如坐针毡。

已经不知道经历过多少个不眠之夜,而临别回想,50多天来和队友们奋战的点点滴滴却如此清晰。

让我高兴的是,我们的医疗队在这里救助患者的非常高效的。我们完成了非负压病房的气管插管、新冠肺炎患者合并脑出血的颅脑手术、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等许多有创治疗和护理工作。我们坚持摸索,前后方集思广益,向社会分享了《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新冠肺炎方案》、《新冠肺炎气管插管实操方案》、《创新应用托珠单抗、大剂量丙球、联合CRRT三联疗法治疗高龄新冠肺炎患者复发CRS》、《两群双轨分层四段全方位医学人文关怀方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新冠肺炎》五个技术硬核,贡献了“交二方案”和“交二智慧”。其中,《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新冠肺炎方案》公布后得到广泛应用。最近其他一些国家也在积极应用,还有一些国外专家咨询我们的具体治疗方案,我们心里美滋滋的。

让我欣慰的是,我们医疗队的医护人员虽然来自不同科室,到现在为止,可能还有一些战友的名字和人对不上,但所有人呈现出来的是心齐、劲大、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队员们来自不同的专业,对新冠肺炎的治疗未必是专业范畴的内容,但他们都积极投入,相互学习,很快就熟悉了病情,成为治疗新冠肺炎的行家里手。真的,我发自内心地为我们的队员点赞。

让我自豪的是,我们所有的队员都是一腔热血驰援武汉,迅速地适应“战况”,个个都能打硬仗。麻醉科主任吕建瑞不畏风险为患者做气管插管,他说“既要救治病人又要确保医疗队员零感染的平衡点,就是党员干部冲在前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高登峰的那句“也许这是病人留给我们的最后一次抢救机会”,激励着所有人冲锋在前!护理部主任杨惠云谈到,“这是我们人生一次难得的经历与考验”。血液科主任医师马肖容说,“在患者的生命面前,没有什么比我们从医的这种信心和信念更加重要”。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岗说,“把病人救治好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很多很多的肺腑之言感人至深,而大家的行动更在武汉留下了永远的印迹。

让我感动的是,当我们队员看到新冠肺炎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问题时,他们往往忘却了病毒的高传染性,查房时凑近患者去倾听他们的不适,照护他们的生活起居,甚至给予温暖的拥抱,还自购剃须刀刮去患者的胡须,送去象征吉祥的红鞋,捧上生日蛋糕,唱生日快乐歌。面对失听患者的点单式对话,线上线下进行心理疏导。所有人都坚信,我们隔离的是病毒,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在这里,手术刀折射的是温度,输血器里装满着温情。

让我收获很大的是,我们所有队员通过这次抗击疫情的前前后后,以及国际社会疫情多点强劲爆发,感受到了祖国母亲的强大与温暖。疫情肆汹汹而来,但全国一盘棋,两个月取得决定性胜利,队员们感到做一个中国人很自豪,经常会不约而同地在班车上唱起《我和我的祖国》。

抗疫是一个大课堂,是一个大考场。时代是出题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次大考考出了我们党和国家的自信。

让我体会非常深刻的是,带好一支队伍的秘诀就是把大家的思想统一起来,相信每一位队员都是一颗金子。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们管理者的任务就是发挥好大家的积极主动性并服务好大家。天寒地冻时的保暖,卫生间下水道疏通,饮食改善等等,一个个问题及时解决,让队员们在异地他乡也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

很多队员看到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冲锋一线,始终把群众、把一线人员、护理人员优先考虑,纷纷积极申请入党。

我被这支队伍深深地感动着——为大家齐心协力地努力工作感动着,为大家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感动着,为大家舍小家、顾大家的忘我工作精神感动着。

今天下午,我们病区的病人清零了。早上,我和杨惠云等参加了同济医院与各个国家医疗队的植树活动,结束后去病房安排了今天的最后工作,今天当班的同志非常认真地站好最后一班岗。

“在这里战斗了50天,真不愿意离开。”队员们整理着我们用纸壳做的简易鞋架,这130双工作鞋就是130颗炽热的足迹,他们说,很想带回家做个纪念。

援汉医疗队队员自制简易鞋架

从清洁区走向污染区的第一道门上,写写画画着很多字——“陕鄂一家亲”“武汉加油”“感恩有你”“青年突击队”“我们一起加油”和画着“Χ”的新冠病毒符号,以及第一道门的开门程序。我在想,这是一道隔离病毒之门,也是相互鼓励战胜疫情之门,更是记录着50多个日日夜夜战疫情的大门!

晚上8点20分,在全体队员大会上,我向大家宣布了离汉的时间,大家鼓掌的同时也有一丝遗憾。遗憾的是,我们未能坚持到最后离开,尽管我们已经向同济医院和国家卫健委多次申请了战斗到最后的强烈意愿。然而,服从组织安排就是讲政治的要求,服从国家安排就是为国家做贡献。我们要按照前线指挥部的要求和安排,做好有序的撤离工作,慎终如始,确保所有队员零感染,平安回家。等待我们的是我们的家人,所有牵挂我们的人,我们的单位和工作岗位。

“医路同行战疫情,不破楼兰终不还”,我为这支铁军激动着。

回到房间,处理完撤回的一系列工作安排和布置,已是凌晨时刻。回想起战疫的每一刻每一天,正是因为医疗队全体战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党员干部危险时挺在前面,困难时站得出来,用行动诠释着初心……我想了很多很多,无法入睡,看来,今晚注定又是一个难眠的夜晚。

巩守平于武汉

3月29日临晨3时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