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薇薇:王希孟介绍
张青霞的回答:
王希孟,1096年生,北宋画家。徽宗时画院学生,擅画山水。政和三年(1113)18岁时画成《千里江山图》,不久死去。在画院得到众多画师的指导,有大量画迹临摹,加上本人刻苦学习,勇于实践,是使这位青年画家创作出这件著名作品的主要原因。传世画迹有《千里江山图》、《江山秋色图》等。《千里江山图》,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历代流传有绪,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它用一幅整绢画成。画卷表现了绵亘山势,幽岩深谷,高峰平坡,流溪飞泉,水林野市,渔船游艇,桥梁水车,茅蓬楼阁,以及捕鱼、游赏、行旅、呼渡之类的人物活动。这件作品的突出之点,是作者对乡野大自然的壮丽多姿所作的真实而理想化的描绘,充满着感情,充满着对美好生活境界的想往。作品肯定人对自然的改造,以及生活在壮丽美好山河中的自豪。全画构图周密,用笔精细,色彩鲜艳,表现了辽阔无垠、锦秀壮丽的祖国河山。全画继承了隋唐以来青绿山水的表现手段,突出石青石绿的厚重、苍翠效果,使画面爽朗、富丽、灿烂。并以没骨法画树干,用皴点画山坡,丰富了青绿山水的表现力。人物细小如豆,服饰各异,衣不勾褶,动态活泼。画上无作者款印,清初梁清标依宋人蔡京题跋而签题王希孟之作。
秦红的回答:
王希孟,1096年生,北宋画家。徽宗时画院学生,擅画山水。政和三年(1113)18岁时画成《千里江山图》,不久死去。在画院得到众多画师的指导,有大量画迹临摹,加上本人刻苦学习,勇于实践,是使这位青年画家创作出这件著名作品的主要原因。传世画迹有《千里江山图》、《江山秋色图》等。《千里江山图》,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历代流传有绪,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它用一幅整绢画成。画卷表现了绵亘山势,幽岩深谷,高峰平坡,流溪飞泉,水林野市,渔船游艇,桥梁水车,茅蓬楼阁,以及捕鱼、游赏、行旅、呼渡之类的人物活动。这件作品的突出之点,是作者对乡野大自然的壮丽多姿所作的真实而理想化的描绘,充满着感情,充满着对美好生活境界的想往。作品肯定人对自然的改造,以及生活在壮丽美好山河中的自豪。全画构图周密,用笔精细,色彩鲜艳,表现了辽阔无垠、锦秀壮丽的祖国河山。全画继承了隋唐以来青绿山水的表现手段,突出石青石绿的厚重、苍翠效果,使画面爽朗、富丽、灿烂。并以没骨法画树干,用皴点画山坡,丰富了青绿山水的表现力。人物细小如豆,服饰各异,衣不勾褶,动态活泼。画上无作者款印,清初梁清标依宋人蔡京题跋而签题王希孟之作。
紫色蒲公英的回答:
王希孟〔北宋〕(1090——?) 可以称得上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然而史书中没有他的记载。王希孟十多岁入宫中“画学”为生徒,初未甚工,宋徽宗赵佶时系图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奉事徽宗左右,但宋徽宗慧眼独具:“其性可教”,于是亲授其法。经赵佶亲授指点笔墨技法,艺精进,画遂超越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