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平:历史上有南越古国吗,荣狄有这个人吗
付佳明的回答:
南越国,又称为南越或南粤,在越南又称为赵朝,是约前203年至前111年存在于岭南地区的一个国家,国都位于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全盛时疆域包括今天中国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福建的一小部分地区,海南、香港、澳门和越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区。 秦朝将灭亡时,由南海郡尉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后于约前203年建立南越国。 前196年,赵佗向西汉皇帝刘邦称臣,南越国成为西汉的一个“外臣”。约前183年,南越国与西汉交恶,赵佗开始称帝,其后,闽越、夜郎、同师等国皆臣属于南越国,南越国的势力影响范围扩张至顶峰。前179年,南越国与西汉修好,赵佗再次向西汉皇帝汉文帝称臣。前113年,南越国第四代君主赵兴因向西汉请求“内属”,而和丞相吕嘉发生争议。吕嘉杀死赵兴,立其兄赵建德为新君主,并与西汉对峙。 前112年,西汉君主汉武帝出兵10万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并在前111年灭亡南越国,设置了九个郡。南越国共存在93年,历经五代君主。 南越国的建立保证了秦末乱世时岭南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使岭南免遭战乱之苦。南越国君主推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中原人和南越国内越人之间的文化交融。 根据史料记载没有荣狄这个人。
落日般的忧伤的回答:
秦始皇统一天下前,在我国南方存在一个古老的族群百越,百越在闽浙,两广等地建立过自己的政权。百越政权瓦解,但百越民族没有消失:部分在秦军强大的攻势下逐渐转徙中南半岛,成为中南半岛各民族的先祖;部分漂泊海上,成了西太平洋岛民的先祖;部分滞留当地,最后经南越政权和汉朝跟来自中原的汉人融合,成了汉族;部分去了广西、云南、贵州,成了广西和云贵一带少数民族的先祖。 秦朝灭亡后,南海郡尉赵佗于前203年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后建立南越政权(定都如今的广州番禺)。前196年和前179年,南越国曾先后两次臣属于西汉,成为西汉的“外藩”。前112年,南越国末代君主赵建德与西汉发生战争,被汉武帝于前111年所灭。南越国是岭南地区的第一个郡县制国家,它的建立保证了秦末乱世岭南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来源于秦朝中原地区的统治者,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生产技术,使岭南地区落后的政治、经济现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南越国君主推行的“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族和南越国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并使汉文化和汉字得以传入岭南地区,改变了岭南落后的文化状况。南越国共传五代王,共九十三年,开国君赵佗,人称南越武帝。 南越国境内的民族,大部分是属于没有转徙的古越族的土著居民。另有来自中原的据称几十万汉族士卒,这些士卒后来大都娶当地土著女子为妻,是当今两广地区汉人的祖先。境内的古越族又分成南越、西瓯、骆越等支系。南越族聚居于今广东北部、中部和广西的东部一带;西瓯聚居于今广西西江的中游以及桂江流域和越南北部的一些区域;骆越聚居于今广西左江、右江流域,越南红河三角洲及贵州的西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