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姿:“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陈晓峰的回答:
释义:死去的人已经离我们而去,活着的人要坚强的好好的活下去,让死者在天堂也能够安息。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作品“三吏三别”之一的《石壕吏》,原文选段如下: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白话文释义: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王美玲的回答:
诗句“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出自唐代诗人杜甫作品“三吏三别”之一的《石壕吏》,原文为“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意思是:死去的人已经离我们而去,活着的人要坚强的好好的活下去,让死者在天堂也能够安息。
《石壕吏》全文为:
石壕吏
唐代: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陈安的回答:
这句话并非古语,应该是后人在《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基础上加工而来的。
意思是:死去的人已经离我们而去,活着的人要坚强的好好的活下去,让死者在天堂也能够安息。
李东燕的回答:
这句话并非古语,应该是后人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基础上加工而来的。 意思是:死去的人已经离我们而去,活着的人要坚强的好好的活下去,让死者在天堂也能够安息。 赏释:接舆:传说春秋时的隐士。凤:这里指孔子。谏:挽回。春秋时,正处于奴隶制开始崩溃,新兴的地主阶级开始发展时期,孔子却到外游说,宣扬他的儒家学说,因而到处碰壁。接舆对他唱道:“凤凰呀,凤凰呀!你是多么地不走运呀!过去的已无法挽回了,未来的可还赶得上呀!算了吧,算了吧!现在那些执政的也都身处危境啊!”这两句话含有一定的哲理。过去的纵然是错了,但也是无可挽回的;只要向前看,那么未来的还是可以追补的。后世多用这两句作为对人或对已鼓励的话。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司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两句,就是出自本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