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妙根:期望理论的三个联系中最重要的是哪个
黄炜的回答:
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又称作“效价-手段-期望理论”(Valence-instrumentality-expectancy theory),是由北美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Victor H.Vroom)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来的激励理论。期望理论是以三个因素反映需要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的,要激励员工,就必须让员工明确:(1)工作能提供给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2)他们欲求的东西是和绩效联系在一起的;(3)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提高他们的绩效。激励(motivation)取决于行动结果的价值评价(即“效价”valence)和其对应的期望值(expectancy)的乘积: M = V * E 。
疯癫尐女Rén的回答:
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又称作“效价-手段-期望理论”,是由北美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victor h.vroom)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来的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整合模型期望理论是以三个因素反映需要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的,要激励员工,就必须让员工明确:(1)工作能提供给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2)他们欲求的东西是和绩效联系在一起的;(3)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提高他们的绩效。 这种需要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即: 激励力(工作动力)=期望值(工作信心)×效价(工作态度) 这种需要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用过程模式表示即: “个人努力—→个人成绩(绩效)—→组织奖励(报酬)—→个人需要”
经验分享互联网动态
更多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