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诚:葛朗台太太形象怎样?作者对她有什麽态度?
陈定的回答:
她是善良的,作者对她表示同情
腾讯推广的回答:
在读小说的过程中还需要比较,需要思考,以获得评价。小说写了两个人物的死,一个是葛朗台,一个就是葛朗台太太。写两人的死有许多相同之处。第一,两个人都有遗言,都是对女儿说的,两个人的遗言都是他们人生哲学的告白。第二,作者对两个人的死都有评价性的话。从中可以比较突出作者对葛朗台太太的态度。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 ... 贪婪和吝啬是相辅相成的,吝啬鬼们聚敛财富时都是贪婪,在使用财富时都是吝啬。 ... 他临终对女儿的遗言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 ... ——葛朗台典型的贪婪特性。 葛朗台太太是位虔诚的基督徒,逆来顺受,相信能在天国享福,所以她的临终遗言是“幸福只在天上”作为一个吝啬鬼的太太,葛朗台太太死的时候,作者这样写到:“她像秋天的树叶一般脆弱。天国的光辉照着她,仿佛太阳照着树叶发出金光。有她那样的一生,才有她那样的死,恬退隐忍,完全是一个基督徒的死,死得崇高,伟大。” 作者之所以给予太太高度的评价,甚至毫不吝啬地使用了“崇高、伟大”这样的词语,是为了反衬葛朗台的丑陋、渺小和卑劣,也就是说盛赞太太是为了痛斥老头儿。葛朗台太太--这是一位值得同情的人物。葛朗台太太心地善良、性格懦弱,生活十分俭朴,胆小而贤淑。作为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她对自己的丈夫可以说是百依百顺,从不反抗。这种逆来顺受的态度事实上不仅助长了葛朗台的专制和吝啬,也给自己和女儿欧也妮带来了苦难。在现实世界中忍辱负重的葛朗台太太把人武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那个虚无缥缈的天国之上。 作者是抱着同情的态度写下了葛朗台太太这一形象的。
经验分享互联网动态
更多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