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拥军: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这幅对联说的历史人物是谁?
珊子的回答:
“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这幅对联说的历史人物是岳飞。
意思是:上联写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之罪下入囚笼,下半联写身经百战,忠于国家,人虽已死而精神却烙在了这个民族的骨子上。
此联为清代吴芳培所作汤阴岳庙联。
1、岳庙:在河南汤阴县城西南隅,祀岳飞。
2、莫须有:不一定有。据《宋史?岳飞传》记载,岳飞受迫害下狱,韩世忠责问秦桧,要他说出缘由。秦桧以“其事莫须有”搪塞。
3、归去来:语见晋陶渊明的《归去来辞》。这里是“归来”的意思。岳飞是河南汤阴人,“归去来”三字用于此含魂兮归来。
上联表达义愤之慨,下联表达怀念之情。联语对比写来,爱憎分明,对仗工切,不可移易。
许佳丽的回答:
就是岳飞 莫须有的来历: “莫须有”的典故,出自“宋史”岳飞传,岳飞传记岳飞被捕,案子将要做成的时候,韩世忠不服,找秦桧质问。秦桧说,岳飞儿子岳云给张宪的反动信,虽然找不到了,可是“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这就是莫须有被人注意的开始。
李天熙的回答:
大概是岳飞,因为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之罪下入囚笼,下半联写身经百战,忠于国家,人虽已死而精神却烙在了这个民族的骨子上。试问中国历史留名武将几多人?除了项羽,关公,岳飞还有几人,结合第一句看应当是首推岳飞。不过还有一些人与此类似,明朝将领袁崇焕,不过距今才不过数百年。李广吗,是有点冤,确实也青史留名,也很符合。再往前有秦朝的蒙恬遭秦二世灭门也不能说不是。但其中以岳武穆最熟为人知,而且对后世影响比较大,如果此联作者是李迷或蒙迷那就很难说了。这样看来岳飞嫌疑最大,蒙次之,李局三,袁出局
朱清华的回答:
岳飞
陈立宏的回答:
估计是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