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推扬网

姜胜贤:五线谱上画的音符各表示什么意思?

admin
2020/08/12 15:02:18

杨征的回答:

第一个读:DO,简谱是“1”,第二个读:re,简谱是“2”,第三个读:mi,简谱是:“3”,第四个读:fa,……“4”,…:so,……“5”! 只要找到钢琴的中央c键,就可以弹出do! 钢琴哩样好复杂的!不过又好简单! 钢琴有分好多调!比如有c大调,G大调……要学的话,就要有恒心,要坚持。 不然就会很难学成,想好再学! 祝你好运!用心体会音乐吧!它是个很奇妙的东西!

不一样的我的回答:

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在 5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一种方法。 五线谱的每根线以及线与线之间的空间,自下而上分别称为第1线、第2线、第3线、第4线、第5线和第1间、第2间、第3间、第4间。线和间如不够使用,可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1线、上加第1间;下加第1线、下加第1间等,各代表1个音级。这些音级的固定高度根据所用的谱号来决定。谱号有 3种:高音谱号,亦称g谱号;低音谱号,亦称f谱号;中音谱号,亦称c谱号。五线谱为适应不同音域的人声和乐器的需要,并避免过多的加线,有多种谱表,其中常用的有5种:即高音谱表(用g谱号)、低音谱表(用f谱号)、女高音谱表、中音谱表、下中音谱表(后3种用c谱号)。女高音谱表现已不常应用,中音谱表仅用于中提琴,次中音谱表常用于大提琴、大管、长号的较高音区。此外还有上低音谱表、女中音谱表等。五线谱一般分类为:①总谱,记载合奏或合唱的乐谱,由许多单行谱联合组成。②分谱,分别记载每种乐器或每个声部的乐谱。③大谱表,由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联合组成,用于钢琴、管风琴、竖琴及混声合唱等。两谱表中隐伏一条临时加线代表中央c,故又称十一线大谱表。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在五根等距离的平行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一种方法。 五线谱的前身可追溯到中世纪的纽姆记谱法及有量记谱法。纽姆谱以横线为标准,用符号表示音的高低,但不显示音值长短。从7世纪起,这种记谱法出现于欧洲天主教堂内,最初只用1根线代表f音高,11世纪经阿雷佐的圭多逐步发展成4根线。规定音高为d、f、a、c,并将f线画成红色,c线画成黄色(后成为五线谱中高音及低音谱号的起源)。13世纪有人使用第5根线,成为五线谱的前身。16世纪又有加线的办法,使音高的记载更完备。 有量记谱法为13世纪科隆教士弗兰科创始。这种记谱法用音符、休止符和记号严格规定了音的长短,是对纽姆谱的补充和丰富。在1450年左右,音符是涂以黑色的,称为有量黑符,以后改用空心音符,称为有量白符,这种记谱法在西方使用到17世纪左右。 五线谱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出现,到17世纪逐步完善,18世纪开始定型而沿用至今。如小节线原用于文字谱,17世纪末被五线谱所采用;升降记号通用于18世纪,表情记号取有量记谱法;装饰音记号源于纽姆谱,17世纪系统化用于五线谱。 五线谱传入中国,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1713年的《律吕正义》续编,书中记述了五线谱及音阶、唱名等。五线谱在中国逐步流传和使用,则于19世纪中叶以后随西方传教士的传教及新学的兴办而有所推广。 五线谱知识简介 [编辑本段] 【五线谱】 用来记载音符的五条平行横线叫做五线谱。五线谱的五条线和由五条线所形成的间,都自下而上计算的。假使音乐作品是写在数行五线谱上,那么,这数行五线谱还要用连谱号连结起来。 在五线谱上音的位置愈高,音也愈高,反之音的位置愈低,音也愈低,但到底高多少?低多少?却无法确定。在五线谱上要确定音的高低,必须用谱号来标明。谱号记在五线谱的某一条线上,便使这条线具有了固定的音级名称和高度,同时也确定了其他各线上或间内的音级名称和高度。 通常用的谱号有三种: g谱号 表示小字一组的g,记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又叫高音谱号;另外有记在第一线上的,叫古法国式高音谱号。 f谱号 表示小字组的f,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上,也叫低音谱号;另外还有记在第五线上的,叫倍低音谱号。 c谱号 表示小字一组的c,可记在五线谱的任何一线上。目前被采用的c谱号有c三线谱号(又名中音谱号)为中音提琴所用,有时也长号所用。c四线谱号(又名次中音谱号)为大提琴、大管和长号所用。其他c谱号一般较少应用。使用许多谱号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过多的加线,以使写谱和读谱更加方便。 各种谱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连接起来使用,如高、低音谱号所组成的大谱表便是。 【变音记号 调号 临时记号】 用来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叫做变音记号。 变音记号有五种: 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 降记号(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 重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重降记号(bb)表示

李跃的回答:

可以有具体的例子吗?是什么样子的音符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