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推扬网

郑晓江:奥运会上欢迎运动员的标语

admin
2020/08/12 14:59:27

メ讓莪ゞ愛你的回答: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

  口号一:参与历史  Play a Part in History

  口号二:与奥林匹克共同成长  Grow with Olympic

  为一届奥运会提出口号的做法,在洛杉矶奥运会之前并不普遍,加之高度商业化的组织背景,洛杉矶奥运会也就没有提出一个总的口号。但在筹办和举办过程中,组织者也使用了几句口号。这几句口号大都是由洛杉矶奥组委公共关系部根据具体的工作需要而提出的,它们并不担负综合体现主办城市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的使命。而作为一个文化、种族、地貌都比较多元化的地区,洛杉矶每年都会举办很多大型活动,对大型活动习以为常的周边居民,因此并不是特别关心洛杉矶奥运会的情况。

  在这种背景下,洛杉矶奥组委公共关系部开始着手组织了一些宣传活动,以提升当地居民对洛杉矶奥运会的参与和支持度。“在历史中扮演你的角色(Play a Part in History)”就是组织者为鼓励当地居民而在宣传活动中使用的口号。

  1982年12月,组织者还树立了许多宣传奥运的户外广告牌,以提升民众对洛杉矶奥运会的了解。出现在这些广告牌上的是许多奥林匹克冠军和一句“与奥林匹克共同成长(Grow with Olympic)”的口号。

 

1988年汉城奥运会

  主题:和谐、进步 Harmony and Progress

  口号一:世界来到汉城,汉城走向世界 The World to Seoul,Seoul to the World

  口号二:人类的和平,民族的荣耀 Peace for Mankind,Honor for the Nation

  口号三:我的面貌代表国家,我的精神代表民族 My Appearance the Face of the Country,My Mind the Spirit of the Nation

  “和谐、进步”的主题在汉城奥运会的会徽设计中也有所应用:取材于朝鲜的一种传统纹饰的会徽,以3个漩涡状条纹代表天、地、人三者的和谐,采用旋转向上动态的图案来代表“和谐和进步”。会徽中的内向心动态,表示五大洲的选手为奥林匹克而在韩国相会,象征了世界范围的和谐;外离心的动态,代表着人类永远向前,追寻欢乐和繁荣的征程。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

  口号:永远的朋友 Friends for life

  1992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二十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奥林匹克大家庭空前的一次团聚——在经历了美苏互相抵制的莫斯科奥运会和洛杉矶奥运会,以及被北朝鲜抵制了的汉城奥运会之后,现代奥运会终于在多年低潮之后迎来了一次大团聚。而冷战刚刚结束的国际背景似乎又赋予了这次奥林匹克大家庭大欢聚以特殊的意义。当国际政治中的阴云和奥运赛场上的敌视一同消散时,巴塞罗那奥运会响亮地喊出了“永远的朋友(Friends for life)”这一口号。

  “永远的朋友”不仅强调了奥林匹克精神中友谊与和平的永恒主题,表达了全世界人民所共同的期盼与心声,更试图以此来赋予巴塞罗那奥运会荣耀的历史地位,那就是巴塞罗那奥运会将作为和平与友谊的见证者和纪念物,而永存于奥林匹克的历史之中。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

  口号一:世纪庆典 The Celebration of the City

  口号二:和谐、光辉、优雅 Harmony Radiance Grace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一共使用了两条口号,而它对口号的创意、使用及推介却算得上是近几届奥运会中最不成功的一个案例。

  作为最先被使用的“和谐、光辉、优雅”,并非是作为一句用来为自我形象进行定位的奥运口号提出来的,而是由亚特兰大奥组委为完成本届奥运会的形象与景观设计而提出的用于指导设计的理念和指标:“和谐”代表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团结在一起,“光辉”代表奥林匹克百年纪念的光芒照亮全球,“优雅”是主办城市和美国南部的特点。

    “和谐、光辉、优雅”主要被用于指导亚特兰大的视觉系统设计,并没有大规模地出现在那届奥运会的公关与推广活动中。亚特兰大奥组委又另外设计了“世纪庆典(The Celebration of the Century)”的口号。“世纪庆典”从某种意义上讲比“和谐、光辉、优雅”更加称得上是亚特兰大奥运会真正的口号,但这句口号的主要任务却是为了推进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市场开发计划。

 

2000年悉尼奥运会

  口号:分享奥林匹克精神 Share the Spirit

  1992年,正在申办第二十七届奥运会的悉尼提出了“分享奥林匹克精神”(Share the spirit)这一口号,因此,这一口号实际上是首先作为申办口号出现的。悉尼试图通过“分享奥林匹克精神”这一口号来反映奥林匹克精神举世共享的特性和理想,也试图以此来鼓舞悉尼及澳大利亚人申奥的热潮,并将此作为对全世界人民前来参与和分享悉尼奥运会的邀请。

  从1992年悉尼申奥时起,这句口号一直被沿用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落幕,而更加令人叹服的是,“分享奥林匹克精神”从悉尼申奥开始就几乎成了悉尼奥运的精神领袖,它启发和感召了悉尼奥运会的视觉设计、形象推广等一系列活动,为悉尼奥运会整体形象的塑造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4年雅典奥运会

  口号:欢迎回家 Welcome Home

  在第二十八届奥运会上,希腊人热情而自豪地喊出了“欢迎回家”的口号。雅典奥运会从“遗产、人本、参与、庆典”的理念归结出了“欢迎回家”的口号。口号反映了希腊人民百年来对于天地神人和谐共处的古希腊文化精神的呼唤,表达了让全世界人重新感受希腊文化的强烈愿望。这其中不仅包含了雅典奥运会对全球奥林匹克大家庭所有成员最诚挚、最热烈的欢迎盛情,更充分表达了希腊作为奥林匹克发祥地对奥运会重归故里的喜悦和自豪之情。

  在“欢迎回家”口号的感召下,“奥林匹克重归故里”便自然而然地成了雅典奥运会无处不在的主题,当观众亲眼目睹希腊人如数家珍似的将希腊文化、奥林匹克历史在开闭幕式上进行展示的时候,人们就会深刻意识到希腊之于人类的伟大贡献——而这正是组织者所期望的。“欢迎回家”同样也被应用到了雅典奥运会各个领域的工作之中,写着“欢迎回家”字样的旗帜、海报随处可见。  

 

2008年北京奥运会

  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One world One dream

  2005年6月26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的发布仪式上,北京奥组委宣布“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One dream)”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英文主题口号。

  北京奥组委对这个主题口号进行了解读。“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和普遍价值观——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表达了全世界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

  北京奥组委认为这个主题口号深刻反映了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作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核心和灵魂的人文奥运所蕴含的和谐的价值观。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和谐发展是我们的梦想和追求。“天人合一”、“和为贵”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关系的理想与追求。和平进步、和谐发展、和睦相处、合作共赢、和美生活是全世界的共同理想。

  这个主题口号文简意深,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主题口号表达了北京人民和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共有美好家园、同享文明成果、携手共创未来的崇高理想;表达了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正在大步走向现代化的伟大民族致力于和平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坚定信念;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的心声。

  北京奥组委认为,英文主题口号“One world One dream”句法结构具有鲜明特色。两个“One”形成优美的排比,“World”和“Dream”前后呼应,整句口号简洁、响亮,寓意深远,既易记上口,又便于传播。中文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中将“One”用“同一”表达,使“全人类同属一个世界,全人类共同追求美好梦想”的主题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