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二: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
◎风^_^风◎的回答:
学习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 通过参加我局组织的“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讨论”集中学习活动,使我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对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性有了新的提高。可以说,开展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大讨论是形式,解放思想是手段,破解难题、促进发展才是真正目的。我个人认为,只有思想的大解放,才能换来事业的大发展。下面是我的几点学习体会。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克服狭隘认识、破解工作难题的“总阀门”。 我通过认真学习市委孙书记和县委牛书记关于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讲话精神,按照全市解放思想大讨论动员会的要求,结合我局领导的具体要求,通过对照要求找差距,解放思想查不足,感觉到自己在以下几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一是自己满足于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有了“差不多”、“说得过去”的思想认识,这是典型的小富即安意识在作崇的表现。 二是存在着“懒”和“散”的意识,视野不够开阔,考虑问题层次较低。 三、创新能力还不够,工作亮点少。 四、满足于“本事不大,老实听话”,只限于完成规定动作,不能主动出击,主动争取。 五、满足于轻车熟路,不愿意再吃苦受累,存在得过且过思想。 二、查摆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是开启科学发展之门的“金钥匙”。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实现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大发展,我们必须以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创新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切实做到“五个破除、五个树立”的要求,扎实推进工作开展。 一是破除自我满足观念,树立争先创优意识。始终做到把自己的命运同全局的兴旺发达紧紧的结合在一起,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常怀为民之心,常怀大局之心,常怀奉献之心,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 二、破除懒散观念,树立爱岗敬业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向“懒”和“散”做坚决的斗争。有了工作任务,不怕早起晚睡,不怕加班加点,继续发扬不怕吃苦、不怕熬夜、不讲条件、坚决完成任务。 三、破除自我封闭,树立改革开放意识。面对新形势,要善于跳出馆陶看馆陶,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争先创优意识,永不服输、永不言愁,不与别人比待遇,敢于别人比贡献。 四、破除反映迟钝,树立与时俱进意识。决不等待观望,做到主动出击,主动争取,及时跟上时代步伐,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五、破除自我封闭,树立创新意识。勇于请进来,敢于走出去,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作到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和争先创优活动,立足本职,放眼大局,以自己优异成绩,汇报自己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成果,无愧于共产党员的称号。 三、能否让思想解放之花在“一强两促”实践中充分绽放,是检验大讨论成效的“试金石” 一是思想是否真正解放,观念是否真正更新,主要看什么?就是要看困难解决了多少,问题消化了多少,工作落实了多少,是否真正做到了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否为促进经济发展,为促进和谐馆陶建设做出了自己的点滴贡献?这就是判断思想解放程度的试金石。我知道,再好的思路,再好的办法,再好的制度,只有落实到位了,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否则,再好的措施也是一纸空文,毫无意义。对我们这些平凡人而言,也许一辈子也不可能碰上一件大事,但我们有能力作成一件件小事情。我认为,能把简单的事情办好就不简单;能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不平凡。我愿与大家一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开车出一次差做起,从查一个案件做起,从打扫一次卫生做起,从踏踏实实做好身边小事做起,坚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以贯之。 二是把解放思想体现在平常的工作中,学以致用,以学促用,以用促学,达到融会贯通的目标。 三是把学习当作自己终生大事来对待,作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永不自满,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写)扬子的回答:
教师解放思想大讨论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党的十七大春风过后,学校又掀起了新一轮思想大解放讨论学习风潮,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如何把学生教育好呢?这是值得我用一生去思考的问题。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得不断地学习,解放思想,改变观念,合格的教师不是终身的。过去是“不进则退”,现在是“慢进则退”,不进将会很快被淘汰,昨天的合格教师,今天不一定合格。只有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的学习、探索,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教师必须做到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电大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学生只有具备完善的人格,勇于面对压力,才能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这就要求电大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特殊,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因此,我们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完善人格。 教师必须做到博学多才。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博学多才,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它表现在精通与知新的方面。精通,就是对所教学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论,了解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掌握重点、难点。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新,就是要学习新知识,讲课要有新意。当代科学知识分化急剧,新陈代谢迅速,应用期越来越短,知识的创新性越来越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自己,完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的精通与知新,要求教师自觉坚持接受继续教育,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 教师必须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爱生是教师的天性。教师爱自己的学生,就是要真正找到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这样的爱才会是发自内心,持久的。基于这一点,教师更应该不断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以满腔的热情关爱学生。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师的爱和关心,需要教师像父母一样在生活上关怀备至。当然,爱生不仅仅是一种情感,而是一种活动。党员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体谅他们的难处与痛苦。党员教师首先应与学生交朋友,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其次党员教师要以心换心,与他们沟通情感,成为他们的好朋友。 教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时代的日新月异就是我们面临的第一挑战,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专业知识、业务能力都必须紧随时代车轮,不断地更新、拓展、充实、提高。要勇敢地摈弃旧事物,勇敢地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迫切地学习新技术,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大浪淘沙,真金百炼,去除外在约束之后,更需要的是心灵的准绳,这种准绳,对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职责而言,不能一概而论,但我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我们只有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社会、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民族意识、社会意识、责任意识,这样个人才不会迷失方向。而今天,我们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解和把握其深刻内涵,并贯彻到教学工作中去。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信而有做出自己的贡献,是其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和要求。 我们要时刻按照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创新意识,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开拓进取,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自己的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为祖国的未来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祖国建设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