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通:框架结构柱距有什么要求
不加糖咖啡的回答:
关于砌体内框架结构组合柱在规范中没有发现明确的规定。 对于内框架结构可以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7.6节的规定进行设计。 7.6.1 多层多排柱内框架房屋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下列部位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1)外墙四角和楼、电梯间四角;楼梯休息平台梁的支承部位; 2)抗震墙两端及未设置组合柱的外纵墙、外横墙上对应于中间柱列轴线的部位。 2 构造柱的截面,不宜小于240mm×240mm。 3 构造柱的纵向钢筋不宜少于4φ14,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4 构造柱应与每层圈梁连接,或与现浇楼板可靠拉结。 7.6.2 多层多排柱内框架房屋的楼、屋盖,应采用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时应允许不设圈梁,但楼板沿墙体周边应加强配筋并应与相应的构造柱可靠连接。 7.6.3 多排柱内框架梁在外纵墙、外横墙上的搁置长度不应小于300mm,且梁端应与圈梁或组合柱、构造柱连接。 7.6.4 多排柱内框架房屋的其他抗震构造措施应符合本章第7.3.5条至7.3.13条有关要求。 而关于组合砖柱(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砂浆面层的组合砌体构件)的要求在砌体结构设计规范8.2节,可以依据该节进行设计计算。
吕俊峰的回答:
柱距主要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 结构设计本身的要求是简单、规则、均匀。简单代表着布置后的结构传力要直接、明确,规则代表着布置后的结构在竖向上刚度不会突变,均匀代表着布置后的结构在平面上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不会偏差太多。在布置的时候遵循以上原则,结构安全性就有保证。 另,不同的楼(屋)盖结构形式也会影响柱距,普通主次梁板一般的距离为8米左右,双向密肋楼板可以达到12米。至于楼(屋)盖用什么结构形式,那与建筑空间功能要求的开间大小及其跨度的长宽比、活荷载的大小、规划设计所限定的结构层间容许高度、所需对结构总体系整体刚度贡献大小和允许的边支承条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