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推扬网

章珊珊:卫宣王是哪个朝代的

admin
2020/08/12 14:20:26

李福义的回答:

若“卫宣”无误的话,画风1949已经解释得很好,只不过应是卫宣公。 若理解不错,楼主想问的应是“文宣王”,错将“文”看成“卫”。 文宣王: 1. 文宣王萧子良(460年-494年),字云英,齐武帝萧赜的次子,封竟陵王,后该文宣王,官至司徒。 萧子良从小聪明记忆过人深得父亲齐武帝喜爱。 通经史黄老,尤喜佛典,与文慧太子并精佛理。齐永明年间,有文士集合于竟陵王左右,其中最著名有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八人,文学史上称“竟陵八友”。 任司徒时,移居鸡笼山邸,常在邸园内操办各类斋戒,大集朝臣众僧。一生奉戒极严,自名为“净住子”。何胤的学生钟岏进议曰“食蚶蛎不为食肉”,遭到子良的怒斥。范缜不信佛,子良也以为不满。为政体恤百姓疾苦,遇有灾荒,则上奏朝廷宽减役税、开仓赈济,深受百姓拥护。汤用彤赞叹说:“竟陵王者,乃一诚恳之宗教徒也。” 2. 孔子(公元前551—479年)春秋鲁国曲阜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冬十月庚子,他是儒家始祖,最初在鲁国学习,当家臣,后周游列国,到齐 国齐大夫昭子家当家臣,他主张仁政,仁德为仁政的根本,治国当用仁德礼仪,不专注重政令刑罚。人伦之道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为他的博学和政治 主张所折服,打算任他为大臣,但因众臣反对,他又返回鲁国。四十二岁时,不肯任官,甘居林野讲学。提出“有教无类”的平等教育思想,有弟子三千,通六艺的 有七十二人。五十岁时出任中都宰,一年后升为司空,又升为司寇。在齐、鲁“夹谷之会”上任总管会议礼仪的“相”,不久代理宰相,后被排挤,继续在困绝中周 游列国。晚年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论语》是弟子们录他的言论集,此书成为中国历代的蒙学典集。他享年七十三岁,卒于敬王四十一年夏四月乙 丑,唐追谥文宣王;宋加谥至圣文宣王;元加号大成至圣文宣王;明改称至圣先师;清定建文庙,谥号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后改为至圣先师孔子。

王博杰的回答:

卫宣公,姬姓,卫氏,名晋。卫国第15代国君,前718年—前700年在位。他是卫前庄公之子。前719年,石蜡平定州吁之乱后,率众人去邢国接公子晋回国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