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桂芹: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和代表意义
陈姿妤的回答:
2008年美国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大房地产商财务危机造成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各国经济处在负增长状态。作为五个金砖国家之一的中国,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4万亿投资拉动了国内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同时也拉动世界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动机之一,加上外贸上的中国制造遍及全球,以及经济发展的资源需求如石油、矿石等,同时人民币国际化进度加速,GDP成为全球第二,这些都使中国经济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也代表中国经济成为新的经济主体。
storm的回答:
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这一提法体现了中国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顺应了中国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强调了中国重视开放的质量与效益,凸显了内外统筹的科学发展思路。 从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到十八大报告“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充分说明全面加速发展开放型经济已经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在经济领域的共识,成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领域之一。 对外开放是中国迈向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对外开放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坚持对外开放,适应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变化的新要求,才能动态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我们必须不断拓展开放的新领域和新空间,形成开放新优势,构建开放新格局;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就要迅速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要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要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就要努力实现利用外资新突破。中国吸收外资的长期优势正在形成,中国仍然是对外商直接投资最具吸引力的经济体。未来要更大力度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更加重视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引导外资延伸产业链,增强外资对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加大新兴产业引资力度,提高服务业、农业利用外资比重。按照产业高端化、品牌化发展的思路,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产品更新,促进存量外资产业升级。着力优化外资来源地结构,加快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利用外资的国际区域格局。鼓励外资企业通过并购进一步整合产业链,大力引进境外各类投资基金,鼓励企业境外上市。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就要继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通过不断完善管理,改进服务,疏堵并举,为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等各类涉外经济主体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要适应对外贸易规模、方式、主体发展变化,结合经济发展实际,积极转变外汇管理理念与方式,简化贸易、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程序,提高外汇管理工作效率,降低进出口企业经营成本,有效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要抓住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有利时间窗口,在统筹国内需求与国际形势的基础上,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