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舒婷:简述洋务运动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何胜利的回答:
背景:内忧外患 主要内容:大力兴办官营军事工业,后期兴办民用工业 评价: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 2、一、标志着二战结束 二、中国人民反法(和谐)西斯斗争取得巨大胜利 三、中国进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静空悟尘的回答: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兴办企业,企业性质,开创报刊, 开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 翻译书籍, 架设电报, 修建铁路等等。 洋务运动是一场由失败的封建大地主统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 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这样评价这一阶段的“自强”运动:“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 19世纪6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出现了暂时的“中外修好”的和局,清政府统治集团内的一些开明人士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而采取了一系列“自强”“求富”的措施,虽然其目的是为了摆脱“内忧外患”维护封建统治,但这一运动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并且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和国防的近代化。 1、洋务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洋务派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 3、洋务运动打开了封建教育制度的缺口; 4、洋务运动促使了国防的近代化。 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
周秋同的回答:
国内背景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痛定思痛,意欲图强。在此之前一些学者就提出了学习西方国家的优点以增强国力,例如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因为清政府用领土,主权以及一系列经贸特权暂时满足了外国侵略者的要求,国内的农民战争也进入低潮,因而呈现了暂时“稳定”的局面,即所谓“中外和好”的“和局”。但是在清朝统治集团中,一些头脑比较清楚的当权者,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在中枢执掌大权的恭亲王等人,并没有因为这种“和局”的出现而减少他们对清政府统治的危机感。曾,李,左诸人都为剿灭的太平天国而建立殊勋,他们在借助外国侵略者对太平天国的“华洋会剿”中,亲眼看到了外国侵略者坚船利炮的巨大威力,从而感受到一种潜在的长远威胁。面临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他们继承了魏源等“经事派”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并极力将这种思想付诸于实践他们“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一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二是在中外“和局”的条件下,徐图中兴。故而,咸丰十年十二月初一日(1861年1月11日)恭亲王奕欣,会同桂良、文祥上奏的《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推行了一项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 国际背景 从十三世纪开始,世界的大环境开始发生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农民和手工业者经过长期劳动,积累经验,改进了生产工具,农业得到发展。纺织、冶金等开始出现机器。不仅提高了产量。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分化出各种不同的阶层。在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产业革命的推动下,至洋务运动发生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最终完成,人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个新时期的主要特点就是整体化和近代化。讲究统一的世界市场,分散、落后的国家不可避免地纳入整体中。近代化就是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专制,这是历史的必然。这也是洋务运动试图走近代化的道理,在世界整体化的趋势下,中国比较被动的卷入。中国没有经过长期的积累,没有经历资产阶级革命。但中国的洋务运动与世界大势是分不开的。 主要内容 创办军事工业:1861年:安庆内军械所 人物:曾国藩 地点:安庆 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 人物:李鸿章 地点:上海 1866年:福州船政局 人物:左宗棠 地点:福州 创办民用工业:1872年:轮船招商局 人物:李鸿章 地点:上海 1880年:电报局 人物:李鸿章 地点:天津 1893年:唐胥铁路 地点:唐山 创建海军: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与此同时,旅顺口和威海卫海军基地竣工。清政府还成立了海军衙门。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 创办新式学堂:1.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它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此后,洋务派在各地相继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 2.洋务派还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留学生中的不少人,学到了西方先进文化,在以后中国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评价: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但也有一定成就,影响日后中国的发展。洋务派抵制商品输出,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中国在洋务运动其间引进西学,促进思想开放。引入西方科技,令中国开始现代化。创办同文馆培育不少人才,在外国留学的学生,习得技能,这些学生对西方科技有一定认识,他们对中国日后发展有莫大帮助。归纳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包括缺乏完整的计划、主事者识见不足、守旧人士的反对、官僚政风的败坏等。例如慈禧太后,挪用军费起建颐和园,又极力阻挠洋务运动的发展。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指出,所谓“洋务”乃由于西方社会注重效率,与中国传统社会习惯大相迳庭。每一件兵器的使用,都受到传统文化、思想之约束,而这些都是在每一方面都受到影响。如开办各类实业工厂,社会上需要有各类商业组织作配合,如零件、银行、保险等等,但这些在十九世纪的中国都全付阙如;会计没有完善的管理概念,使会计帐目不能有效核实;人事管制漫无标准,盖因传统文化欠缺现代人事管理思维。
绿华园的回答:
归纳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包括缺乏完整的计划、主事者识见不足、守旧人士的反对、官僚政风的败坏等。例如慈禧太后,挪用军费起建颐和园,又极力阻挠洋务运动的发展。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指出,所谓“洋务”乃由于西方社会注重效率,与中国传统社会习惯大相迳庭。每一件兵器的使用,都受到传统文化、思想之约束,而这些都是在每一方面都受到影响。如开办各类实业工厂,社会上需要有各类商业组织作配合,如零件、银行、保险等等,但这些在十九世纪的中国都全付阙如;会计没有完善的管理概念,使会计帐目不能有效核实;人事管制漫无标准,盖因传统文化欠缺现代人事管理思维。[3 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但也有一定成就,影响日后中国的发展。洋务派抵制商品输出,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中国在洋务运动其间引进西学,促进思想开放。引入西方科技,令中国开始现代化。创办同文馆培育不少人才,在外国留学的学生,习得技能,这些学生对西方科技有一定认识,他们对中国日后发展有莫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