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推扬网

王炬:如何评价清朝

admin
2020/08/12 13:19:02

陈海生的回答:

满清统治汉人,奴役汉人,没什么好评价的,总之清朝做的坏事也算是应有尽有了,如果客观的说清朝的政绩(不偏袒),那还是可以给予较高的评价,你想想,清朝为何能统治中原那么久?你不觉得奇怪吗?难道处在那么水深火热的环境里,百姓不会揭竿而起吗?原因是众多的,的确清朝对汉人实施了很多不公平和残暴的待遇,但是清朝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却并不是完全的昏庸无道

╮执着的年纪的回答:

清朝(后金) 1. 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天命 从大明李成梁手下部将到最终攻陷沈阳城建立后金政权,努尔哈赤凭借着“七大恨”的精神驱动和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成功的完成了建州女真的统一和崛起。萨尔浒一战打退了明军四路大军,成为继蒙古之后明帝国的又一大威胁。起评分:90 在宁远大战中不敌明将袁崇焕,自己也被明军的红衣大炮炸伤,-5,努尔哈赤临死时叮嘱后人一定要学会火器制造技术,只可惜他的后代们没有尊崇这一祖训,盲目迷信马背上得天下的表象,迷信冷兵器的威力,使得中国由宋到明的火器制造研究到清朝陷于停滞和全面倒退,这才出现了清末面对西方列强的机关枪时八旗骑兵尸横遍野的悲壮场面。 最终得分:85   2. 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 天聪,崇德 皇太极的智慧,胆识,肚量在明末清初的那段历史中都是极为罕见的,在松山战役中一举击溃了军力占绝对优势的明军主力,使得袁崇焕构筑的山海关防线变成了前沿阵地。只可惜面对着袁崇焕的坚壁清野和优势火力,后金军从来没在与明军的山海关交战中得到什么好处。没办法只能利用崇祯皇帝的多疑,施以反间计,终于扳倒了袁崇焕,并且一反崇祯皇帝的刚愎自用,皇太极开明的接纳了明帝国贤士良将,为问鼎中原打下了良好基础。此外,在位期间征服了此前一直援明抗金的蒙古诸部和朝鲜,使得后金一统北方,巩固了与明军交战的大后方。 最终得分:90   3. 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 顺治 在多尔衮和豪格的妥协中,年幼的福临在庄妃的小心呵护下登基,但是幸运的顺治刚刚继位就传来了大明灭亡的消息,更为幸运的是随后明将吴三桂居然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引领清兵入关。于是,这位年轻的小皇帝不久就得以登上了紫禁城的宝座,开始了大清的天下。在多尔衮的带领下,清军得以消灭农民起义军,随后又扫荡了南明势力,并推行削发易服,圈地等民族高压政策。多尔衮死后,顺治帝摆脱了傀儡地位,开始亲政,停止圈地运动,放宽逃人法,借以缓和民族矛盾,但是顺治帝始终无法在与朝臣中抵抗汉化的力量的斗争中取得上风,最终心灰意冷,遁入空门,其退位原因也成了清初一大谜案。 最终得分:80   4. 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 清朝历史中最为雄才大略的皇帝,即位伊始就剪除了鳌拜一党,在位期间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平定准葛尔叛乱,在雅克萨击退俄罗斯侵略者,并修建承德避暑山庄,确立会盟制度和避暑山庄外蕃朝觐制度,确定了一个强大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康熙帝本人也对西方文化非常欣赏,在天文学,数学,医学,物理学,化学方面都有着较深的造诣。起评分:100, 但是,这些造诣仅限于他自己一人,出于防范汉人的目的,康熙帝严禁汉人学习西方技术,发明了连珠铳(类似机关枪)和子母炮(类似榴弹炮)的著名火器制造家戴梓惨遭流放,使得明后期兴起的西学东渐自此全部结束,中国与世界文明开始脱轨,并且对汉人的文化进行了严密的监视,满清文字狱始于康熙一朝。-5,此外,康熙帝推行的“新增人丁永不加税”的政策虽然号称仁政,使得人丁增加但税赋不加,给后代朝政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困难,幸亏他的继任人雍正帝比较有经济头脑,否则大清江山很可能因为一个穷字而改换门庭。 最终得分:95   5. 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 雍正 大清国一位难得的会当家的皇帝,接下的是他父亲的一个亏空的国库,雍正帝上台后先是实行了“摊丁入亩”的策略,然后采取了一系列火耗归公和反腐败的措施,社会经济得以提高,国家财政有所增加,为康雍乾盛世的延续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摊丁入亩政策彻底取消了延续几千年的人头税,使得自此之后,中国人口开始激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设立军机处和密折制度,加强集权,并在少数民族地区改土归流,裁撤土司,改为中央任命的官员,加强中央对少数民族的控制,雍正在位期间,西藏与青海正式纳入清帝国版图。起评分:95 继续父亲康熙帝的文字狱,而且愈演愈烈。-5 最终得分:90   6. 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 乾隆 乾隆帝是中国历史上实际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同时又被公认为最幸运的一个皇帝,他所继承的是他父亲苦心经营下来的充实的国库,所有的争位对手均由父亲替他摆平,这位没有经历过太多磨难的宝亲王自然养成了好大喜功的习惯。上任伊始,以宽猛相济的理念施政,先后平定新疆,蒙古,设置伊犁将军府,正式将新疆纳入帝国版图,延续了康雍乾盛世。起评分:100, 好大喜功,自封“十全老人”,大兴土木,六下江南,把父亲雍正帝苦心经营的国库挥霍了个干干净净。-5 中后期宠信和绅,造成了吏治的严重腐败,为清亡埋下了祸根,清代大规模的人民起义诸如白莲教,天地会等始于乾隆一朝。-5 将文字狱推向了高潮,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被彻底禁锢,乾隆朝出使中国的英使马嘎尔尼在日记中写到:“清政府的政策跟自负有关,它很想凌驾各国,但目光如豆,只知道防止人民智力进步。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一个专制帝国,几百年都没有什么进步,一个国家不进则退,最终它将重新堕落到野蛮和贫困状态,……清朝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5 最终得分:85   7. 仁宗 爱新觉罗-顒琰 嘉庆 嘉庆帝未即位时便深查和绅之奸,即位后立即查办和绅,充实了国库,同时他也的确想扭转乾隆中后期的国家走向衰落的颓势,打出了“咸与维新”的施政方针,但是从小接受保守教育的他坚持了闭关锁国的传统观念,对外来的事务仍然采取盲目排斥态度,使得中国与现代文明越来越远。同时嘉庆帝又是一个碌碌无为的皇帝,面对着白莲教和天理教的大规模起义,嘉庆帝虽屡下罪己诏,但是平乱乏术,甚至让天理教打进了紫禁城。清朝开始了所谓的“嘉庆中衰”。 最终得分:75   8. 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 道光 道光即位之时颇有一番振作之意,先是平定了西域浩罕汗国张格尔的叛乱,保证了西部边陲的稳定,随即痛下决心禁烟,与其父嘉庆的纸上谈兵不同,道光的禁烟令进行的相当彻底,委派林则徐为禁烟钦差前往广东。道光帝例行节俭,龙袍上都打了补丁,使得当时的朝廷之上群臣争相以衣袍上补丁多为荣,堪称清廷一大笑谈。然而道光帝的懦弱在随后爆发的中英鸦片战争中暴露的一览无遗,左右摇摆于战和之间,指挥御敌乏术,使得清军在原本火器上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多次贻误战机,最终割地赔款,开始了清廷卖国的时代,道光自知愧对祖先,死后未立功德碑。 最终得分:70   9. 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 咸丰 在位之时立志重振朝纲,提拔敢于任事的曾国藩,肃顺,革除道光朝的一批投降派,然而咸丰朝内有太平天国起义,外有英法联军入侵,使得这位皇帝所面临的局势困难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个人能力所能应对范围。面对着英法联军的入侵,咸丰帝没有像之后的埃塞俄比亚抗意的那份勇气与决心,战和不决,一步被动,步步被动,更加恶劣的是这位守土之君在大敌当前居然逃到热河去了,与明朝崇祯相比相差何止千里,这次逃跑的性质甚至恶劣于之后的光绪帝在八国联军入侵时的逃跑,因为光绪帝毕竟是在慈禧的要挟下逃跑的。此外这位皇帝宠信了一个足以影响和改变中国近代的女人,慈禧。 最终得分:60   10. 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 同治 同治帝属于比较幸运的帝王,即位之时,太平天国及其残余势力基本平定,德国和意大利正忙着统一,俄罗斯忙着农奴改革,日本也还在派钦差周游世界学习经验,同治一朝未遭受类似其父亲和祖父那样的大规模外敌入侵。使得清朝得以专心发展洋务,开始向近代化迈进,史称“同治中兴”。起评分:80 但是这些政绩都得归在摄政的西太后身上,同治帝在干嘛呢?寻花问柳,贵为天子却要到民间嫖妓,同治帝这段经历在中国封建帝王史上堪称一绝,自己也染上性病而死。-10 最终得分:70   11. 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 同治时期的新政到了光绪时代开始了试金石的过程,光绪即位之初便有清军在中法战争和收复新疆战争中的大获全胜,涌现出了以左宗棠和冯子材为代表的外战名将,尤其是中法战争甚至激起了法国政坛的动荡。然而已经习惯了求和的清廷居然主动求和,酿成了不败而败,令人惋惜。同时光绪帝又是位不幸的帝王,他在位的时代正是西方列强筹划瓜分世界的时代,这也注定了这位皇帝悲剧命运:先是在中日战争中一败涂地,使得清帝国在远东的霸主地位彻底崩溃,继而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惨败,终光绪一朝,对外战争中是胜也败,败也败,割地赔款达到了极致。凭心而论,光绪是有心改革的,百日维新即为明证,但是同他的祖父父辈一样,都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能力上不足,无法战胜朝廷中的以慈禧为代表的保守势力,在位末期只能在瀛台的钟声中憧憬着西太后能比自己先走一步,然而就连这一点,都算在了慈禧的后面。 最终得分: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