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长青:刘姥姥二进大观园 原因
刘广英的回答:
贾母和刘姥姥的交往是《红楼梦》后半部线索发展的重要引线,特别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有贾母之丧的重要伏笔。要言之,表现在三方面:第一,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本是因为一进荣国府受了恩惠来报答,打算放下那些新鲜农产品就走,她被挽留并参加大观园盛会,如周瑞家的所说是“竟投了这两个人的缘”。“这两个人”是凤姐和贾母。刘姥姥投了凤姐的缘,实际是凤姐投了刘姥姥的缘,就是第五回预示的巧姐命运:巧姐被狠舅奸兄卖进妓院,为刘姥姥所救,凤姐留余庆,“乘除加减,上有苍芎”;周瑞家的说刘姥姥跟贾母投缘“这可不是想不到天上缘分”。“天上缘分”是句很重的话,只有“木石前缘”与之有可比性。而刘姥姥被招待参加几次宴会,远不符合这句话的分量,实际上应该是贾母投了刘姥姥的缘,并对应到刘姥姥在贾府势败时葬贾母。无巧不成书,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后,贾府有两个人病了,一个是巧姐,一个是贾母。刘姥姥解释巧姐病因是“身上干净,眼睛又净”,后来巧姐偏偏落入世上最肮脏的角落;刘姥姥解释贾母病因是“不惯十分劳乏”,后来果然因为抄家这一比“劳乏”重的灾难而死。可以说,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埋下了小说后部情节的两条并行伏线:刘姥姥投凤姐的缘救巧姐,投贾母的缘葬贾母。 第二,贾母见刘姥姥时称“老亲戚”,是颇有社会经验的贵族老太太对贫苦老太太的客气称呼。后因巧姐与板儿联姻,刘姥姥成为贾府名副其实的亲戚,真正跟贾母对等的老亲戚,二进大观园贾母对刘姥姥的称呼预埋了后文伏线。 第三,因贾母介入,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从一进“打秋风”者,变成尊贵的座上客,表现在两个很蹊跷的细节上:其一,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竟然住在贾母处,成了荣国府“第一把手”的客人,而能 住贾母处的,是宝玉、黛玉、宝琴。其二,宴大观园刘姥姥被安排在贵宾位置,游园前就餐她“傍着贾母一桌”吃,游园后宴会,贾母西边是薛姨妈,东边是刘姥姥,刘姥姥之下是王夫人。刘姥姥竟然坐在王夫人之上!很不寻常。刘姥姥的位置当然根据贾母旨意安排,而这样安排说明贾母在跟刘姥姥交谈后,慧眼识人,肯定刘姥姥的智力不比“四大家族”常驻贾府的贵宾薛姨妈差。贾母跟贾府那些势利眼不同,她看人是着眼才智而不是地位和贫富,她八十大寿留下喜鸾和四姐时曾说:“我知道咱们家的男男女女都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未必把她两个放在眼里。有人小看了他们,我听见,可不饶。 二进荣国府,因为有了一进这个经验以后,有了这一层关系以后,二进荣国府曹雪芹就直接写刘姥姥见到了王熙凤,而且很快就见到了贾母。因为贾母正好想找个上岁数的老太太说说话,这样的话整个前面已经写过的就不写了,不重复了,这很高明。而且还有一点一进荣国府只写了一回,只占了一回的篇幅,二进荣国府,占了三回半,所以二进荣国府是刘姥姥跟贾府关系的最重要的部分,那么我们这个题目叫《穿针引线刘姥姥》,这个穿针引线的基本任务,在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里面,表现得就更加充分了。二进荣国府,有四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通过刘姥姥的眼光和活动写出大观园之大、之豪华、之美丽。那么这个大观园的规模这么大,你怎么才能把它的各个景点它的美丽豪华介绍出来,主要是通过两个活动,一个就是17、18回贾政带着贾宝玉和一帮卿客去验收。验收的时候呢,到了好几个景点,那么十七十八回一方面是介绍大观园;另一方面,为了表现贾宝玉的才华。可是如果十七、十八回,把大观园都介绍了,大家就会觉得比较单调,而且那时候大观园没有住人,所以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它和贾政验收的时候,参观大观园有几个很大的不同。
吴铮铮的回答:
可能是因为第一次来荣国府时,贾家人对她不错,还给她钱帮她度过难关,因她心地善良,知恩图报,所以瓜果丰收时,来贾府道谢吧!也可能她又有事相求?
彭立的回答:
我个人觉得她还是想从贾家得到一些好处吧,例如衣服、钱财等。
超文的回答:
表面上是送些刚下来的新鲜的蔬菜,以表达谢意【一进时给了20两银子等等】。实际上得到了更多的贾府的回赠,我个人认为,两者原因皆有,很难说哪个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