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步:关东、关西、关南、关北都指的是什么地方?
廉伟的回答:
1、关东
关中的主体是渭河平原,位于中国地理第二阶梯之上,主要分布在陕西中部。南面是秦岭,北方是鄂尔多斯高原,西部是陇东高原,东边是黄河。这种山间谷地的地形,人们能够在四方筑关以自守。
函谷关、武关、散关、萧关分别扼守渭河平原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因此这里又被称为“关中”。
2、关右
为解除长安西北两面的军事威胁,汉武帝驱逐匈奴,收复河套,开拓河西。这个时候,“关西”就取代“关中”来称呼函谷关以西的广阔土地。
随着函谷关的兴衰,关西的范围也略有增减。汉初为加强对关东的控制,着力经营荥阳和敖仓,函谷关的地位开始下降。公元前114年,汉武帝在河南新安修建函谷新关,旧关从此废弃。鉴于新关深入关东容易绕过,曹操便在旧关以西修筑潼关来作为关东、关西的分界线。
等到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关西”的说法便彻底取消。
3、关南
以太行山北部支脉为分界线,燕云十六州实际上被分成两部分。幽、蓟、瀛、莫、涿、檀、顺等七州坐落在燕山山脉附近,因此被称为“山前”。剩余九州位于大同盆地,是为“山后”。其中瀛州和莫州虽然归属“山前”,但却位于河北平原,是一个突出部,易攻难守。
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利用辽国内乱的机会出兵北伐。周军一举收复了瀛、莫二州,并夺取辽国新置的宁州。
这三州无险可守,所以辽人在三州北面修建了瓦桥、益津、淤口三关作为屏蔽,也一并被周军夺取。柴荣夺取的这三州十七县,宋朝统称为“关南”。
黄萌的回答:
1、关东
关中的主体是渭河平原,位于中国地理第二阶梯之上,主要分布在陕西中部。南面是秦岭,北方是鄂尔多斯高原,西部是陇东高原,东边是黄河。这种山间谷地的地形,人们能够在四方筑关以自守。
函谷关、武关、散关、萧关分别扼守渭河平原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因此这里又被称为“关中”。
2、关右
为解除长安西北两面的军事威胁,汉武帝驱逐匈奴,收复河套,开拓河西。这个时候,“关西”就取代“关中”来称呼函谷关以西的广阔土地。
随着函谷关的兴衰,关西的范围也略有增减。汉初为加强对关东的控制,着力经营荥阳和敖仓,函谷关的地位开始下降。公元前114年,汉武帝在河南新安修建函谷新关,旧关从此废弃。鉴于新关深入关东容易绕过,曹操便在旧关以西修筑潼关来作为关东、关西的分界线。
等到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关西”的说法便彻底取消。
3、关南
以太行山北部支脉为分界线,燕云十六州实际上被分成两部分。幽、蓟、瀛、莫、涿、檀、顺等七州坐落在燕山山脉附近,因此被称为“山前”。剩余九州位于大同盆地,是为“山后”。其中瀛州和莫州虽然归属“山前”,但却位于河北平原,是一个突出部,易攻难守。
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利用辽国内乱的机会出兵北伐。周军一举收复了瀛、莫二州,并夺取辽国新置的宁州。
这三州无险可守,所以辽人在三州北面修建了瓦桥、益津、淤口三关作为屏蔽,也一并被周军夺取。柴荣夺取的这三州十七县,宋朝统称为“关南”。
选择离开的回答:
你好! 关东边是大别山,关西边是桐柏山,湖北在关南,河南在关北,关南关北都是一马平川,独有这里奇崛险要,成了一个咽喉地段。 如有疑问,请追问。
李建成的回答:
关中——初指函谷关以西地,其后或专指关中盆地。后来又有众关之中之说,即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 关内——唐有关内道,东至黄河,西到陇山、六盘山,南到秦岭,北接沙漠。玄宗开元时划出一部分为京畿道。 关右——即关西,古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关东——①汉唐等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②旧以辽、吉、黑为关东,此关乃山海关。 关南——北宋指瓦桥、益津、淤口三关以南地区。
吴天石的回答:
南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