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推扬网

孙弘民:什么是设问句?举个例子说明。

admin
2020/08/11 18:41:57

陈伟宁的回答:

设问句——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根据内容的需要,设问可以采取连用的形式。 设问句举例: 1.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说明:首先提问,什么叫自律?然后再在后面自己回答了自律的含义。 2.什么是合作?合作就是像铁三角一样互相协作。 3.吴邪一行人去了巴丹吉林沙漠,单是为了观赏风景吗?他是来倒斗,来找明器的。 扩展资料: 设问句的意义和作用: (1)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2)设问句强烈的表达了句子的主要内容。 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吸引读者。 设问句与反问句的区别: (1)设问句式是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例:数学难吗?其实不难。 (2)反问句是疑问句,实际上说话者是在强调某种肯定或否定的答案,也就是明知故问。这类句式常和“难道”、“怎么”等反问词联接。通常答案就在句子当中。例:"难道数学有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不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设问句

霞光四射的回答:

自问自答,典型的设问句。 比如, 这是个设问句吗?是吧! 你在看动画片?应该是。

何光远的回答:

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根据内容的需要,设问可以采取连用的形式。? 有的文章直接用设问做标题,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的用在一段或一节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至于在说理文章中,为了使论证深入,在关键性的内容上,设问说理,更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不管设问出现在文章的哪个部分上,也不管它以什么形式出现,总的来说,它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设问要用得恰倒好处,也就是要用在必要的地方,用在必要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例如: 1、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2、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闷神张起灵。 3、学好考古一定要了解地理吗?一定要。 4、这瓶饮料是谁买来的?原来是吴邪买来的。 扩展资料 设问句与反问句的区别: 1、设问句应与反问句分别开 设问句式是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 例:数学难吗?其实不难。 2、反问句是疑问句,实际上说话者是在强调某种肯定或否定的答案,也就是明知故问。这类句式常和“难道”、“怎么”等反问词联接。通常答案就在句子当中。 例:"难道数学有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不难。 陈述句:数学不难。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设问句

张瑜平的回答:

问句 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就叫做设问句。 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例子(1):甚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例子(2):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例子(3):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例子(4):这道题真的那么难做么?我看很好做。 例子(5)难道这件事很难办到吗?不,是你自己心不在焉! 例子(6) 他真的很坏吗?不是的,是你没有看透他! 例子(7) 学好语文要背书吗?一定要! 设问句强烈的表达了句子的主要内容. 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陈宏道的回答:

问句 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就叫做设问句。 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例子(1):甚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例子(2):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例子(3):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例子(4):这道题真的那么难做么?我看很好做。 例子(5)难道这件事很难办到吗?不,是你自己心不在焉! 例子(6) 他真的很坏吗?不是的,是你没有看透他! 例子(7) 学好语文要背书吗?一定要! 设问句强烈的表达了句子的主要内容. 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