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推扬网

庄焱:女诗人的故事,成就,精神品格

admin
2020/08/11 18:21:41

张国富的回答: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原名卢西拉。17岁那年,她爱上了一位贵族青年,不能自拔时,他却移情别恋……这一生仅有的一次爱情让她肝肠寸断,但她却因此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将个人文学上的成就归结为一段爱情,这在诺奖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爱情啊,像树上的刺” 1889年,有一个名叫卢西拉的孩子出生在智利北部一个名为维库尼亚的秀丽小镇。1906年,17岁的卢西拉受聘成了坎特拉小学的一名教师。 她有着修长的身段,白净的皮肤,婴儿般稚气的脸庞。虽然没有钱买昂贵的衣服,但这天她还是精心打扮了一番。因为这是她毕生第一次约会。 她坐在广场的木椅上,旁边是一颗带刺的大树。这会儿,她都能听见自己“砰砰”的心跳声,天呐,他不会不来吧?卢西拉还是有些不自信。 “他来了,他来了,我看见他向我走来了,他像个王子,不,比王子还要英俊!”初恋的年轻姑娘又惊又喜,好像进入了一个美妙世界。她觉得与“王子”的相逢是天意—— 前不久,一个满天星斗的夜晚,她意外地遇上了一个很帅气又举止文雅的男人。在卢西拉的眼里,他性格欢快,为人随和,说起话来略带腼腆的样子真是可爱极了。 这个22岁的男子名叫罗梅里奥·卡尔瓦哈拉,有着贵族的高贵身份。他是“土生白人”,也是智利第一任总统的后代。罗梅里奥的大哥继承了父亲的庄园,因罗梅里奥拒绝打理家族生意,所以就在铁路上担任了行李房管理员的工作。 只见,罗梅里奥友好地轻握了一下她的指尖:“感谢上帝让我认识你,可爱的姑娘!”卢西拉顿时幸福得头晕,他离她那么近,她似乎闻到了他身上散发的气息。卢西拉的心被他涨得满满的,一行行朴实自然、如山泉般的诗句在内心流淌: “当我们靠着一棵带刺的树, 相对无言,彼此倾心, 爱情啊,像树上的刺, 用她的芬芳把我们穿在一起!” 但同时,如修女般安静的卢西拉又是那样的自卑。三岁时,父亲便弃家出走,家庭由此陷入困顿,她也因此失去了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机会。卢西拉的所有知识都来自担任小学教员的同父异母姐姐。然而,更大的不幸又接踵而至,给她的一生都蒙上了巨大的阴影。 那是在她7岁那年,一个平时很熟悉的邻家小伙竟强暴了她。短短几分钟,让她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想象瞬间湮灭。从此,小卢西拉变得自卑而敏感,在今后的一生中,她都对“性”有着莫名的恐惧与厌恶。 这样难以启齿的经历总是萦绕在她的思想里,所有的美好只能在臆想中膨胀,她写下了一封封炽热的情书:“从没有一个男人像您一样使我如此辗转反侧,让我充满痛苦”,她经常忐忑不安,暗夜不寐。 英俊的罗梅里奥也爱上了这个目光清澈却又敏感的女孩,他承诺要娶她为妻。情难自控时,他要吻她,完完整整地拥有她,但没想到卢西拉当即挣脱了他的怀抱,无比认真地说:“一个怀着爱的人,在被吻时,她的爱情要求地久天长……” 卢西拉对肉欲的坚决抵制及对爱情的执着让罗梅里奥震惊了!少女炽热的爱突然让他有些许害怕,甚至想要逃掉。 某天,卢西拉一如往常般去铁路上探望罗梅里奥,然而,令她难以置信的是,罗梅里奥怀里却拥着别的女子。原来,他早已另结新欢! 爱,是惊天动地的诗作 罗梅里奥的这位新女友,家室富裕,与罗梅里奥家的贵族身份,门当户对,双方家长已经开始谈婚论嫁了。一下子从热恋的高空被狠狠摔入失恋的低谷,她的诗也仿佛被刺的心般在流血;她嫉妒、怨恨并诅咒着,像发毒誓一样宣告此生与爱情的决裂: “如果你不和我一起行走,   上天会叫你失去阳光…… 在死神的宫中有一座星宿, 你会明白它在洞察着我们, 谁背叛了,谁就被星星带走” 然而,令卢西拉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因为一时之愤写下的诗句却像玛雅人的预言一样,让抛弃他的爱人出现了悲剧性的结局。 就在卢西拉撞见他们“当着我的面相爱”后第15天,罗梅里奥真的失去了生命——他因把一笔公款借给了朋友,朋友却未能及时还钱,这时候,如果去向庄园主大兄长求助,已经来不及了。一向循规蹈矩的他,觉得这是一件难堪的事情,自己高贵的身份决不能背负一个“挪用公款”的罪名,于是开枪自杀。 他死后,在他的口袋里,人们发现了一张准备寄给卢西拉的明信片。显然,他已经后悔了,但错误已经铸成,他再也回不了头。 痛苦万分的卢西拉怀着极度的悲伤,在凄冷的月光下,悄悄来到恋人的壁龛前,向上帝发出了最凄切的《祈求》: “凶猛的野兽也会眼泪汪汪, 连你用顽石造就的山岗。 也要用白雪皑皑的眼睑哭泣: 整个大地都会知道你已经将他原谅!” 呻吟般的呓语,如同烈焰一样炽热。然而,斯人已逝,她决定离开伤心地,来到首都圣地亚哥,投身到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中;同时,她将自己的心埋葬在了这墓穴中…… 1914年,智利的文艺家协会举办了首届圣地亚哥“花节诗歌比赛”。卢西拉以“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为笔名,带着她为自杀而逝的罗梅里奥所作的三首《死的十四行诗》参赛并拔得头筹。评委当场诵读了那让人颤栗的诗句,狂热的爱,混合着深挚的恨: “你会感到有人在掘墓, 又一个沉睡的女人来到你寂静的身边, 当人们把我埋葬, 我们便可以滔滔不绝地倾诉!” 从此,卢西拉在诗界一发不可收拾。于是,那段已经尘封的往事又被评论界大肆宣扬开。她纪念亡人的诗作更让这段爱情故事惊艳无比。著名文学家安德森·因贝特说:“这是无限的、火焰般、血淋淋的爱。”一个伟大的爱情神话诞生了! 然而,卢西拉不愿意自己的伤口敞露在世俗的流言中,她远赴墨西哥,参与了墨西哥教育改革,又辗转游历欧美各地,并被智利派往葡萄牙、法国、巴西担任领事。西班牙内战的战火让她的心充满了怜悯,那些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的孩子更让她觉得自己有责任重塑自我。 在这期间,她出版了诗集《柔情》《绝望》以及献给孤儿们的《塔拉》,后期的诗作渐渐超脱了个人情爱。但那些为悼念情人所作的诗篇《祈求》《死的十四行诗》等却让她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1945年,当瑞典学院院士亚尔玛·古尔伯格三遍喊到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时,她才如梦一场般,从那段伤心欲绝的爱情往事中惊醒。她不敢相信,当年那个清苦的乡村教师,那个饱受一生痛苦的人,将要在热烈的掌声中,接受全世界最高荣誉的奖赏。 在诺贝尔奖授词中,这样写着:“20岁的米斯特拉尔决定了自己一生的命运,她对一个铁路雇员产生了炽热的爱。关于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我们所知甚少,只知道那个雇员辜负了她·····从此,在这贫瘠、枯黄的智利山谷中,升起了一个伟大的声音。卢西拉·戈多伊·阿尔卡亚迦也成了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这位本来无足轻重的乡村女教师一步步登上了拉丁美洲精神皇后的宝座。” 这次仅有的、唯一的、也是致命的爱,让米斯特拉尔终身未嫁。然而,她凄美的心房却孕育出了不朽的诗篇,至今让所有读到她诗的人为之战栗

王佳瑶的回答: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原名卢西拉。17岁那年,她爱上了一位贵族青年,不能自拔时,他却移情别恋……这一生仅有的一次爱情让她肝肠寸断,但她却因此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将个人文学上的成就归结为一段爱情,这在诺奖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爱情啊,像树上的刺” 1889年,有一个名叫卢西拉的孩子出生在智利北部一个名为维库尼亚的秀丽小镇。1906年,17岁的卢西拉受聘成了坎特拉小学的一名教师。 她有着修长的身段,白净的皮肤,婴儿般稚气的脸庞。虽然没有钱买昂贵的衣服,但这天她还是精心打扮了一番。因为这是她毕生第一次约会。 她坐在广场的木椅上,旁边是一颗带刺的大树。这会儿,她都能听见自己“砰砰”的心跳声,天呐,他不会不来吧?卢西拉还是有些不自信。 “他来了,他来了,我看见他向我走来了,他像个王子,不,比王子还要英俊!”初恋的年轻姑娘又惊又喜,好像进入了一个美妙世界。她觉得与“王子”的相逢是天意—— 前不久,一个满天星斗的夜晚,她意外地遇上了一个很帅气又举止文雅的男人。在卢西拉的眼里,他性格欢快,为人随和,说起话来略带腼腆的样子真是可爱极了。 这个22岁的男子名叫罗梅里奥·卡尔瓦哈拉,有着贵族的高贵身份。他是“土生白人”,也是智利第一任总统的后代。罗梅里奥的大哥继承了父亲的庄园,因罗梅里奥拒绝打理家族生意,所以就在铁路上担任了行李房管理员的工作。 只见,罗梅里奥友好地轻握了一下她的指尖:“感谢上帝让我认识你,可爱的姑娘!”卢西拉顿时幸福得头晕,他离她那么近,她似乎闻到了他身上散发的气息。卢西拉的心被他涨得满满的,一行行朴实自然、如山泉般的诗句在内心流淌: “当我们靠着一棵带刺的树, 相对无言,彼此倾心, 爱情啊,像树上的刺, 用她的芬芳把我们穿在一起!” 但同时,如修女般安静的卢西拉又是那样的自卑。三岁时,父亲便弃家出走,家庭由此陷入困顿,她也因此失去了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机会。卢西拉的所有知识都来自担任小学教员的同父异母姐姐。然而,更大的不幸又接踵而至,给她的一生都蒙上了巨大的阴影。 那是在她7岁那年,一个平时很熟悉的邻家小伙竟强暴了她。短短几分钟,让她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想象瞬间湮灭。从此,小卢西拉变得自卑而敏感,在今后的一生中,她都对“性”有着莫名的恐惧与厌恶。 这样难以启齿的经历总是萦绕在她的思想里,所有的美好只能在臆想中膨胀,她写下了一封封炽热的情书:“从没有一个男人像您一样使我如此辗转反侧,让我充满痛苦”,她经常忐忑不安,暗夜不寐。 英俊的罗梅里奥也爱上了这个目光清澈却又敏感的女孩,他承诺要娶她为妻。情难自控时,他要吻她,完完整整地拥有她,但没想到卢西拉当即挣脱了他的怀抱,无比认真地说:“一个怀着爱的人,在被吻时,她的爱情要求地久天长……” 卢西拉对肉欲的坚决抵制及对爱情的执着让罗梅里奥震惊了!少女炽热的爱突然让他有些许害怕,甚至想要逃掉。 某天,卢西拉一如往常般去铁路上探望罗梅里奥,然而,令她难以置信的是,罗梅里奥怀里却拥着别的女子。原来,他早已另结新欢! 爱,是惊天动地的诗作 罗梅里奥的这位新女友,家室富裕,与罗梅里奥家的贵族身份,门当户对,双方家长已经开始谈婚论嫁了。一下子从热恋的高空被狠狠摔入失恋的低谷,她的诗也仿佛被刺的心般在流血;她嫉妒、怨恨并诅咒着,像发毒誓一样宣告此生与爱情的决裂: “如果你不和我一起行走,   上天会叫你失去阳光…… 在死神的宫中有一座星宿, 你会明白它在洞察着我们, 谁背叛了,谁就被星星带走” 然而,令卢西拉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因为一时之愤写下的诗句却像玛雅人的预言一样,让抛弃他的爱人出现了悲剧性的结局。 就在卢西拉撞见他们“当着我的面相爱”后第15天,罗梅里奥真的失去了生命——他因把一笔公款借给了朋友,朋友却未能及时还钱,这时候,如果去向庄园主大兄长求助,已经来不及了。一向循规蹈矩的他,觉得这是一件难堪的事情,自己高贵的身份决不能背负一个“挪用公款”的罪名,于是开枪自杀。 他死后,在他的口袋里,人们发现了一张准备寄给卢西拉的明信片。显然,他已经后悔了,但错误已经铸成,他再也回不了头。 痛苦万分的卢西拉怀着极度的悲伤,在凄冷的月光下,悄悄来到恋人的壁龛前,向上帝发出了最凄切的《祈求》: “凶猛的野兽也会眼泪汪汪, 连你用顽石造就的山岗。 也要用白雪皑皑的眼睑哭泣: 整个大地都会知道你已经将他原谅!” 呻吟般的呓语,如同烈焰一样炽热。然而,斯人已逝,她决定离开伤心地,来到首都圣地亚哥,投身到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中;同时,她将自己的心埋葬在了这墓穴中…… 1914年,智利的文艺家协会举办了首届圣地亚哥“花节诗歌比赛”。卢西拉以“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为笔名,带着她为自杀而逝的罗梅里奥所作的三首《死的十四行诗》参赛并拔得头筹。评委当场诵读了那让人颤栗的诗句,狂热的爱,混合着深挚的恨: “你会感到有人在掘墓, 又一个沉睡的女人来到你寂静的身边, 当人们把我埋葬, 我们便可以滔滔不绝地倾诉!” 从此,卢西拉在诗界一发不可收拾。于是,那段已经尘封的往事又被评论界大肆宣扬开。她纪念亡人的诗作更让这段爱情故事惊艳无比。著名文学家安德森·因贝特说:“这是无限的、火焰般、血淋淋的爱。”一个伟大的爱情神话诞生了! 然而,卢西拉不愿意自己的伤口敞露在世俗的流言中,她远赴墨西哥,参与了墨西哥教育改革,又辗转游历欧美各地,并被智利派往葡萄牙、法国、巴西担任领事。西班牙内战的战火让她的心充满了怜悯,那些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的孩子更让她觉得自己有责任重塑自我。 在这期间,她出版了诗集《柔情》《绝望》以及献给孤儿们的《塔拉》,后期的诗作渐渐超脱了个人情爱。但那些为悼念情人所作的诗篇《祈求》《死的十四行诗》等却让她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1945年,当瑞典学院院士亚尔玛·古尔伯格三遍喊到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时,她才如梦一场般,从那段伤心欲绝的爱情往事中惊醒。她不敢相信,当年那个清苦的乡村教师,那个饱受一生痛苦的人,将要在热烈的掌声中,接受全世界最高荣誉的奖赏。 在诺贝尔奖授词中,这样写着:“20岁的米斯特拉尔决定了自己一生的命运,她对一个铁路雇员产生了炽热的爱。关于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我们所知甚少,只知道那个雇员辜负了她·····从此,在这贫瘠、枯黄的智利山谷中,升起了一个伟大的声音。卢西拉·戈多伊·阿尔卡亚迦也成了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这位本来无足轻重的乡村女教师一步步登上了拉丁美洲精神皇后的宝座。” 这次仅有的、唯一的、也是致命的爱,让米斯特拉尔终身未嫁。然而,她凄美的心房却孕育出了不朽的诗篇,至今让所有读到她诗的人为之战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