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荣年:周邦彦的苏幕遮中否和浦读音问题
杨明哲的回答:
你还真说对了,否、浦现在念是不押韵的,它在宋朝才押韵,周邦彦就是宋人(宋以前的唐,宋以后的元也不押韵)。在唐代的音韵体系中,否[piu]属尤韵,浦[pho]属模韵,到了宋朝以后尤韵的轻唇音字与鱼虞模三韵合流,所以才押韵。其时否读fu,浦读pu。元以后否字和今天的fou音已经很像,于是这两个字就又不能押韵了。可以举两个宋词例证: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贺新郎·刘克庄》)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辛弃疾》) 当然,这里说的是宋词,宋词基本是反映宋朝实际语音的,但是写律诗、绝句就不同,必须按照隋朝陆法言《切韵》系韵书(平水韵就是这类韵书)那里传下来的音韵,所以即便是宋朝人写的诗,一般情况下也不会让否和浦押韵。
谭玉龙的回答:
你还真说对了,否、浦现在念是不押韵的,它在宋朝才押韵,周邦彦就是宋人(宋以前的唐,宋以后的元也不押韵)。在唐代的音韵体系中,否[piu]属尤韵,浦[pho]属模韵,到了宋朝以后尤韵的轻唇音字与鱼虞模三韵合流,所以才押韵。其时否读fu,浦读pu。元以后否字和今天的fou音已经很像,于是这两个字就又不能押韵了。可以举两个宋词例证: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贺新郎·刘克庄》)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辛弃疾》) 当然,这里说的是宋词,宋词基本是反映宋朝实际语音的,但是写律诗、绝句就不同,必须按照隋朝陆法言《切韵》系韵书(平水韵就是这类韵书)那里传下来的音韵,所以即便是宋朝人写的诗,一般情况下也不会让否和浦押韵。
纵横捭阖的回答:
古音是不能用现代拼音注解的,但既然是押韵那么字的韵母肯定是一致的。
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huai),乡音无改鬓毛衰(shuai)。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lai)。
借鉴此,由《苏幕遮》中压的是《词林正韵》第四部可以推断:五月渔郎相忆否(fu)?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pu)。
白帆的回答:
哪篇啊 贴出来看看 本来韵律这个问题 都是当时的音韵构成的押韵 不能用今天的普通话去衡量 古代音韵分平上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