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斌:“自挂东南枝”是什么意思?
吴文忠的回答:
在向着东南的树枝上吊自尽。
出自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作者未知。
节选如下: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译文如下:
焦仲卿听到刘兰芝投水自杀这件事,心里知道(从此与刘兰芝)永远离别了,在庭院里的树下徘徊了一阵,自己就在向着东南的树枝上吊死了。
焦刘两家要求合葬,于是把两个人合葬在华山旁边。(在坟墓的)东西两旁种上松柏,(在坟墓的)左右两侧种上梧桐,(这些树)条条树枝互相覆盖着,片片叶子互相连接着。
树中有一对飞鸟,它们的名字叫做鸳鸯,仰头相互对着叫,天天夜里直叫到五更。走路的人停下脚步听,寡妇听见了,从床上起来,心里很不安定。多多劝告后世的人,把这件事作为教训,千万不要忘记啊!
如初岁月的回答:
出自于一首歪歪流行歌曲,,百搭句什么的,形容某件事让人悲催的想自杀。少壮不努力,不如自挂东南枝。采菊东篱下,自挂东南枝。听君一席话,自挂东南枝,亲朋无一字,自挂东南枝。人生在世不诚意,不如自挂东南枝!
少壮不努力 不如自挂东南枝 去年今日此门中 映日荷花别样红 飞流直下三千尺 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一别西风又一年 明朝散发弄扁舟 载将离恨过江南 在河之洲 月上柳梢头 独上兰舟 问君能有几多愁 却道天凉好个秋 青青河畔草 二月春风似剪刀 花落知多少 今日少年明日老 空山新雨后 自挂东南枝 欲穷千里目 自挂东南枝 亲朋无一字 自挂东南枝 人生在世不称意 不如自挂东南枝 秋风肃肃晨风飔 菊残犹有傲霜枝 廉颇老矣 宛转蛾眉能几时 举杯邀明月 一枝红杏出墙来 低头思故乡 一枝红杏出墙来 采菊东篱下 一枝红杏出墙来 侯门一入深似海 n枝红杏出墙来 车辚辚 马萧萧 红杏枝头春意闹 桃之夭夭 且向花间留晚照 日边红杏倚云栽 蓬门今始为君开 仰天大笑出门去 无人知是荔枝来 卧龙跃马终黄土 美人帐下犹歌舞 蓬莱文章建安骨 此时有子不如无 诗书万卷 落纸如云烟 下笔千言 须无一字不用典 离题万里若等闲 爷娘闻女来 举身赴清池 阿姊闻妹来 自挂东南枝 小弟闻姊来 琵琶声停欲语迟 横眉冷对千夫指 安能辨我是雄雌 亲射虎 看孙郎 一见知君即断肠 置彼周行 一树梨花压海棠 问君何所之 宣城太守知不知 危楼高百尺 宣城太守知不知 此物最相思 宣城太守知不知 江州司马青衫湿 宣城太守知不知 红酥手 将进酒 你既无心我便休 雨疏风骤 韶华不为少年留 东风不与周郎便 遍插茱萸少一人 夜深忽梦少年事 惟梦闲人不梦君 后宫佳丽三千人 铁杵磨成绣花针 出师未捷身先死 分明怨恨曲中论 满园春色关不住 芦橘杨梅次第开 病中垂死惊坐起 笑问客从何处来 欲得周郎顾 从此君王不早朝 春眠不觉晓 从此君王不早朝 无端嫁得金龟婿 从此君王不早朝 轻拢慢捻抹复挑 从此君王不早朝 长亭外 古道边 一行白鹭上青天 争渡争渡 栗深林兮惊层巅 道路阻且长 不如高卧且加餐 人生不相见 不如高卧且加餐 驱车登古原 不如高卧且加餐 蒌蒿满地芦芽短 不如高卧且加餐 思悠悠 恨悠悠 独立小楼风满袖 知否知否 与尔同销万古愁王红星的回答:
“自挂东南枝”的意思是自己将自己吊死在东南边的树枝上了。
1. 出处:这句话出自汉代的《孔雀东南飞》,具体原文如下: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2. 译文:
府吏听到了这件事,心里知道这就是永远的别离,于是来到庭院大树下徘徊了一阵,自己吊死在东南边的树枝。
两家要求将他们夫妻二人合葬,结果合葬在华山旁。坟墓东西两边种植着松柏,左右两侧栽种梧桐。各种树枝枝枝相覆盖,各种树叶叶叶相连通。中间又有一对双飞鸟,鸟名本是叫鸳鸯,它们抬起头来相对鸣叫,每晚都要鸣叫一直叫到五更。过路的人都停下脚步仔细听,寡妇惊起更是不安和彷徨。我要郑重地告诉后来的人,以此为鉴戒千万不要把它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