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春燕:写红军肃反时期的小说
王雪莹的回答:
没有专门描写红军肃反时期的小说,原因不说楼主也应该明白。 只是在某些描写红军时期的小说和文艺作品中捎带着有这样的情节和内容,但也不是主线。 据史料记载: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全国各个红色根据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肃反。赣西南苏区肃清AB团时,屠杀7万多红军。红二十军干部被中央红军大部队包围聚歼,副排长以上的700多名干部被集体杀戮。
杨琪的回答:
没有专门描写红军肃反时期的小说,原因不说楼主也应该明白。 只是在某些描写红军时期的小说和文艺作品中捎带着有这样的情节和内容,但也不是主线。 据史料记载: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全国各个红色根据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肃反。赣西南苏区肃清AB团时,屠杀7万多红军。红二十军干部被中央红军大部队包围聚歼,副排长以上的700多名干部被集体杀戮。
李沛霖的回答:
肃反小说选(1949-1979) 群众出版社 1979年10月第1版 1979年11月第1次印刷 印数000001-220000册 定价不详(被卖旧书的人抠掉) 美是不可靠的 记得小时候,我有一个塑料壳的日记本,专门用来抄录一些我认为写得好的句子。例如这样的:“春天提早地降临到边地,庭院里的花木,芬芳馥郁,百卉争艳”。这些句子是否真的写得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少年在抄录这些句子时那种近乎圣洁的心情。 我生于文革年间。上学前家里给我订阅的第一份杂志是《红小兵》。最早看到的电影是朝鲜人民共和国出品的《卖花姑娘》,看的时候据说才3岁的我哭得很伤心;还有《原形毕露》这样的反特片。最早阅读记诵的标语口号是“反击右倾翻案风”和“走资派还在走”。最早学习到的理论是“水浒好,好就好在投降”,可怜年幼的我不懂得反讽这样的修辞手法,百思不得其解。最早看到的招贴画是八大样板戏和江青同志出席党的大会的照片(要承认,红色娘子军穿的那种裤子还是很性感的)。 要承认,这些,就是我们的启蒙。革命英雄主义的美学启蒙。文学启蒙。情感启蒙,及性启蒙。我们这一代人,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是有原因的。 第一段引用的那个句子来自一本《肃反小说选(1949-1979)》。“肃反”这样的词语,现在已经不用了。肃反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反特。反特片很好看。我们看过大量的反特电影,这是当年最好看的一种电影。《黑三角》里的主题歌“边疆的泉水清又清”多好听啊。要承认,不管是什么内容的东西都可以形成自己的美学,把人绕进去。美学是不可靠的。美是不可靠的。依此类推,怀旧是没有道德标准的,怀旧也就是一种生理现象而已,完全不靠谱。 望采纳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