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群:鉴真东渡日本,(古文)注释,解释,原文。
特灵通的回答:
原文 唐高⑴僧鉴真,本姓淳于,扬州江阳⑵人,年十四出家为僧。稍⑹长,遍游长安、洛阳,寻问名师,专研戒律⑶。天宝元年⑷,应日僧普照辈延,东渡日本。然东海风骤⑺浪高,或⑻船覆⑼,或粮匮⑽,或失向,历十二载,五渡未成。其实僧目盲,唯至不渝⑾。天宝十二年,竟⑿至日,翌年与奈良⑸东建戒台,授戒法。 译文 唐朝有个有名望的和尚叫鉴真,本名叫淳于,是扬州江阳人,14岁出家当和尚。渐渐长大,周游长安与洛阳,拜访名师,专门研究佛教清规戒律。在天宝元年,接受日本普照和尚的邀请,从东海去日本。但是东海风急浪高,有时翻船、有时缺少粮食、有时失去方向(迷路)。经历了12年,5次渡海都没有成功。那时鉴真已经失明,但志向始终没变。天宝十二年,终于到达日本。第二年在奈良东面建起了戒台,教授佛教的清规戒律。 注释 ⑴高:此指有名望。 ⑵江阳:古县名,今江苏扬州市。 ⑶戒律:指佛教的清规戒律。 ⑷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天宝”是唐玄宗的年号。 ⑸奈良:日本城市名。 ⑹稍:渐渐。 ⑺骤:急。 ⑻或:有时。 ⑼覆:倾翻。 ⑽匮:缺少。 ⑾渝:改变。 ⑿竟:最终。
经验分享互联网动态
更多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