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良波:西周时期出现的“十五国风”是指什么?
陶某的回答:
十五国风绝大部分是周室东迁以后到春秋中叶的作者,大部分是民歌。 十五国风——“风”的含义: 《诗大序》最早政治解释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以风来比喻王者教化——唐代孔颖达从其说。 宋代,郑樵的《六经奥论》始从音乐上来解释风:“风土之音曰风。” 宋代朱熹也有类似的解释:“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 近代从郑朱之说,认为“风”即“土风”,即不同地区地方音乐。 十五国风,即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目录: 南区--《周南》、《召南》、《陈风》 西区--《秦风》、《豳风》 北区--《魏风》、《唐风》 中区--《郑风》、《卫风》、《邶风》、《鄘风》、《王风》、《桧风》、《曹风》 东区--《齐风》
杨壹琳的回答:
十五国风即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 期间又分为 东 南 西 北 中 五大文学区域: 东区:《齐风》代表作:鸡鸣 齐富甲东海,士农工商贾云集,文风开放。其诗善于夸饰,舒缓深远,节奏疏宕。大国之风 。南区:又有《周南》、《召南》、《陈风》代表作:周南之关雎、桃夭、采蘩 陈风之月出二南有《楚辞》之源之说,诗中,多表现女性劳动、恋爱、思夫等生活与情感,还有一些礼俗诗(贺新婚、祝多子等)。《陈风》多半是关于恋爱婚姻的诗。西区:《秦风》、《豳风》代表作:秦风之蒹葭、终南、黄鸟、无衣 豳风之七月、东山,其中七月是诗经中最长的篇目。《秦》诗中多尚武精神、杀伐之音,朱熹《诗集传》:“秦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死。”清新朴素,简洁质实,刚毅健朗。北区:《魏风》、《唐风》代表作:唐风之褒羽 魏风之伐檀、硕鼠 多讽刺、揭露性,诗中多沉郁悲慨之气。 中区:《郑风》、《卫风》、《邶风》、《鄘风》、《王风》、《桧风》、《曹风》代表做:郑风之野有蔓草、子矜、女曰鸡鸣 邶风之谷风、式微、静女 鄘风之载驰、相鼠 卫风之硕人、氓、木瓜 王风之...十五国风即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 期间又分为 东 南 西 北 中 五大文学区域: 东区:《齐风》代表作:鸡鸣 齐富甲东海,士农工商贾云集,文风开放。其诗善于夸饰,舒缓深远,节奏疏宕。大国之风 。南区:又有《周南》、《召南》、《陈风》代表作:周南之关雎、桃夭、采蘩 陈风之月出二南有《楚辞》之源之说,诗中,多表现女性劳动、恋爱、思夫等生活与情感,还有一些礼俗诗(贺新婚、祝多子等)。《陈风》多半是关于恋爱婚姻的诗。西区:《秦风》、《豳风》代表作:秦风之蒹葭、终南、黄鸟、无衣 豳风之七月、东山,其中七月是诗经中最长的篇目。《秦》诗中多尚武精神、杀伐之音,朱熹《诗集传》:“秦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死。”清新朴素,简洁质实,刚毅健朗。北区:《魏风》、《唐风》代表作:唐风之褒羽 魏风之伐檀、硕鼠 多讽刺、揭露性,诗中多沉郁悲慨之气。 中区:《郑风》、《卫风》、《邶风》、《鄘风》、《王风》、《桧风》、《曹风》代表做:郑风之野有蔓草、子矜、女曰鸡鸣 邶风之谷风、式微、静女 鄘风之载驰、相鼠 卫风之硕人、氓、木瓜 王风之黍离、君子于役、采葛 郑卫处商业中心,交通便利,文化心态较为开放,男女交往自由,相与咏歌,各言其情。故郑卫之风尤多情诗,善于即景生情,委婉细腻,情真意切。重利轻义、游媚富贵的风习,又使郑卫犹多弃妇冤妇之调。感叹世事人生,悲郁凄恻。 桧风和曹风中没有流畅通俗的名篇
张岚的回答:
西周时期即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是从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带有地方色彩的土风歌谣。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 王风 》、《 郑风 》、《齐风》、《魏风》、《唐风》、《 秦风 》、《 陈风 》、《桧风》、《曹风》、《豳风》等,共160篇,合称十五国风。
注定幸福的回答:
十五国风,即西周时期即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是从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带有地方色彩的土风歌谣。《国风》是《诗经》的组成部分。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 王风 》、《 郑风 》、《齐风》、《魏风》、《唐风》、《 秦风 》、《 陈风 》、《桧风》、《曹风》、《豳风》等,共160篇,合称十五国风。风,地方乐调,这一部分共选了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乐调,称十五国风,共160篇,内容都是民歌,这十五国风是:周南(今陕西,河南之间),召南(今河南,湖北之间),邺,镛,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 其中周南、召南产生于汉水和长江中游,其余为黄河中下游。十五国风绝大部分是周室东迁以后到春秋中叶的作者,大部分是民歌。 十五国风,即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目录: 南区--《周南》、《召南》、《陈风》 西区--《秦风》、《豳风》 北区--《魏风》、《唐风》 中区--《郑风》、《卫风》、《邶风》、《鄘风》、《王风》、《桧风》、《曹风》 东区--《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