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推扬网

张力维:奥尔夫教具有哪些

admin
2020/08/11 16:43:30

姚杰的回答:

说明: 1. 奥尔夫乐器是以节奏性为主的简易乐器,绝大多数是为配合课程的音乐,以敲击节拍的方式为其伴奏。 2. 由于节奏性乐器占大多数,教师应引导孩子在合适的时候变换乐器,从而体验不同的节奏,以及乐器的音色。 3. 以下的乐器均适合2-6岁的学前音乐课程及活动,尤其是2-6岁的奥尔夫音乐课程的必备学具。 4. 在教学中可作为教师的教具,也可作为学生的学具。可按照相关的内容,使用同一种,或混合使用。 分类: 一、皮革打击乐 手鼓 操作:用手指敲击鼓面。 铃鼓 操作: 敲击鼓面或摇晃鼓身。 备注:摇晃铃鼓时也可作为散响类乐器。 特点及用途: 较强的共鸣声,音量较大、较低沉、浑厚,适用做低音声部,在强拍上给人以稳定感。从而培养孩子稳定的节奏感。 二、木质打击乐器 节奏棒 操作:互相击打。 响板 操作:1.大拇指和食指分别摁住响板身上的凹处,使其发出声响。 2.左手手心向上伸开,将响板放于手心处,右手敲击响板上方。 单响筒 操作:用木棒敲击圆筒。 双响筒 操作:用木棒敲击圆筒左右各二分之一处。 蛙鸣筒(也称作刮胡、鱼蛙) 操作:1.用木棒刮奏圆筒身上波纹处。 2.用木棒敲击筒身。 备注:刮奏不要运用过多,要配合情景使用。如:下雨了,小青蛙也高兴的唱起歌来。 特点及用途:声音清脆、明亮、短促无延绵音、颗粒型强,在教学中敲打节奏较为复杂、速度较快一些的节奏型。 常担任旋律声部,演奏起来清新干净,可巩固孩子对节奏的控制能力。 三、金属打击乐器 三角铁 操作:用铁棒敲击铁身。 特点及用途: 延绵音较长、声音明亮、穿透性强,不宜用在强拍,不适宜演奏音符多而速度快的节奏型。 帮助孩子感受与木制乐器音质的不同。 四、散响类打击乐器 手摇铃 操作:双手握住手柄同时或分别摇晃。 沙锤 操作:双手握住手柄,同时或分别摇晃。 特点及用途:声音细碎,在打节奏时难以控制,所以不宜用在较快和复杂的节奏型。 帮助孩子感受散响类乐器的特点。 五、音条金属类 铝板琴 操作:用琴槌敲击琴键。

毛寅的回答:

说明: 1. 奥尔夫乐器是以节奏性为主的简易乐器,绝大多数是为配合课程的音乐,以敲击节拍的方式为其伴奏。 2. 由于节奏性乐器占大多数,教师应引导孩子在合适的时候变换乐器,从而体验不同的节奏,以及乐器的音色。 3. 以下的乐器均适合2-6岁的学前音乐课程及活动,尤其是2-6岁的奥尔夫音乐课程的必备学具。 4. 在教学中可作为教师的教具,也可作为学生的学具。可按照相关的内容,使用同一种,或混合使用。 分类: 一、皮革打击乐 手鼓 操作:用手指敲击鼓面。 铃鼓 操作: 敲击鼓面或摇晃鼓身。 备注:摇晃铃鼓时也可作为散响类乐器。 特点及用途: 较强的共鸣声,音量较大、较低沉、浑厚,适用做低音声部,在强拍上给人以稳定感。从而培养孩子稳定的节奏感。 二、木质打击乐器 节奏棒 操作:互相击打。 响板 操作:1.大拇指和食指分别摁住响板身上的凹处,使其发出声响。 2.左手手心向上伸开,将响板放于手心处,右手敲击响板上方。 单响筒 操作:用木棒敲击圆筒。 双响筒 操作:用木棒敲击圆筒左右各二分之一处。 蛙鸣筒(也称作刮胡、鱼蛙) 操作:1.用木棒刮奏圆筒身上波纹处。 2.用木棒敲击筒身。 备注:刮奏不要运用过多,要配合情景使用。如:下雨了,小青蛙也高兴的唱起歌来。 特点及用途:声音清脆、明亮、短促无延绵音、颗粒型强,在教学中敲打节奏较为复杂、速度较快一些的节奏型。 常担任旋律声部,演奏起来清新干净,可巩固孩子对节奏的控制能力。 三、金属打击乐器 三角铁 操作:用铁棒敲击铁身。 特点及用途: 延绵音较长、声音明亮、穿透性强,不宜用在强拍,不适宜演奏音符多而速度快的节奏型。 帮助孩子感受与木制乐器音质的不同。 四、散响类打击乐器 手摇铃 操作:双手握住手柄同时或分别摇晃。 沙锤 操作:双手握住手柄,同时或分别摇晃。 特点及用途:声音细碎,在打节奏时难以控制,所以不宜用在较快和复杂的节奏型。 帮助孩子感受散响类乐器的特点。 五、音条金属类 铝板琴 操作:用琴槌敲击琴键。

真人表演的回答:

你可以去华夏爱婴问一下,华夏爱婴有亲子教具、感统教具、蒙氏教具、奥尔夫教具 找小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