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推扬网

乐益民:谁能解释:唐·韩愈 《月池》寒池月下明,新月池边曲,若不妬清妍,却成相映 ...

admin
2020/08/11 16:43:06

赵永勇的回答:

意思是清明的池水在月下呈现出波光(点点光亮),新月弯在池边,如果不相互妒忌彼此的美好,倒可以成为相互照耀的蜡烛。 出自——唐代韩愈《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月池》。 原文:寒池月下明,新月池边曲。若不妒清妍,却成相映烛。 字词注释:新月,农历每月初出的弯形的月亮;亦指农历月逢十五日新满的月亮。 妬,同“妒”,嫉妒。清妍,美好。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 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愈

陆佳丽的回答:

新月照应着池水显出阵阵寒意,池边的柳树映在水中弯弯曲曲。两者相互映照显得格外美丽美好。 自己翻译的,

缘起不灭的回答:

首先解释单词:1、新月,农历每月初出的弯形的月亮;亦指农历月逢十五日新满的月亮(出自百度文库) 2、妬,同“妒” 嫉妒 3、清妍,美好(出自百度文库) 个人认为古诗词重意境,除了重要字词,不必死板逐字翻译,此诗可解为:清明的池水在月下呈现出波光(点点光亮),新月弯在池边,如果不相互妒忌彼此的美好,倒可以成为相互照耀的蜡烛。 至于延伸出来的隐喻,那要看韩愈当时是什么心态,我现代文不好,也不明白别人是怎么知道作者当时想的是什么(可能作者自己都不知道),所以只能到此。

徐先明的回答:

这个问题跟韩寒没关系吧。 这句诗你不懂?恩 这就对了 我也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