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海川的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孔子说的。
原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
孔子说:“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出处:《论语·公冶长》第五篇
陈金霞的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话是孔子说的。 详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语出 处《论语·公冶长》第五篇。原文如下: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释 义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敏:聪明;好:喜好。整个句子形容谦虚好学。 黄国镇的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孔子说的 【中文名】: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发 音】:mǐn ér hào xué ,bù chǐ xià wèn 【解释】:耻:以……为耻。问:请教。指人好学。下,字在此处应该是指的是问题的属性为“下”,而不是请教的人为“下”。意思为哪怕是很低端的问题也会主动向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 【出处】:《论语·公冶长第一十五》: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用心听的回答:出处 论语·公冶长第五篇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