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外史的回答:任何宗教都有自己规范而独特的礼仪。植根于素有“礼仪之邦”盛誉的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的道教,其礼仪相当完备且十分讲究。除了郑重场合、重大活动必须依礼进行外,就连日常生活起居,衣食住行,也都有一定的仪规。现仅将常见的敬神礼仪简介如下。 一、叩拜 道教对常人行拱手礼或行作揖礼,而对神、仙和真人则行叩拜礼,以示特别尊敬。因叩拜过程中亦有拱手、作揖,我们先介绍一下拱手礼和作揖礼。 (一)拱手礼 两手相抱(左手抱右手,寓意为扬善隐恶。盖以左手为善,右手为恶之故),举胸前,立而不俯。拱手礼亦称抱拳礼。道侣相逢或道俗相逢,多行此礼,表示恭敬。 另外,有一种抱拳手式,以左手大拇指插入右手虎口内,掐右手子纹(即无名指根部);右手大拇指屈于左手大拇指下,掐住午纹(即中指上纹),外呈“太极图”形,内掐“子午诀”。这种抱拳形式多用于打坐时,其寓意为“抱元守一”。常行拱手礼或作揖礼时,只需自然抱拳即可。 (二)作揖礼 一面躬身,一面双手于腹前合抱,自下而上(不过鼻),向人行礼。因举手伴以屈身(躬身)故亦称“打躬”。又因身体弯曲成月牙状,故又称“圆揖”。向人作揖行礼时不要过分屈身,以免臂部突出,而显得不雅观。作揖礼较拱手为敬,对长者多行此礼。 道教叩拜礼有两种形式,其中以一礼三叩最为常见,以三礼九叩最为隆重。 关于三礼三叩的具体拜法: (1)站在跪垫(拜垫)前,双脚站成“八”字形,两脚跟相距二至三寸。 (2)一面躬身,一面双手于腹前合抱,自下而上(与口相齐)。 (3)左手离开右手捂心(心意散乱为道教之大忌,捂心表示以专一沉寂之心向神致敬),同时从容俯身,右手按跪垫,两膝下跪,紧接着,左手离开心口,按右手背上,形成“十”字状。 (4)俯伏叩首,头磕在双手背上(头与脊要同时下伏,切忌臂部高于背)。此时,心中存想神容并诚心祈祷。 (5)抬头,左手收回捂心,右手用劲,慢慢起身,右手随之收回,双手抱拳高拱,准备第二次叩拜。 如上重复两次,是为三礼三叩。三个头磕完后,起身,双手合抱放于上腹处(道教称“怀抱太极”)。接着,再一次向神行一作揖礼,待双手自上而下至上腹处并立身站定后,方可离开跪垫。 道门中人常说的“朝上三礼”,就是指行三礼三叩礼,此礼多用于平日朝神。 关于三礼九叩,其拜法是重复“一礼三叩礼”两次,合为三礼九叩。重复前,要先敲三下大磬,表示再一次向神行礼。礼毕,同样作揖而退。 三礼九叩是道教最高的礼拜仪式,只有逢初一、十五、祖师圣诞及各种斋醮道场时,方行此礼。 有老道长说,道教叩拜礼是对道祖太上老君八十一化的形象表示,盖足站“八”字,手按“十”字,头为“一”也。总而言之,向神行礼是为了表达对“道”的信仰和对神的尊敬。
大男人 ??已认证的回答:看过琅琊榜没 就那样 Nihilismus的回答:进入道观大门的时候,不可走中线,从你的左手边的大门进入,衣服不可沾门框,走路要严肃,不可张牙舞爪,进入神殿后,先定一会,距离香炉三步远的距离,双手举香一拜,一步走,再拜再走,三拜又走,一共走三步,上到蒲团,左手把香插上香炉,三拜九叩(一拜三叩首),如有三位尊神,(上香次序)先中后左然后右,诚心祷祝即可,称呼弟子某某稽首某某尊神,然后心中默念所祈求的事情,叩拜的礼仪自己百度稽首礼。然后起身,后退三步然后转身离开。在道观中不可大声喧哗,不可在道观内照相。女子来月事不可进庙拜神
修行之家的回答:拱手,随缘拜就可以…… 张振的回答:欢迎上正法宝殿网站恭读羌佛的《解脱大手印》、《藉心经说真谛》或有缘恭闻羌佛的说法法音,树立正知正见,如法起修,增长福寿财富,祝你一切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