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推扬网 门户 你问我答 查看内容

廖佳:不伤苗的玉米田苗后除草剂有哪些?

2020-8-11 16:1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2| 评论: 0

摘要: 顾维的回答: 超高效玉米除草剂.甜玉米除草剂苗后“禾.阔.莎杂草通除” (35g/袋“1+1+1”. 15元/袋. 250袋/件. 2袋/用1亩) 一.特 点: 苗后.全田.“禾本科杂草.阔叶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通除.在有效防除已出土杂草的 ...

顾维的回答:

超高效玉米除草剂.甜玉米除草剂苗后“禾.阔.莎杂草通除” (35g/袋“1+1+1”. 15元/袋. 250袋/件. 2袋/用1亩) 一.特 点: 苗后.全田.“禾本科杂草.阔叶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通除.在有效防除已出土杂草的同时.还可有效封闭未出土的杂草.是其它所有除草剂都无可比拟的。 1.对恶性杂草香附子.田旋花等等有特效.确保两周以内烂根。 2.对所有禾本科杂草防效优异.尤以对马唐.牛筋草.狗牙根.狗尾草.稗草.冰草.假高梁草.自生麦苗.看麦娘等。 3.对阔叶科杂草如刺苞果.三叶鬼针草.决明.藜.苍耳.千根草.胜红蓟.大戟.大瓜龙.茼麻.小苋.反枝苋等等防效优异。. 二.适 用: 对玉米. (甜玉米药另有不同)高度效安全.可全田喷雾.不伤玉米. (但尽可能以定向喷雾为主.).不要故意喷到玉米上.尤其是玉米芯内.在玉米3-4叶期.杂草10-15cm时使用效果最佳.杂草尤其禾本科杂草超过20cm时还请适当加大用药量。 三.效 果: 本产品为内吸型除草剂.杂草死的彻底.但死的慢.一般情况下:阔叶科杂草当天见效.一周死亡。禾本科杂草一周见效.十天死亡。莎草科杂草如香附子等恶性杂草.十天见效.二十天以后保证“根糟胡烂”死亡.不再复生。 四.使用方法: 本剂一定要采用二次稀释法,即将粉剂倒在一小碗内加少量水挍拌完全溶开.制成无水泡后的药剂母液,再将母液倒进喷雾器加入足够水量。千万不能将粉剂直接倒入喷雾器内的二次稀释法.这很关健. 如没正确采用二次稀释法.戓药剂还有水泡.易生产药害。 每660平方米用2袋兑水25-30公斤,喷雾要细致周到,做到不重喷不漏喷。 五.注意事项: (1)用药时保持土壤-定要湿润. 用过其它农药的喷雾器一定要洗干净 如土壤干旱.气温超过28℃以上,易产生药害,高温季节,可在一天中温度较低时用药; (2)密封、干燥、阴凉处保存,远离儿童、食物、饲料; (3)暖大棚使用请注意通风,小棚应在揭去薄膜七天后用药;否则易造成药害;

烦恼的人的回答:

乙阿合剂 乙阿合剂防除玉米田杂草 路学方 本溪县农业中心 随着畜牧业和加工业的发展,玉米身价倍增,播种面积逐年扩大,加上工值大幅度上升,农民为减轻日间管理劳动强度和降低生产咸本,开始应用旱田化学药剂除草技术。1995年,我县应用乙阿合剂防除玉米田杂草7200亩,取得显著效果。 农田杂草种类多,除草剂均有选择性,在裸地生产中应用普通的单一除草剂效果不佳.而每亩用阿特拉律正常剂量0.4一0.5公斤,虽杀草谱广、除草效果好,但残效期长,影晌下茬敏感作物,减少用量效果又不好。采用乙阿合剂不仅降低了阿特拉律用药量,而且提高了除草效果,缩短了残留期,便于轮作倒茬。其轮作方式比较如下:单一施用阿特拉津要采取玉米一王米~玉米(或高粱)-+大豆(或小麦)五年轮作制或玉米十玉米寸玉米(或高粱)寸大豆(或小麦)口年轮作制。施用乙阿合剂则可改为玉米~王米(或高粱)十大豆(或小麦)三年轮作制。 实践证明,乙阿合用对一年生单、双子吐杂草和由种子繁殖的多年生阔叶杂草防效达96%以上,对由根茎、根尖繁殖的多年生杂草如苦卖菜、问荆、蒿子等防效达77%,对深根性杂草芦苇等有明显抑制作用,表现生育缓慢,可连根拔出。偏岭乡有15亩裸地五米,使用乙阿合剂控制了杂草危害,整个生育期没铲没趟,玉米长势良好。亩均节省入犁工值105元,用药费仅11.34元,降低生产成本93.66元。可见乙阿合剂可用于玉米免耕法栽培。 施用方法:于播后苗前亩用乙草胺乳油0.15一0.2公斤,38%秀去律(阿特拉津)水悬浮剂0.2一0.25公斤(均为吉化产品),亩混用量0.35一0.45公斤,对水 50—60公斤地面喷施。如土干要增加用水量或喷药液后复喷水一次。施药后一定要用重碾子镇压一遍,以提高药效。雨前或雨后施药效果更好。要注意先对好母液再加满水,不要用足量水冲对药剂。用药量和土地面积要称量准确,喷施要均匀.不重喷不漏喷。播后土潮时立即喷药,土干必须多加水。风速超过三级不能喷药作业。要防止伤害邻地敏感作物。玉米自交系不经试验不宜施药,抗药性差的自交系所配杂交种应注意用药量。其他均按使用农药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广告服务|投稿要求|禁言标准|版权说明|免责声明|手机版|小黑屋|推扬网 ( 粤ICP备18134897号 )|网站地图 | 邮箱:vayae@hotmail.com

GMT+8, 2025-5-2 03:02 , Processed in 0.06372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