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推扬网 门户 你问我答 查看内容

郭美:《嘎达梅林》中的“梅林”是什么意思啊

2020-8-11 16:0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1| 评论: 0

摘要: 张晗的回答: 嘎达梅林是一个英雄的名字,不能单独解释的。 嘎达梅林(1892年-1931年4月5日),姓莫勒特图,本名那达木德,又名业喜,汉名孟青山,蒙古族,内蒙古哲里木盟(今通辽市)达尔罕旗(今科尔沁左翼中旗) ...

张晗的回答:

嘎达梅林是一个英雄的名字,不能单独解释的。 嘎达梅林(1892年-1931年4月5日),姓莫勒特图,本名那达木德,又名业喜,汉名孟青山,蒙古族,内蒙古哲里木盟(今通辽市)达尔罕旗(今科尔沁左翼中旗)塔木扎兰屯人。“嘎达”(同东北话“老嘎达”)蒙古语中意为家中最小的兄弟,“梅林”是其官职,即札萨克达尔罕亲王那木济勒色楞的总兵。 嘎达梅林读过几年私塾,通蒙汉文。历任旗卫队章京、昆都、扎兰、梅林等职。 从清朝末期开始,为巩固边疆外防沙皇俄国进一步侵略,中央政府开始逐渐在蒙旗开垦土地,汉族民众被迁入成为佃农。中华民国成立后,1914年2月,民国政府内务、农商、财政等部及蒙藏事务局联合制定《禁止私放蒙荒通则》和《垦辟蒙荒奖励办法》,准备大兴蒙垦。从1916年,奉系军阀张作霖开始大量放垦。放垦戍边增强了边防,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但也损害了蒙古族牧民的利益。从1904年的白音大赉起义开始,抗垦起义此起彼伏。 张作霖与常住奉天(沈阳)的那木济勒色楞王爷商定开垦该旗的大片草原为农耕地,到1928年达尔罕旗四分之三的土地被放垦,牧场缩小,牧民被迫背井离乡,引起当地牧民的不满。嘎达梅林多次到垦务局反对开垦,被免职。 1929年初,“东北易帜”后不久,张学良继续开垦蒙旗土地的计划。嘎达梅林等人发起“独贵龙”运动,即所有情愿的人在纸上围着一个圆圈签名以隐藏领头人,去沈阳向那木济勒色楞请愿。7月26日请愿代表色仁尼玛、赵舍旺、僧格嘎如布和嘎达梅林被捕,被押回本旗投入监牢。11月13日夜嘎达梅林的妻子牡丹其其格伙同一些人劫牢反狱,将嘎达梅林救出。于是嘎达梅林组织起义,领导了一支700多人的抗垦军队,提出了“打倒测量局,不许抢掠民财”的口号,袭击垦务局和垦荒军,驱逐测量队,转战于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哲里木盟一带。 张学良命张海鹏部一个骑兵团和汤玉麟属下东北骑兵第17旅李守信团出兵围剿。1931年4月5日,抗垦队伍在今通辽北舍伯勒图附近新开河(今乌力吉木仁河)畔的红格尔敖包屯渡口,准备渡河南去时,被包围歼灭,嘎达梅林战死。李守信割下了嘎达梅林的头,回开鲁送给崔兴武旅长,崔兴武用木匣包装送汤玉麟。汤玉麟又交给了达尔罕亲王,并在旗内悬挂示众。后来在乌力吉木伦河边民众修建了梅林庙。 五个月后,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的东北军撤入关内,牧垦草原的计划没有得以继续实施。 嘎达梅林的起义虽然失败,但是张学良的牧垦草原的计划被延迟。 嘎达梅林的起义是为了保护蒙古牧民的利益,而放垦对今天最大的危害是对环境的破坏。由于短视和无知,人们对草原的放垦并未因嘎达梅林的起义而停止。光科尔沁草原就“出荒”十一次。今天大部分草原都已沙化,成为“科尔沁沙地”,是西辽河沙丘平原的一部分,属正在发展的沙漠化土地,以风蚀沙地半固定状态为主。目前科尔沁沙地正以每年1.9%速度在发展,总面积8000万亩,是中国最大的沙地。嘎达梅林牺牲的乌力吉木仁河,如今已然变成一条沙沟。河早已断流,四周也是一片片沙化的农田和一座座沙包、沙坨子。有关当局者在努力使沙漠化逆转,当前尚无明显成效。 另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家林业局最新监测,科尔沁沙地每年绿化面积大于沙化面积约75万亩。 嘎达梅林大事年表 1929年发起“独贵龙”运动; 1929年7月26日去沈阳请愿时被捕,被押回本旗投入监牢; 1929年11月13日劫牢反狱; 出狱后组织起义; 1931年4月5日被张学良部杀害。

凡莎莎的回答:

嘎达梅林是一个英雄的名字,不能单独解释的。 嘎达梅林(1892年-1931年4月5日),姓莫勒特图,本名那达木德,又名业喜,汉名孟青山,蒙古族,内蒙古哲里木盟(今通辽市)达尔罕旗(今科尔沁左翼中旗)塔木扎兰屯人。“嘎达”(同东北话“老嘎达”)蒙古语中意为家中最小的兄弟,“梅林”是其官职,即札萨克达尔罕亲王那木济勒色楞的总兵。 嘎达梅林读过几年私塾,通蒙汉文。历任旗卫队章京、昆都、扎兰、梅林等职。 从清朝末期开始,为巩固边疆外防沙皇俄国进一步侵略,中央政府开始逐渐在蒙旗开垦土地,汉族民众被迁入成为佃农。中华民国成立后,1914年2月,民国政府内务、农商、财政等部及蒙藏事务局联合制定《禁止私放蒙荒通则》和《垦辟蒙荒奖励办法》,准备大兴蒙垦。从1916年,奉系军阀张作霖开始大量放垦。放垦戍边增强了边防,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但也损害了蒙古族牧民的利益。从1904年的白音大赉起义开始,抗垦起义此起彼伏。 张作霖与常住奉天(沈阳)的那木济勒色楞王爷商定开垦该旗的大片草原为农耕地,到1928年达尔罕旗四分之三的土地被放垦,牧场缩小,牧民被迫背井离乡,引起当地牧民的不满。嘎达梅林多次到垦务局反对开垦,被免职。 1929年初,“东北易帜”后不久,张学良继续开垦蒙旗土地的计划。嘎达梅林等人发起“独贵龙”运动,即所有情愿的人在纸上围着一个圆圈签名以隐藏领头人,去沈阳向那木济勒色楞请愿。7月26日请愿代表色仁尼玛、赵舍旺、僧格嘎如布和嘎达梅林被捕,被押回本旗投入监牢。11月13日夜嘎达梅林的妻子牡丹其其格伙同一些人劫牢反狱,将嘎达梅林救出。于是嘎达梅林组织起义,领导了一支700多人的抗垦军队,提出了“打倒测量局,不许抢掠民财”的口号,袭击垦务局和垦荒军,驱逐测量队,转战于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哲里木盟一带。 张学良命张海鹏部一个骑兵团和汤玉麟属下东北骑兵第17旅李守信团出兵围剿。1931年4月5日,抗垦队伍在今通辽北舍伯勒图附近新开河(今乌力吉木仁河)畔的红格尔敖包屯渡口,准备渡河南去时,被包围歼灭,嘎达梅林战死。李守信割下了嘎达梅林的头,回开鲁送给崔兴武旅长,崔兴武用木匣包装送汤玉麟。汤玉麟又交给了达尔罕亲王,并在旗内悬挂示众。后来在乌力吉木伦河边民众修建了梅林庙。 五个月后,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的东北军撤入关内,牧垦草原的计划没有得以继续实施。 嘎达梅林的起义虽然失败,但是张学良的牧垦草原的计划被延迟。 嘎达梅林的起义是为了保护蒙古牧民的利益,而放垦对今天最大的危害是对环境的破坏。由于短视和无知,人们对草原的放垦并未因嘎达梅林的起义而停止。光科尔沁草原就“出荒”十一次。今天大部分草原都已沙化,成为“科尔沁沙地”,是西辽河沙丘平原的一部分,属正在发展的沙漠化土地,以风蚀沙地半固定状态为主。目前科尔沁沙地正以每年1.9%速度在发展,总面积8000万亩,是中国最大的沙地。嘎达梅林牺牲的乌力吉木仁河,如今已然变成一条沙沟。河早已断流,四周也是一片片沙化的农田和一座座沙包、沙坨子。有关当局者在努力使沙漠化逆转,当前尚无明显成效。 另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家林业局最新监测,科尔沁沙地每年绿化面积大于沙化面积约75万亩。 嘎达梅林大事年表 1929年发起“独贵龙”运动; 1929年7月26日去沈阳请愿时被捕,被押回本旗投入监牢; 1929年11月13日劫牢反狱; 出狱后组织起义; 1931年4月5日被张学良部杀害。

徐文斌的回答:

“嘎达梅林”的解释,最普遍的解释是:“嘎达”是英雄的名字,“梅林”是王府中一个职位很低的官名。也有人解释为:英雄的名字叫那达木德,又名孟亥山,蒙古族人,1892年生,1931年牺牲。“嘎达”是幼子的意思,“梅林”是官衔。总之,对“ 嘎达梅林”的解释还要做深入细致的考证工作。

何海东的回答:

民族英雄——嘎达梅林 嘎达梅林(1892—1931),蒙古名那达木德,又名业喜,汉名孟青山,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出生于达尔罕旗(今科尔沁左翼中旗)塔木札兰的满达日哈屯一个农民家庭。因他在兄弟4人中最小,所以人们称他“嘎达”。当了旗卫队的军务梅林以后,人们称他“嘎达梅林”。 嘎达少年时期到达尔罕旗王府给笔其根格勒当差役,后来到旗卫队当兵。他自修文化,蒙汉文兼通,于1917年被提升为札兰。1925年被晋升为军务梅林。 嘎达梅林治军有方,军纪严明。1926年冬在卫队换冬装时,管家和几个小头目企图用公款给他们每人做一件细毛大衣。嘎达梅林发现后当即予以制止。他们在兵营里赌博,也被嘎达制止。 1927年正月,旗王府举行开印典礼,管家曹道和朱万达(带10名士兵的头目)等诬告嘎达梅林贪污军装费。不久,嘎达梅林又因直言而触怒福晋,王爷撤销嘎达的军务梅林职务。 新上任的军务梅林王祥林为所欲为,竟以支援张作霖大帅为借口把旗卫队拉到大林站。旗卫队士兵发现被骗,纷纷逃离。王府印务处请嘎达召回逃离的士兵。不久,王爷又恢复嘎达的梅林职务。王祥林栽赃陷害,将嘎达梅林打入监牢。嘎达的妻子打通关节,救出嘎达。 1928年,军阀张作霖加紧霸占蒙旗土地。达尔罕旗四分之三的土地被放垦,牧场缩小,牧民被迫背井离乡。嘎达梅林多次到荒务局反对出荒,又被免职。 1929年,达尔罕旗群众推选以嘎达、张舍冷尼玛、赵舍旺、韩生格升日布等为首的60名代表赴奉天请愿。王爷先是拒不接见,接着又利诱威胁。请愿团递上“独贵龙”联名请愿书 ,坚决反对放垦。达尔罕王与奉天军阀密谋,由省警察厅将请愿团为首的嘎达等4人逮捕,然后转送达尔罕王府关押。王爷要将嘎达秘密处死。嘎达的妻子串连亲朋好友劫狱将嘎达救出。 出狱后,嘎达与亲友商定武装起义抗垦。大家拥戴嘎达为头领,义军的口号是“打倒测量局,不许抢夺民财”。 1930年秋,起义队伍发展到1200多人。经过数次征战,打击了垦务官吏和王公势力。达尔罕王请求东三省军阀部队前来围剿。后又调来驻开鲁的十七旅李守信团、洮南的张大麻子部、辽宁的张海鹏部及通辽驻军和旗卫队4000余人对起义军围追堵截。历经大小20余次战斗,起义军骨干大部阵亡。到1931年初,起义军只剩200余人。在吐列毛都突围后,嘎达梅林的部下仅剩80多人,弹尽粮绝,处境十分艰难。 嘎达派人给鲁北高县长下通牒,令他在两天之内送来一万发子弹,不然就进驻鲁北。高县长表面应承,却暗地向围剿部队通风报信。围剿部队在毛都花庙设下埋仗,使起义军受到夹击。经过殊死战斗,嘎达部只有30余人突出重围。1931年4月9日,嘎达率仅存的人马越过阿鲁茫哈,到舍伯吐驸近的新开河北岸洪格尔敖包渡口,准备渡河南去。此时正值冰雪融化,冰排顺流翻滚,后边又被重兵追击。嘎达命令部下强行渡河,并由他和巴布、斯楞格掩护。在渡河时,义军战士们有的被冰排撞倒在水中,有的中弹身亡。登上南岸的仅有20余人。 嘎达在巴布、斯楞格的掩护下渡河,边打边退,不幸中弹牺牲。 起义失败了。科尔沁草原的人民永远怀念嘎达,赞颂的歌声传遍四面八方。人们在歌声中唱道: 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啊, 不落西拉木伦河不起飞; 要说起义的嘎达梅林, 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刘钊的回答:

……嘎达梅林是一个人名 我记得应该是蒙古族的英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广告服务|投稿要求|禁言标准|版权说明|免责声明|手机版|小黑屋|推扬网 ( 粤ICP备18134897号 )|网站地图 | 邮箱:vayae@hotmail.com

GMT+8, 2025-5-1 12:12 , Processed in 0.06120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